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筑医台资讯—无障碍设计在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运用“法则”

 wjp 2019-02-02

医院主要服务于非健康人士,甚至是残障人士,他们行动不方便、不灵活,因此,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更趋向人性化、家庭化,秉承着无障碍设计理念,力求打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便捷、洁净自然的无障碍空间,以符合特殊人群的行为特征,满足群众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时也凸显医院的人文关怀。

医院无障碍设计主要是减少或消除不方便的人在就医过程中的行为障碍,最大程度方便他们就诊。其不仅从单纯的功能方向考虑,更多的是从人的行为特征、心理需求等方面出发,以全方位满足各类人群的医疗需求,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要素

医院室内无障碍设计不能只将部分使用人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这会导致公共空间适应性不强,使很多患者无法感受到医院的人性化服务,进而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医院的满意度,因此,具有针对性的无障碍设计体系很重要。

一、视觉上的无障碍设计

视觉的无障碍设计主要体现在颜色、造型等方面,它们所传达的信息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感知的色彩是医院室内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色彩易感知性由该色彩与背景的对比程度决定,很多视觉障碍人士是靠色彩的对比来辨认物体。

例如,由颜色、文字和图案等因素组成的医院标识导视系统是引导患者就诊,并能指引群众找到目的地的载体,在设计时,要清晰醒目,再加入无障碍元素,以能被各类人群所使用和识别。此外,医院电梯入口的地面应设置提示盲道标识,告知视觉残疾者电梯的准确位置和等候地点。

二、听觉上的无障碍设计

听觉障碍人士与人进行交流会存在沟通障碍,由于交流方式的特殊性,因此,医院不仅要考虑语音系统的频率、响度,语音器材分布的合理性,还要考虑手语的配合,这是听觉障碍的人和正常交流的重要方式。

三、行动功能上的无障碍设计

这主要是指肢体障碍的人士,即靠自身力量不能做到或者比较吃力,需要靠拐杖或轮椅行进的人群,为满足这类特殊人群的需求,医院的地面应该尽量平整、防滑,避免高低变化,设置无障碍标识,同时在设计时尽量减少坡度,各空间的走廊等处设置适度的双向扶手。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原则

1、通用性原则。医院无障碍设计不仅要考虑为残障人士提供方便,也应该考虑为社会群众提供便利,因此,在设计时,尽量将无障碍设计使用的有效性扩到最大,提供各种人群使用的公共空间,将通用性原则科学地贯穿于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中。

2、安全性原则。安全是医院无障碍设计的首要原则,无障碍设计的服务对象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所以在设计时,更应该将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考虑在内。在整体上考虑设计的安全性,加大管理,尽可能确保使用者能安全使用。

3、醒目性原则。想要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尤其是残障人士,醒目性是非常重要的,而无障碍设计时,应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并结合他们的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不同的设计。若设计得不明显或过于隐晦,很难被残障人士发现并使用,因此,醒目的特点必不可忽视。

医院无障碍设计时,应切实了解残障群体就医的困难,并科学地完善无障碍设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妨碍”他们就诊的所有因素,并将人性化理念真正融入到医院室内公共空间中,以方便患者就诊,节省就诊时间,同时让患者享受到更好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