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食城市]看起来有些像是宫崎骏动画的真人化,天空飞着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城市在地上移动前行。 被机器人抚养长大的少女踏上为母亲复仇的道路,然后一边拯救个城市一边遇到小男主顺便谈个恋爱。 [掠食城市]其实是一部地地道道的蒸汽朋克风格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菲利普·瑞弗“掠食城市”四部曲中的第一本《掠食城市Ⅰ: 致命引擎》。 而电影的幕后主导是彼得·杰克逊,他担任了本片的制片和编剧,特效来自曾为[指环王]系列做特效的维塔工作室。 虽然电影并没有像预想的在商业票房上获得成功,但里面塑造的蒸汽朋克世界却足够激动人心。 ©[掠食城市]里的蒸汽朋克世界 空中都塞、移动的钢铁之城、大城市吞噬更小的城镇,还有那形形色色漂亮的飞行器。 主角们开着红色的珍妮汉弗号飞艇,就像是一只巨大的红色飞蛾般自由穿梭在空中都市和移动的伦敦城之间,在战争爆发之际,它又是最重要的器物,飞聚在蓝色的夜空。 飞艇是独属于蒸汽朋克世界的浪漫主义,是敢做梦,也是梦想成真。 ©[掠食城市]里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红色珍妮汉弗号飞艇 1991年,著名科幻大师威廉·吉布森和布鲁斯·斯特林合作写了小说《差分机》,里面关于飞行器的内容,这样写道:
一般认为,上世纪90年代的《差分机》是“蒸汽朋克”(Steampunk)这个概念被广泛传播的起始。 ©《差分机》小说和真正的第一台差分机 但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有太多蒸汽朋克美学风格的小说、电影了。 如果要准确定义这个名词,实在是有些庞博又艰难,但总的来说,它关于一种对19世纪维多利亚风情的怀旧,它的美学建立在曾经的蒸汽时代。 纵观历史,蒸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时代,当属十九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 在维多利亚女王治下期间(1837年到1901年),是大英帝国的巅峰,以蒸汽作为动力来源的工业革命正方兴未艾。 某种意义上,这的确是一个浪漫的时代,至少在蒸汽朋克作品的怀旧和幻想里,蒸汽力量被夸大或神话,新技术、新机械层出不穷,各种有着无穷想象力的新想法、新理论被不断提出。 那时候,人们对未来充满着求知的信心、美好的畅想和动手DIY的勇气。 ©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被称为“蒸汽机革命” 而横跨幻想和现实两界的飞艇,便由此成为塑造蒸汽朋克世界的必备元素之一。 渴望飞行,一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梦想之一,而这个梦想的实现可能要追溯到热气球时代。 早在1783年,法国菲尔兄弟进行的热气球飞行便轰动了整个世界,他们装了一只羊、一只鸭在热气球上绕着凡尔赛宫飞行了8分钟。 包括路易十六在内的法国王室都见证了这场飞行,同时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装载活物的成功飞行。 ©热气球飞行在巴黎上空 这之后的几年间,才开始有人逐渐被送上天空。 比如1785年,布朗夏尔乘坐着带有可扇动翅膀和鸟状尾巴的热气球飞越了英吉利海峡。 但直到近100年后的1852年,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架飞艇。 随着1851年一台重160公斤、功率为2.2千瓦的蒸汽机被制造成功,以之作动力的飞艇也终于得以制造出来。 9月份,一个名叫亨利·吉法尔的法国人驾驶着这架飞艇在巴黎郊区试飞成功,动力飞艇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亨利·吉法尔和他的飞艇 神奇的是,其实早在第一架蒸汽飞艇出现前的1844年,就已经有了第一篇写蒸汽动力飞行器的短篇小说《空中飞贼》。 甚至在更早前的玛丽·雪莱、儒勒·凡尔纳等幻想作家的作品里,也已经有了对动力飞艇的想象和描绘。 但无论如何,飞艇尤其是硬式飞艇的真正全盛期,源自于这个名叫费迪南德·齐柏林的德国设计师。 1900年,齐柏林制造了第一架硬式飞艇(硬的骨架),几年后,他又用自己的全部财产制造了一架当时最大的飞艇。 1910年,齐柏林制造的飞艇正式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杜塞尔,建立了第一条定期空中航线,这个时候发飞艇已经可以运载24名旅客。 到他去世后,他的继承人更是以他之名建造起庞大的环球飞艇,1929年,这艘环球飞艇从美国出发,飞经德国、苏联、日本、中国等上空环行了21天之多才结束旅程,震惊了整个世界。 ©飞在纽约上空的齐柏林飞艇 伴随着20世纪初飞艇的快速发展,关于飞艇的幻想,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里。 1902年的《中央太阳的大陆》,幻想了一群擅于操纵飞艇的侏儒天才,让他们驾着齐柏林飞艇拯救了濒死的男女主角,还带他们参观位于中空的地球中心。 在这里的世界,是侏儒文明开发出的各式高科技飞艇,除此之外,还有飞鱼等很多会飞的动物奇行种。 ©《中央太阳的大陆》插图 1908年,H.G.威尔士一部甚有影响力的《空中战争》,让一支庞大的空中舰队被卷入战争之中,它也成功预言了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 1910年,法国作家乔治·克拉维格尼的《飞船海盗》,塑造了经典的高傲自大、因权力而疯狂的飞船海盗形象。 甚至还有中国早期科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月球殖民地》,让湖南文人龙孟华因事故搭上了一架日本飞艇,最终飞向了月球,对世界无望的人们在月球建立起了新的乌托邦。 ©《月球殖民地》插图 那时候,即使已经有了齐柏林飞艇,但局限于技术,飞艇旅行尚未普遍,飞艇仍然更多属于浪漫幻想的一部分。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及以后,对蒸汽朋克作品来说,更多出现的飞艇反而成了怀旧的符号。 制造精良的飞行器有时候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工具,比如迈克尔·穆考克1971年的小说《空中战神》。 它的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一战,小说里的飞行器也成了战争工具。 但更多时候,飞艇其实是自由和美丽的象征。 比如[掠食城市]包括它原著里,男、女主角们乘坐着红色珍妮汉弗号飞艇,可以暂时逃离严酷的掠食城市环境,也可以作为反战的工具。 再比如宫崎骏的多数作品里,[天空之城]、[红猪]等等,哪一部不是自由而浪漫的追求又或是反战的旗帜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