最新研究发现,气温上升竟会影响人类新生儿性别比例,导致未来社会男性越来越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有线新闻网称,全球变暖将给人们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直接改变人类的生命机理。确切地说,可能会改变新生儿的男女比例。 研究发现,随着气温的升高,男孩出生的概率会增大;干旱、火灾等导致环境发生改变的地方,男孩的出生概率会下降。 日本兵库县M&K卫生研究所的创始人福田美佐绪(Misao Fukuda)在近期一项研究中提出,日本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似乎与外界温度的波动有关。 相对来说,男孩更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 去年夏天,福田和他的同事调查了环境发生变化的几个地区婴儿出生情况。结果显示,自变化发生9个月后,这些地区新生儿中男孩的比例较上一年下降了6%~14%。 这些数据表明,外界的重大压力会影响妊娠,从而改变新生儿的性别比例。 福田在一封邮件中写道:
据他分析,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细胞、男性胚胎或胎儿更容易受外界压力影响,这就是新生儿性别比例产生变化的原因。 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是1:1吗? Steven Orzack是美国麻省剑桥Fresh Pond研究院的校长,也是一名生物学家。他在研究报告中表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Ray Catalano教授认为,这是子宫内自然选择的结果。 母体会过滤从受孕到出生过程中的一些异常因素,包括胎儿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以及应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反应。由于母体卵巢内既有自身的卵子,又有女婴携带的卵子,而男婴只携带自己的基因,所以女婴基因缺陷的概率相对男婴更大,女婴胚胎死亡的几率更高。 Catalano称,全世界新生儿男女比例平均为103~106:100,也就是每100名新生女婴对应103至106名男婴。 新生男婴比例略高于女婴的部分原因在于,男婴更容易在幼年夭折。为了平衡育龄期男女比例,男婴出生的数量通常要多一些。 相关数据表明,社会上每年男婴早亡率都是最高,原因虽尚不清楚,但一些科学家认为男性在生理上较女性相对脆弱,更容易生病。 Catalano对1878年至1914年出生的丹麦人、芬兰人、挪威人和瑞典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寒冷的年份出生的男孩相对较少。虽然男孩数量少,但个个身体强壮,这就是子宫自然筛选的结果。 此外,全球变暖也会影响子宫的自然筛选过程。如今地球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外界环境受到严重影响,那么100至150年内,人类妊娠的环境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Catalano提到,除了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模型还预测人类今后将经历更大的气温波动。严寒和酷热两种极端天气将频繁更替。 极端的天气和环境变化会给人造成压力,这种压力会影响新生儿性别比例。人类会逐渐适应这种压力,这是一种自然的进化。我们在改变气候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气温升高更容易生男孩吗? 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系生态学的资深研究人员萨穆埃尔·赫勒(Samuli Helle),也发现了气温升高更容易生男孩的规律。 通过研究芬兰北部的萨米人,他将这一规律进行量化:
赫勒说,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火灾等环境变化也会影响新生儿性别,但由于气候变暖具有地域性差异,这种影响并非全球性的,雾霾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局部的。他认为,还有一些潜在因素可以单向影响新生儿性别。所以单单气候变化,不足以影响全球新生儿性别比例。 Orzack认为尚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气候变化影响新生儿性别。很多国家新生儿男婴比例一直都低,不能确定是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他认为这可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Fukuda认为,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对新生儿性别的影响并非一致。具体要看各地的环境情况。特别冷或特别热的地方,新生儿性别差异会比较大。在气候波动不大的地方,并不明显。但无论影响大小,都不会持久。 在调查地震产生的影响时,Fukuda发现地震发生后几个月当地新生儿性别比例就恢复正常了,有些地方地震后一两个月就恢复正常了。他认为,相对社会影响,新生儿性别比例的变化更具有医疗意义。新生儿性别比例可用于评估生殖健康情况,比如,极端温度波动会影响出生孩子的体重。 Catalano真正担心的是人类具备极强的适应性,所以如果人类适应了这种气候变化,那人类自身也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 原文来源:CN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