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常的心跳标准是什么?心率过快或者过慢有什么危害?

 万宝全书 2019-02-02

众所周知,人体的心脏无时无刻都在跳动中。如果心跳速度异常,说明心脏健康存在问题,或者患上了心脏病。在临床上,很多疾病在诊断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听诊仪器来得知患者的心跳速率,由此来了解身体的健康情况。如果长期心跳过快或者过慢,都需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检查。那么,正常的心跳标准是什么?

正常的心跳标准是什么?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正常情况下,健康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钟达到60至100次,处于这个范围的都属于标准的正常心跳,而心跳的速度会随着年龄、性别、生理因素等存在差异。按照规律来看,年龄小的人心跳速度比较快,而老年人的心跳速度一般比年轻要慢。如果心跳处于合理范围内,都不需要担心。

心率过快或者过慢有什么危害?

1、心率过快

心率过快对人体健康不利,容易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心血管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致死率也比较高。并且,心率能够反映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而交感神经跟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出现有密切联系。长期心率过快,容易导致血管中血流速度加快,血压增高后损伤血管内膜,在局部沉淀脂质,最后诱发粥样斑块。因此,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率过快,最好马上就医。

2、心率过慢

心率过慢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同样对人体健康不利。部分人平时心率偏慢,有时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少于50次,这类人容易出现头晕乏力,身体疲劳,精神不济等症状。如果心跳速度过慢,还可能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心前区有冲击感等不良症状。因此,出现这些类似症状后需要留意是否为心跳过慢引起的,及时就医,检查心脏功能。

由此可见,心率过快或者过慢均对人体健康不利。平时生活中,需要多留意自己的心率变化,维持正常的心跳,发现心跳异常时及时就医,以免不正常的心跳埋下健康隐患。除此之外,平时可以多增加运动量,提高心肺功能,对心脏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