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在“三分之二”

 宛平2008 2019-02-02

输在“三分之二”

据说马拉松比赛跑到28公理处最为疲惫,意志薄弱者退出比赛往往就在这距离附近。这时,全程已跑了三分之二,放弃了谁看着都可惜;可那一刻,没有毅力的人会感到身心涣散,万念俱灰,看不到终点并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

有人曾为此做过试验,将马拉松长度42.195公理延长,并告知运动员。结果大为惊奇,不论里程延长多少,运动员都是在大约三分之二处发生上述心理及体力反应。这颇为令人费解。我们人类是具有高级思维的动物,头脑复杂,患得患失;正是由于这些局限,大脑中枢神经总是在接近黄金分割线时通知身体各个部门,准备“罢工”。

实际上,我们平时也是一天到晚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比如,不爱起床,晚起一会儿是一会儿;工作、学习懒惰都是生活中的马拉松,坚持下来不易,放弃一把反而轻松。
我们就是在这一次的“轻松”中丧失了获得成果的机会。在某些时刻,我们还会为这种丧失抱怨,认为世间不公,白白浪费了时光与精力。
人是有弱点的,弱点由人性决定。正因为如此,人才显得可爱。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条理由就把这弱点看成个性,一副满不在乎的混世神态。历史上终成大事者,“坚持”算是头件法宝。这件法宝十分有个性,每分每秒都可能失去,你若不想失去的话,只有死死抱住它,让它陪伴你直至终点。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样的人生设想,或者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宏图大业,后来是在什么时候放弃而改弦易辙的。自己不愿总结可以让别人帮着总结,看年自己的“三分之二”会在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