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转眼间两年没有触碰笔墨,总结下2017年痛苦求职经历与多方面的压力刺激,选择恨心并坚持到岗有2年啦!于是似乎成为这家外贸公司老员工。不堪回首,前年的种种碰壁,依然历历在目。恰巧2019年1月份,腾出时间来完结求职到现任岗位的数据分析报告,得出我收获了什么。 尘埃落定,本不是我想要的公司的岗位,居然还能工作到现在。这其中的一切切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符合国内外贸人才走势,也是符合当时被总经理经仔细盘问岗位细节存在否定与肯定符合那时我的现状。
没想到笔者面试这家公司岗位,莫名其妙用了几乎3个小时,原因有两个:其一,例外公司,总是带有出乎意料的选拔人才;刚进公司居然要我填写一堆人才考核及心理素质调研。随后问及英语口试准备。其二,填写完人才调研试卷后,又是被总经理的正式求职面试问题——不外乎是HR常有的问题,如自我介绍、为什么离开上一任公司、你怎么给自己拟议月薪、更有要命的让我尝试分析他们网站、电商现状存在的问题。如果上述这些例外问题发生在你的面前,又是如何坦然处理,又是如何解决的尼。
1)来到这家公司,是通过智联网找到。其实在投简历前就已经分析了解这家公司基本背景情况,与互联网行业企业给予相当的评分基线。因每个行业经营情况、受市场衰弱、繁荣波动的业务与面对国内用户人群不同,都会给企业、公司造成很大的压力。根据互联网行业的评分加上个人从事社会工作的经历,是可以给予一个校正系数得出评分。所以,当初面试时候,给予这家公司低55分评分,自然没有把这家公司作为我的入职公司的首选。
2)没有半句沟通,直接让我填写相关人力调研人才评估。相信大家,今后求职面试公司,也会常常碰到如此多的填写资料问题。笔者认为,面试公司递交给我们填写个人档案信息,不一定都是要填满,而是在填写过程中涉及到关系父母、朋友隐私信息时候,学会征询HR提出是否填全。5-8月份经历四个月的公司面试,唯独这家公司递出市场人才的调研问卷,使得笔者心里忐忑不安,心理想着这家公司又是一个水货,故意造势。既然,来面试了,抱着测试自己求职岗位到底啥样,明确自己又是什么样的人才,这个真的是我需要的……。实话告诉读者,这个人才测试问卷,居然要填完需要2个小时。那时我还记得,总经理问及,您是被面试求职中,填写问卷画的时间最长的一个。 3)填写完简历后,总经理随后起身拦住我的去向。一般而言,现有如此2个小时的人才测评,不外乎是套取个人信息,获得哪些人有条件匹配这个岗位;此外,至于不良公司填写个人情况的,目的是获取您与他人的相关联系方式;因此,我们在求职面试需多留一个心眼。于是,我填写完之后,转身就要走(因我不懂他们的招聘流程),于是被HR、总经理拦住,继续提问涉及常规性求职问题,乃至要面试现任岗位需要解决的问题。说实在的,当问及阿里跨境电商运营某个专业问题时候,还真有点过于勉强——问题过于细致。
另外,笔者总结与统计数据分析4个月求职所面试公司的数据情况表。通过两个平台投递简历,筛选专投心仪公司岗位,得到A平台公司387家,B平台143家,总计630。其中A平台数据指标如下
A平台数据指标:已查看;筛选中;不匹配;有意向;邀面试;已达到。 已查看:112 筛选中:130 不匹配:3 有意向:1 已达到:110 邀面试:31 图1 截止到2017年8月份求职简历状态分布数据
不言而喻,筛选中占比33.59%;已查看28.94%;已达到28.42%,三者共占90.6%,可想而知,5-7个月的投递的简历可谓是石沉大海,绝大部分投递的简历机会停留在筛选中状态,还有少数部28.42%是没有任何迹象查看个人情信息记录。总而言之,该求职平台投递简历被邀约面试的公司确实拥有实力、确实会找人干事情的岗位、是需要人去担任职位仅占8.01%;其他公司明显是不愁人、处于观望态度、或是放一个招牌。(笔者个人总结——个人求职经验与其他求职同样的反应;详细信息查询:求职趣味——靠谱公司如何辨)
B求职平台数据指标:投递到达;不合适;对我有意向;邀面试;
投递到达:100
不合适:4;
对我有意向:16;
邀面试:23
图2 截止到2017年8月份求职简历状态分布数据
数据效果明显看出,这两个平台存在邀面试反馈差异巨大。简单介绍A与B背景情况。A平台入驻门槛要要求高,几乎是所有实力派公司发布招聘信息,但不排除哪些满足社会政府政策公司的要求,故意设下招聘的幌子。相对比较B平台,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没有那么多的门槛要求及附加费,采取是只要你的公司的经营执照齐全可以,至于需要其他费用,因情况而定。此外,A求职平台具有上市公司,是一家美国外资公司。
B平台数据分布情况
投递到达:69.93%
不合适:2.80%
对我有意:11.19%
邀面试:16.08%
虽然两家的平台数据统计指标含义各有千秋,但是我们依然落到邀面试反馈情况,A占有8.01%,B占有16.08%,所以在笔者在投递简历,同时也在挖掘其他平台是否有比这个平台更好的优先竞争优势。俗话说“好的工作,是自己找来的。不是等待他人给予”。当然,两个平台也揭示大部分公司抱有娱乐大众,滥用他们职权。对此,期待大家敢于分析自己的心仪的公司,敢于尝试不同的职位,敢于发散是思考能力圈的思维。注意:求职历经心理难受时,到时选择某种方法释放自己,别给自己增太大压力。同时,求职空白时期,还要懂得丰富学习扩宽自己就业竞争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