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识 脉 络 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 1.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历程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它又叫惯性定律.
3.运动状态:如果物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它的运动状态就没发生改变. 【核心点击】 1.运动状态变化的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物体做直线运动)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的前半句话“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提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的后半句话“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实质上是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即原来运动的保持其速度不变,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与不受外力在效果上是等效的,这就使牛顿第一定律具有了实际意义. 【名师指津】巧用牛顿第一定律 1.由“因”索“果”: 在判断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把握准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由“果”索“因”: 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所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应用步骤: 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时,一要看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二要看物体现在的受力情况及所受合力是否为零,最后判断由于物体具有惯性将会出现的现象. 知识点2:惯性与质量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核心点击】 1.惯性与质量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与力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与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和物体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均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 (1)惯性不是惯性定律,惯性没有条件限制,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2)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所遵守的一条规律. 【名师指津】惯性与力的三点区别 1.性质方面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大小方面 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本身质量的大小,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3.效果方面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惯性却要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
|
来自: 昵称47813312 > 《高中(除数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