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冕《墨梅图》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梅、兰、竹、菊一起称为“四君子”;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历经风霜雪雨的洗礼,只有梅花独自绽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冰清玉洁的品质,激励人们能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
此外梅花还有亲人相思、象征友谊的寓意,梅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蕴含了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观赏梅花的历史大致始自汉代,汉武帝刘彻在秦朝旧苑的基础上扩建宫廷园林并命名为上林苑。上林苑是汉代帝王游玩的园林,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园林之一。《西京杂记》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可见当时汉代帝王们就在此欣赏梅花,上林苑在东汉时期就废弃了,它的壮丽景色现代人无法欣赏了,不过从此之后形成的赏梅习俗却被历代名家在画作中保留了下来,为后人理解古人的境界提供了方便之门。

仇英《上林图卷》
宋徽宗在治理国家上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也许是他更喜欢和专注于对于艺术的追求。宋代理学兴起,宋徽宗在理性主义思潮之下,对于事物的专注达到了痴魔的境地。

宋徽宗梅花绣眼图
宋徽宗是北宋画院的院长,担负着主要的艺术总监职责,画院画家们常常要根据宋徽宗的命题进行创作。有一次,宋徽宗看到宫中饲养的孔雀在树下悠然散步,就命画师们画下来,但是没有一个画师的作品让他满意。正在大家不知所措时宋徽宗道出了原委,他说:“孔雀是先抬起左腿的”,但是画师们都是把孔雀画成抬起右腿了,听到金口玉言众人才恍然大悟。

宋徽宗《腊梅山禽图》
从这件事中能看出宋徽宗是非常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显现出来的是纤毫毕现的细致入微。画作中的飞禽的翎毛,树枝和花瓣都是一笔一笔的描摹出来的,毫无率性而为的杂乱之笔。

宋徽宗《梅竹聚禽图》
梅花和道教有着深刻的渊源,梅花是道教的神圣之灵物,梅花经苦寒而芬芳的特点和道教的清修有着共同的意蕴。宋徽宗崇信道教,他把自己封为“教主道君皇帝”,他认为自己收藏的奇珍、异石、珍禽和奇花都预示着赵宋江山的国运,而在严寒中一枝独秀的梅花也应验着自己“天下一人”称号。
进入元朝由于文人们没有了科举入仕的途径,于是他们纷纷潜入山林,变身成为渔、樵、耕、读,他们纵情山水之中,迎风傲骨的梅花成为了他们彪炳自己高尚品德的对象。至此以梅花为题材的画作进入到了文人画的境界,它脱离了一般人欣赏美景的闲情,也抛弃了帝王贵族浮华的脂粉气,成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文人画题材。
元代画家吴镇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为中国山水画开宗立派之人。早年他在乡村私塾教书,中年后以算卦为生,他非常喜爱梅花,他在家中遍植梅树,取名“梅花庵”,字号“梅花道人”。吴镇的笔法突破了前人,他用飞白表现老干的苍劲、雄壮,几笔圈点勾画出梅花的柔媚。吴镇的《墨梅图》虽属戏墨之作,但是简单几笔竟把千年老干和梅花姹紫嫣红的姿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能不感叹他的功力和艺术境界。

元吴镇墨梅图
王冕是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出身农家,幼年丧父,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王冕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民间疾苦、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画的梅花枝繁叶茂,表现出盎然的生机。

王冕 《墨梅图》
《南枝春早图》是王冕的代表作,画面中粗壮的老干如老龙入地之势,然而其他新生发出来的树枝全部向上或聚或散,梅花一团一簇呈现枝繁叶茂的无限生机。这种构图以险取胜,与王冕放浪不羁的性格关系密切,他在游历北方后见到了蒙古统治者的飞扬跋扈,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

王冕 《南枝春早图》
王冕在《南枝春早图》中题诗:“个个团冰玉,羌笛吹他不下来。”他把朵朵梅花看作一团一簇的冰雪,隐喻梅花代表了文人的气节,在严寒冷酷的环境中梅花独自盛开,胡人无论采用何等残暴的手段都不可摧毁爱国文人的反抗意志。王冕通过画梅抒发了不与恶俗同流的清高孤傲,所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 《南枝春早图》自题诗
王冕以前的人画梅花都是尺牍小品,而自他以降画梅花有了重要的突破。王冕画花瓣仅勾须而不点英,谓之“破蕊”,时人称之“野梅”。王冕的“野梅”清肌玉骨、风神绰约、可谓欣欣向荣、别开生面。
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朝皇族,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他的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他的一生漂泊不定,身怀家仇国恨,精神一度失常。他用书画来安抚自己的灵魂,找到了片刻宁静,他评价自己的画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八大山人梅花图
八大山人画梅时把树干处理的扭曲变形,似乎宣示着自己对清政府不合作的决心,他把自己的落款写成“哭之”、“笑之”也似乎像含苞欲放的梅花,孤傲地立于枝干之上,表示自己内心的痛苦、落寞。

八大山人《墨梅图》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花鸟画无疑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梅花它以其独特的寓意象征性,体现了特有的观察世界、表达感情的思维方式。画师们特别是文人赋予了梅花多种的意涵,梅花的不屈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文人,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