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有一节关于“春节”的课,你会怎么上?

 依然叶 2019-02-01

教育思想网

马上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界涌现的传统文化教育热,也包括一些社会事件引发的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诸多争执和焦虑,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去实施?到底应该由谁去实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协同敦和基金会于2017年11月启动了传统文化教育当代发展报告调研课题,以一手数据和详实案例对当代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扫描以及对热点问题做了初步的辨析。


值此新年,这次我们请到了传统文化教育课题调研中结识的学校和老师们,看看他们如何解答标题的这个问题?


 万物启蒙 大过猪年

——课程设计:钱锋

何为万物启蒙,就像钱锋老师所说 “万物”这个名字取得有点大,“万物”如何启蒙?


实际上,“万物”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特定词,他并不指代很多事物的意思。在中国古典语境中,“万物”通常是泛指宇宙天地。所以在《道德经》、《庄子》等书中间会频繁出现“万物”这些词。我们的教育恰恰是从最小的事物开始的,切准儿童启蒙时期的认知特点,从离孩子生活最近的“万物”开始,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万物启蒙倡导探究体验式学习,以通识教育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路径。因此,万物启蒙主张从儿童的认知视角出发,基于春节怎么来、春节怎么过,以及春节与中国人的关系等探究问题,层层引领儿童探究春节背后共同的民族心理。


以“大过猪年”为例,2019年1月31日,万物启蒙有光教育空间联合台湾汉声杂志准备了一份丰盛的年俗文化大餐。从认识“”——这样一个我们最熟悉的六畜之一开始,解构猪与中国人的密切关系,最终直抵中国人底色中的农耕文化源头。


活动从上古时期开始,借助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探寻猪与人类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背后所精彩的猪文化。例如,家猪是何时何地何人驯化的,它如何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汉字里的“家字”为啥会有只猪(豕)在里面?古代的猪厕有怎样的设计理念?上古华夏崇拜的“北斗猪神”长什么样子,又为何渐渐被人遗忘?还有猪真的是龙的雏形吗?为什么猪要排在十二生肖最后一位……这些有趣的“猪”问题,都在《汉声大过猪年》里为大家一一解答。

从引导孩子畅谈对猪的固有印象切入,抛出现实中猪的实际特质,以认知冲突打破孩子的认知壁垒和刻板印象,引出核心问题“与中国人关系如此密切的猪,为何一直被冠以懒和馋等贬义印象?”


从与猪相关的汉字源头梳理中国农耕文明中与猪的密切关系,还原中国古人的生活原貌。让儿童书写与猪有关的祝福语,创意绘画与猪有关的红斗方,拓印三牲祭拜主题的版画,穿插民间关于年猪的谚语民谣,引导孩子体验农耕文化中猪与人的密切关系。以各项活动带领孩子贯穿时间线索,串联从河姆渡文化的猪陶罐到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猪龙,更可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勾连猪图腾的中西文化比较。


除此之外,还有一长串的问题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万物启蒙以一物开始将我们带上了一条探索中国文化的路径。万物启蒙的节庆课程绝非停留于表层的体验活动,而是以儿童本位的探究活动深入民族文化基底,促发儿童与中国母文化的共鸣、共情。


 年俗的传承和原理

——课程设计:池玉玺


池玉玺老师认为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当中,普遍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清晰定位,对文化和教育的理解片面、机械,导致在教学当中,强力灌输、枯燥说教、浮泛浅薄等做法普遍存在,缺乏思想和文化的深度,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人群与环境长期互动的成果,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要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必须把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行教育,符合现代文明对人的基本要求,适合青少年的心智成长特点,更应当在教学当中引入思辨。例如对于年课,池老师是这样安排这节春节课的:


从《元日》诗谈起

《元日》这首诗,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我们能从中读到哪些民俗呢?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元”有“开始”的意思。

爆竹:古人在春节时烧竹子,竹子爆裂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所以称为“爆竹”。

屠苏:药名,可以浸酒,用以避疫。

桃符:古人刻桃木为符,以避邪驱鬼。

我们通过读诗,知道北宋过“春节”,有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新的桃符。

那又为什么做这些事情呢?南朝梁宗懔(lǐn)的《荆楚岁时记》载:

“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注,桃者五行之精,能制百鬼)。绘二神帖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

可见烧爆竹,饮屠苏酒,挂桃符,都有辟邪驱鬼的“巫术”作用,这正是春节、端午、重阳等许多传统节日的源起。


古今民俗的异同

宗懔大约生于公元502年左右,至宋代王安生的生年1021年,中间过去了500多年,民俗的内容竟如此一致;从宋代到现在,又过去了差不多1000年,春节民俗内容有什么异同呢?

1.爆竹,变成了声音更脆响,燃放时更有视觉效果的“炮仗”,但仍有很多地方叫它“爆竹”;

2.或许不再饮“屠苏酒”,但“饮酒”是年夜饭必备的节目;

3.“桃木”能辟邪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如《封神演义》的桃木剑镇妖的情节。

4.现在桃符已经换成了红纸书写吉祥语的“春联”,请你收集五则春联,看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想想为什么要用“红纸”,为什么要写“吉语”?

5.你家里还贴门神吗?你能不能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我们可以发现,1500年前的节日内容,历经传承,到今天仍有保留,可见传统节日的强大生命力。


 你还知道哪些民俗。

通过问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你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过年”的民俗吗?比如:

1.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要“祭灶”,让“祭王爷”去“上天言好事”,要吃糖瓜,(回顾《荆楚岁时记》中的“粘口饧”);

2.贴窗花,蒸年糕;

3.在庭院中“上供”祭天;

4.祭祀祖先(有的地方叫“请老的”,请完还要“送老的”),比如“上坟”,路远难回的要在十字路口烧纸;

5.除夕(旧年去除的晚上)家人团圆,守岁,吃年夜饭;

6.走亲访友,等。

祭天、祭祖、家人团圆,都是为了争取所有的力量,一起度过“难关”。为什么是“难关”呢?


共度“难关”

原来“春节”字的“节”字,繁体为“節”,表示竹节。“竹节”是竹子上每隔一段就凸出来的地方;从平常的日子里“凸出”出来的特殊日子,也叫做“节日”。

“过年”的“年”字,有着很多不同的写法

甲骨文写法


金文“年” 


小篆作“年”


隶书作“年”


楷书作“年”,笔画高度整齐化

我们的民俗心理,认为时序转换的重大关头,就会有鬼怪出来作祟,比如春分、清明、端午、重阳等,其中最重要的时序交接,就是“辞旧迎新”的“春节”了。所以都会严正对待,采取各种方法驱邪避害,春节的放烟花爆竹、用红纸贴春联、春联写吉语、贴门神、祭天、祭祖、家人团圆、饮酒等等,都是采取各种办法,来度过“年关”。但是要注意的是,“年兽”这种东西是最近才被编出来的故事,古人没有这个说法。


我们的春节年俗,虽然还保留了很多历史修悠久的内容,但是宗教和巫术的色彩早已经淡去,变成了纯粹的人文活动,充满了现世的乐趣,这也是中国文化从古至今的演变特点。


古道书院-听爷爷奶奶讲儿时年味

——课程设计:余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的余华老师在城市社区图书馆邀请社区2-3位德高望重的老人(60岁以上)1-3年级小学生讲述儿时过年的经历和况味。课上孩子们与老师们一起吟诵《元日》,特别是让请在座老人用自己的方言读一读《元日》,并讲一讲与《元日》相关的习俗,回忆并讲述儿时爆竹、写春联、挂春联、屠苏酒的经历。


在座的金芳奶奶和洛爷爷分别讲述了儿时过年的经历,每位老人开始讲述时,在白板上画出时间轴,标注出年代与老人儿时过春节的地点,这样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过年习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比如: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的经历和意义、去各家拜年的顺序(辈分大的长者需要坐在家里等辈分小的后辈来拜年)、当时是怎么给爷爷奶奶拜年的?小朋友们要给长辈磕头吗?压岁钱是压枕头下的还是放在脚头的?老人儿时过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期待的是什么?孩子们就这样在一个个过去的故事中认真地和两位老人家围绕过年的话题进行了互动。


余华老师说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代的意义是传承人文精神和关怀吧,也是将尊老爱幼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方式,这样尊重陌生人也就不会那么难了吧。毕竟以礼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社会是我们现在非常需要的。现代都市中过年的“年”味渐渐淡去,这节课邀请居住在城市社区中的老人来讲述自己在60年前或70年前是如何过年的,可能会发现春节是中国人用各种仪式来感谢天地、感谢祖宗、感谢长辈的节日,对天地心生敬畏、长幼有序、从过年的仪式和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年节的意义。


日历上和生活中的春节

——课程设计:王小平

乡土教育的王小平老师,为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们准备了一节春节课。

课程的目的主要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的基本知识:1、公历和农历  2、春节的传统习俗  3、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等。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关于传统能力目标)

1、访谈和调研 

2、观察  

3、分析比较 

4、生活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春节知识的基本了解,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同时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变化。从而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判断生活中的变化,增进亲情,提高生活能力。


课程内容


日历上的春节和历史上的春节

1、准备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的年历,请同学们画出每年春节都在日历上的哪一天?说说,为什么春节不在日历上的同一天。


2、在这三年的日历上找找,春节和24节气中的哪个节气最接近,说说这个结果说明什么。(这个节日为什么叫春节)也可往后顺延着找,从节气上看,春节之后天气会发生什么变化,更进一步说明春节的意义。


3、在一年的一月和二月的日历上,找出和春节有关的日子,涂上颜色。自己选择颜色,并说明,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学生先涂并交流,之后,老师给大家说歌谣,过年歌: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还请引入元宵节的内容,说明元宵节是春节的结束。请学生讨论这个歌谣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歌谣的意思,选择与春节有关系的日子涂颜色。交流大家涂色的结果并评论。


4、春节来历的调研,或者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绘本制作等。


生活里的春节

1、讨论:现在和春节相关的日子有哪些。

2、每个同学写出5个在春节里独有的活动或事物,把这些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

3、对照过年歌,说说我们现在春节的活动和过去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为什么有的活动现在没有了。

4、家庭作业:对父母或爷爷奶奶访谈,请他们说说他们小时候过春节最喜欢的3—5件事,并评论一下,他们喜欢事你是不是喜欢,为什么?

5、制定一个今年过春节的活动计划,并说明这个计划的理由。(今年春节要为父母做的一件事)


春节活动课

——课程设计:明悦学校

明悦学校将春节课全部改成了活动课,包括戏剧节,新年祭,书画展和孩子自己安排的课程。新年祭上一共摆出了20多个摊位,有启蒙班的孩子纯手工的窗花福字摊、热闹的套圈摊、最忙碌的手工编织摊等等,最突出的明悦春节期间的中文戏剧节更是有暖场音乐会和好戏连台的表演。剧场的表演都是学生们自己来组织,从招募、编排到执行等工作。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态度,虽然明悦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教育内容,但明悦认为传统文化再好,传统文化本身并不有实际的作用,而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


明悦学校选取了各种丰富的教育方式,谢康老师说“明悦主题式的、情境式的、实践式的学习就给了孩子很多真正的实践经验,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会给孩子实践和思考的机会,让他自己去探索和构建事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悦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融会贯通,为未来做交叉创新或者跨界的思考打了一个非常扎实的人文基础。当一个孩子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时空里全息地成长和思考,相信他们一定可以跨越‘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父辈”。

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组的南京师范大学郭良菁老师在《普通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论》(详细文章刊载在《中国当代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报告》,将于2019年4月左右出版)文中表示“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已经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传统文化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成为大势所趋。


但这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有若干教学方面的问题需要澄清。在教育学中,“教学”的概念既不等同于课堂教学、也不限于讲授法、读书法,它涵盖了一切支持学习者达成预定学习目标的途径和行动方式。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语境内,需要特别警惕不知不觉将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学方法等同于“古代流行的教学形式”,这是因为,当代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与古代不同,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异,应在养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大目标下,研究、创造适合当代条件的教学方法。


传统文化教育最后一公里的打通,需要围绕有当代性的教学目标,在“三进”的同时避免割断儿童与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本身的联系,普通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不在于将儿童封闭在专门负责传统教育的某科目课堂中,去接受并复述书本中告知的统一内容,而在于引发儿童关心周遭各种形态的族群文化,带领他们在探索、体验中,切实形成“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的文化意识。

当代普通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定位需要回应当代的社会背景和问题,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理应成为普通教育最有价值的目标的组成部分。基于此,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应该精选但不必统一,需要精选能展现个人需求与群体文化构建相互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启发、个体对不同文化的建构性整合的典型现象,引导儿童关注文化交融与互相启发、多样性共处等值得赞赏的文化事件,感受先贤对文化传承和更新的理性思考。


教学方法上,应将儿童视为在与族群文化相遇的过程中主动适应和建构的主体,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给他们时间和机会逐渐去建构族群文化的意义,与他们探讨个人喜好与族群文化、本族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关系,教师对这些问题的恰当态度,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目标达成的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