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生产活动中,大家都明白“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等诸多道理,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在农业种植业产业发展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生产和发展而忽略了其生产和发展的“安全”环节,大多数人不知道农业产业发展面临何种威胁,认为只要付出一分汗水就会有一分收获,其实,这种片面的认识是十分危险的。 通常来讲,农业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靠天吃饭”最能反映农业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助。除开“靠天吃饭”的气象因素外,农业产业发展还面临两大风险,一是产品市场风险,二是疫情危害风险。也就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是否供过于求,能否赢得市场的认可,这是农业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风险问题;其次是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最为“凶险”的病虫害,尤其是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威胁。“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国际通用的专业术语,通俗地讲是指官方通过法律法规进行强制管控的植物病虫草害,目的在于防止这些极具危险性的有害生物随人们的活动而进行“人为”的传播蔓延从而导致农业产业毁灭的巨大灾难。 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否则,产业越发展损失会越大。如何做好农业种植业产业的植物疫情风险防控,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面对的迫切重要问题。 对植物疫情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因为植物疫情造成的危害犹如温水煮青蛙而且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导致农业产业毁灭、农药使用量大增、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增加、人民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等等,可以说植物疫情风险防控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迫切需要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加以重视。 第一,政府决策层面,必须充分认识植物疫情风险的危害性,高度重视植物疫情风险防控,从国家层面予以顶层设计。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制订修改和完善,将植物检疫纳入法治轨道,减少人为干扰;二是加强检疫体系建设和完善,确保体系的稳定性;三是加大疫情普查、监测和防控的经费投入,并将检疫体系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以保障;四是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真正建成全社会参与的各区域联防联控的植物疫情风险防控体系。 第二,职能部门层面,必须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确保从上至下尤其是县乡级的基层技术人员数量及工作条件,确保其顺利完成疫情的普查、监测和应急扑灭等基础工作,切实把关于产地检疫环节,做到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少损失,正真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三,行政执法层面,必须强化植物检疫综合执法,将违反植物检疫相关规定、乱运乱调植物的行为绳之以法,真正杜绝植物疫情的人为远距离传播,确保疫情发生区的疫情得到及时铲除或控制,保障未发生区域的产业安全。(刘洪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