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伪装成蚂蚁 揭秘“拟蚁现象”

 零壹贰012 2019-02-02

走在山林间,看到一只有点怪的蚂蚁。凑近一看,原来是长得很像蚂蚁的其他虫子。它们可能是蝽、蜘蛛、螳螂、螽斯……蚂蚁虫多势众,能咬能蜇,像虫界的“黑社会”一样,是很多动物惧怕的对象。于是,很多虫子争相模仿蚂蚁,这被称为“拟蚁现象”。这样做有两个目的:1.让害怕蚂蚁的天敌不敢惹自己,称为“防御性拟蚁”。2.扮成蚂蚁的样子,趁机捕食蚂蚁,称为“进攻性拟蚁”。为了变成蚂蚁的样子,虫子们对身体进行了脑洞大开的改造。

伪装成蚂蚁 揭秘“拟蚁现象”

一只蚁蛛借着伪装,尾随在一只黄猄蚁身后,正准备下口。

螽斯若虫:把触角变短

螽斯是昆虫纲、直翅目、螽斯总科昆虫的总称,蝈蝈、纺织娘都属于螽斯家族。螽斯成虫往往拟态叶片,难以发现。一旦被发现,还能用长腿跳走,用尖利的上颚咬人。

伪装成蚂蚁 揭秘“拟蚁现象”

螽斯若虫触角细长,用黑白两色造成短触角的错觉

但刚孵出的螽斯若虫没这么大能耐。为了平安长大,有些种类的螽斯就cosplay起蚂蚁来。它们一身“蚂蚁黑”,个头也正好和蚂蚁差不多大,这就很像蚂蚁了。唯一讨厌的是触角——蚂蚁是短触角,而螽斯触角极长。不要紧,造出错觉就行:触角根部是黑色,末梢是白色。远看时,就像黑短的触角了。模仿不能只流于表面,还要学习蚂蚁的一举一动:拟蚁的螽斯若虫,触角会像蚂蚁那样上下频繁摆动,这样“神形兼备”,就完美变成一只威猛的蚂蚁了。

角蝉、蝽:拼出一个蚂蚁

角蝉和蝽都属于半翅目。它们的御敌方式要么是跳走,要么是放臭屁,有些种类还用拟蚁来给自己加个技能。

伪装成蚂蚁 揭秘“拟蚁现象”

有的角蝉背上的突起,侧面看像只准备迎敌的蚂蚁。

角蝉家族的前胸背板千变万化,有各种形状,其中有的角蝉就把前胸背板变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形状:一部分是刺状,充当蚂蚁的触角和腿。一部分呈球形,假装蚂蚁的头部和腹部,这样组合起来,从侧面看就拼出了一只蚂蚁形状,并且这只“蚂蚁”还是一副张牙舞爪的攻击姿势。有了这身装扮,攻击力为零的角蝉,就能吓唬住天敌,安心吸食树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