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成长与智商无关 是跟兴趣攸关!

 datiekangning 2019-02-02

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客首页动态微博博文相册主题分享好友留言板

博文

张海霞︱成长与智商无关跟兴趣攸关 精选

已有 382 次阅读 2019-2-2 09:5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兴趣, 爱好, 家长, 孩子

昨天我们在《千万别夸娃聪明》里说到:为了孩子的长期可持续成长,请家长忘记智商测试这件事,在孩子小的时候千万别夸TA聪明,要表扬TA努力、鼓励TA上进、激发TA兴趣才是正经!表扬孩子努力和鼓励上进的理由和效果都在《做个沉得住气的家长》里讲了,今天我们讲讲激发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的成长跟兴趣攸关,而我们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误把自己的关注点加在孩子头上当作TA的兴趣,其实孩子的兴趣是别人根本强加不上的,需要耐心寻找才能妙手偶得!但是一旦找到自己的兴趣,孩子的进步就是一日千里!

下面就讲讲我家娃在成长过程中是如何怎么找到自己兴趣的故事,这其中既有她的成长更多的是我们家长的成长心路历程。

一、花滑小公主:提线木偶的挣扎

我孩子的名字是我没有谈恋爱的时候就起好的,因为我从中学起就是铁杆足球迷(尽管不会踢球,可是却对足球无比地痴情),所以一心想生个男孩去踢足球,做天下第一球星,于是孩子的名字就是单字“一”!可是天不遂人愿,我偏偏就生了个女孩,只能把名字改为“一一”,踢足球是没戏了,那必须练另外的适合女孩子的体育运动,我给她选的是花样滑冰,正好我们当时生活的美国城市很流行滑冰,于是我把四岁的她带到了冰场,第一次上冰的时候,我这个协调性巨差的妈妈不惜代价地在冰上摔了48跤,让小小的她终于有信心站在了冰上!为了她的花样滑冰,我是下了血本:每周上冰找最好的教练,还有钢琴和形体课都要抓紧,保证孩子练好滑冰是我们全家的工作重心,每次大小冰上表演、聚会都不能错过,一定要保持All in状态,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我们回到北京。我直接带她去了首体滑冰馆,那是国家队的训练场地,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在这里练,当然带小孩子的教练也很专业而且都是国家队下来的,还有不少是国家队的在职教练业余时间来教。我也想尽了一切办法认识滑冰界的朋友,机缘巧合,认识了申雪赵宏博夫妇,不仅是成了他们的冰迷,他们还给我家孩子介绍了一个特别好的教练,一个多次获得全国女单冠军的美女教练,孩子就这样健康快乐地在冰场上成长,技术不断地进步,各种课外班也都配合她的滑冰训练:舞蹈课形体课在舞蹈学院上,钢琴课也找了很好的老师,为了她练钢琴我把家里的楼梯拆装了三次(因为搬家)!可是没关系啊,孩子要想滑好冰这些都是必须的啊!当然还要出去观摩比赛、体验现场的感觉!

我这个当妈的那时候真是全身心扑在孩子的滑冰事业上,乐此不疲,去冰场最积极的妈妈是我,交滑冰朋友最多的妈妈是我,了解各种滑冰比赛和新闻的也是我!总之,虽然不是专职妈妈,但是孩子的滑冰大事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性和优先级都远远超过其他事:我要培养我的女儿成为花样滑冰的明星!

孩子在冰上也是突飞猛进,尽管年纪不大,可是各种姿势和动作已经有模有样,练得也是很专注很认真,渐渐地已经可以像飞翔的小燕子一样在冰上滑一支完整的曲子了!于是,在教练的帮助下,我们报名参加了亚洲花样滑冰少儿组的比赛,从选曲、训练到定制服装,整个过程完美极了!比赛是在南京举行的,我特地让南京的朋友买好票,因为现场观众少、大家也还没有养成扔毛绒玩具的习惯,为了营造气氛,我们不仅全家出动去观赛,我还自己特地去夫子庙批发了两大袋子的毛绒玩具带到现场分发给现场的观众,要他们配合扔娃娃!就这样,孩子人生的第一场冰上表演在南京上演啦!我已经忘记她到底滑了什么曲子,我只记得她像小天鹅一样在冰上翩翩起舞的样子好美!孩子最后获得了亚军,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啊,她穿着定制的滑冰礼服站在领奖台上捧着鲜花带着奖牌的那画面简直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我忍不住激动地落泪啦!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后孩子身后升起的五星红旗!

回到北京我们全家开了庆功会,教练也非常高兴,大家热络地商定下一步的训练和考级计划,我们都热烈地憧憬着一个花样滑冰的美好未来。可是,就在这个美好的序幕拉开一个月左右,有一个周末,我和往常一样,拿起滑冰包,我兴高采烈地跟孩子说:

宝贝儿,走,滑冰去!

可没想到,孩子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妈,我不去滑冰了,我再也不去滑冰了!

你说啥?!

我再也不去滑冰了!

你再说一遍!

我再也不去滑冰了!

你,你,你……

我死也不去滑冰了!

我简直是被气得发疯:你疯了!

妈,你疯了!

孩子简直像是被钉子钉住了一样坐在沙发上跟我横眉冷对、摆出了一副决斗的架势,我这里气得扬手要打人,却只能重重落在自己的腿上!面对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下不去手啊!可是这简直是不能忍!就这样,两个人在家里僵持不下!

这时候,我妈妈在旁边说话了(我妈妈在我怀孕的时候就来照顾我了,可是她有原则:“张海霞,孩子是你的,教育的事你说了算,我跟你保持一致。”所以她基本不干涉我教育孩子,而且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我在家里制定的各种规矩):

张海霞,你算了吧,滑冰是你的梦想,不是孩子的梦想。

唉!我能怎样?打也打不得,打死也不上冰的这个娃我又能怎样?!只能放弃,于是,滑冰的事就此打住了:冰鞋封存、形体、舞蹈、钢琴课全部停掉!教练费和办的各种滑冰卡的费用全都作废,从此,我们家再也不能提“滑冰”这两个字,因为一说就会引发我和孩子的世纪对决。

二、小小志愿者:美丽星空的启发

日子还要过,但是已经跟我心爱的滑冰无缘,其他的事情自然也提不起我的兴趣,我对孩子当时就一个态度:放任自流,不管你了,爱干啥干啥!跟其他妈妈唯一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从来不干涉学习,当然孩子成绩一直比较好也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我真心是希望她练体育,可是这个我们努力成这样、她已经练到一定段位的体育项目都放弃了,对我的打击很大,让我再也提不起兴趣。世界一下子轻松下来,原来忙忙碌碌的滑冰的日子和围绕滑冰开展的各种活动和培训班一下子都停了,女儿唯一保留的一个课外班是书法,一个野路子的老师在北大南门外开的书法班,每周去一次,站三个小时练书法,算是锻炼身体了吧!

就这样过了大半年,我们两个的关系也慢慢缓和了一些,没有太多事的我们竟然做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是电影阿凡达上映的时候,记得黄山和张家界在媒体上热火朝天地争抢谁是“悬浮山”的原型,黄山我去过,张家界我没去过,大家一商量决定亲自去张家界看看到底像不像?!反正也没有太多的事,就当是旅游开心一下啊!于是,我们全家驱车两千公里从北京去了张家界!考虑到景区人多,我们决定逆向思维:住在景区里面往外玩,这样人少!那天晚上到张家界景区酒店的时候已经比较晚,吃了晚饭,大家说出来看星星吧,正好孩子的爸爸刚刚买了单反相机准备学学摄影,真的是令人意外啊,那天晚上张家界的夜空晴朗无比、深邃又美丽,也许是北京的雾霾太严重了,我们根本没怎么看到过星星,看着天幕上繁星点点,孩子一下子就来兴趣了:

妈妈,妈妈,怎么这么多星星啊?这是什么星?那是什么星?……

仿佛妈妈应该是那个通晓十万个为什么的大神,可是我哪里知道什么星星啊,只好一通胡说:

这就牛郎星、那是织女星、还有北斗七星……反正每个星星都有名字,天文学是最深奥的科学……

那我怎么能知道这些星星的名字啊?

很好办,咱们回去就去科技馆,那里有所有星星的名字,还有天文学家用来观测行星的给他们命名的天文望远镜呢!

那太好了,妈妈你带我去科技馆啊!

就这样,回到北京我们第一时间就去了新建成的科技馆,真美啊,一楼的华夏之光展厅就有各种古代的天文观测仪器,还有志愿者讲解!孩子一下子就迷上了这里,于是,我和她都成了科技馆的志愿者,她做小小志愿者去学习各种展品的介绍,我做讲座志愿者不定期地做个科普报告,但是去科技馆成了我们家周末的常态!女儿对天文的兴趣也日益剧增,参加了学校的天文社,还学会了使用天文望远镜,后来我们还买了一台放在家里的天台上给她做天文观测和摄影,有一次日全食她拍的天文照片还得了奖……

当然,因为这个爱好,全家的生活又一次丰富多彩起来,不仅仅是周末去科技馆,放假的时候我们也有了新的旅游目的地:全国各地的天文观测遗址,5000年前第一个测定24节气的山西临汾陶寺古观象台,郭守敬设计量天尺等大型天文观测装置的河南嵩山国家天文博物馆,北京天文博物馆等等,出国旅游的时候也去看了很多博物馆和科技馆,不仅是孩子增加了对天文的兴趣和了解,也让我们涨了很多知识和见识,一家人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和爱好:

我发挥自己的知识和口才特长,和孩子一起做志愿者,争取让每次旅行都充满了乐趣和收获;

孩子的爸爸跟孩子都成了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一起琢磨长枪短炮和各种摄影技术,这也让孩子对各种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有一次开车远行探秘的时候,我开车,他们两个在车上拍照,可是发现两次拍照的图片差别比较大,路边的参照物是倾斜的,于是就开始琢磨为什么?上网找度娘也查不到答案的时候,最后孩子竟然把单反相机的成像原理和车行速度等结合起来,写出了运动中拍照的成像公式,还成了一篇科学探究的小论文!

就这样,我们在新的轨道上开始了新生活,孩子的兴趣逐渐被天文占据,我们跟孩子的相处也被各种跟天文相关的事物填满:科技馆的志愿者、节假日的野外考察和观测、还有天文科普讲座和交流,这很好地促进了她的学习,特别是对科学的兴趣,所以在初中的时候她的数理化的成绩一直很好,成了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初三的上学期她提前就被高中锁定了,参加了学校的衔接班,也发生了影响她一生的故事。

三、别人家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14年3月12日,一个平静的春日,那天晚上我在家吃饭。

“妈妈,你今晚有时间吗?”晚上吃饭的时候女儿扮着小可爱问我。

“当然有了,啥事儿?”必须啊!

“那你一会儿听听我的报告吧,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原来如此,巴不得看看小丫头的进步呢!

于是,女儿拿来她的电脑和几张草稿纸,准备开始!

什么什么?有没有搞错?你讲费曼物理学讲义:关于激光产生的原理!这不是老师寒假指定的那本天书吗?!一说起来就头大,现在要讲这么难的?!

可不是嘛?我对激光感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一节来讲,大家都说是最难的,可是我没觉得。

于是,女儿打开她的prezi讲稿开始讲起来:引子:爱因斯坦的神预测:波尔茨曼方程、普朗克常数.......

她一会儿在纸上写个公式,一会儿画个图,一会儿打个比方,一会儿推导一下公式,一会儿歪着头问问:这儿有问题吗?听懂了,往下走,有问题,解释再解释,讨论再讨论......

就这样,在女儿的讲解和推导中,我们从预测、公式到联合推导终于把激光产生的公式推导出来了,女儿拿着她的激光笔骄傲地说:“这是我去年的生日礼物,一只美轮美奂的激光笔!”

完美,真的是完美!我被这个过程迷住了:物理图像很清晰、理论推导很简单、结论很明了易懂......

鼓掌,发自肺腑的鼓掌:宝贝儿,你真棒,怎么做到的?!

是呀,想当初刚拿到这本有名的影印版“天书”的时候,她那逆反的情绪:老师疯了,根本看不懂,不可能看懂!想想吧,一个初三的孩子,刚开始学物理不久,老师就给指定了这本英文原版书并要求他们必读其中八章!别说孩子,就是我这样的家长也认为老师疯了,能看懂多少是多少吧,别当真!没想到孩子真的开始看了,而且竟然看懂了,还能够讲解了!

“为什么?怎么做到的?!”

“因为这个生日礼物,你还记得吧:咱们那天用它来做光绘,它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就选了这一章来看,没想到,这激光跟爱因斯坦有关系,一路看下来,真是越来越有兴趣.......”

她又眉飞色舞地讲了很多她为了看懂这激光原理做的准备和查阅的论文,竟然包括爱因斯坦1916年论文的原文!还有对费曼讲义的惊叹:他组织的太有意思了,讲解的也非常清晰好懂,真的很有意思!"

最后,女儿说:“妈妈,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我现在真信了,要不是有兴趣,我根本不可能看懂也不可能坚持下来,有了兴趣就什么都不是困难了,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吃惊地听她讲完,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是把其中的激光这一章生生给啃了下来,起因也是我们送她的那个用来观测天文的生日礼物:指星笔!最后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现了格物致知、彻底理解一个物理概念之后的那种通透的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女儿这里真的应验了,而且让她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物理。上高中以后,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她选喜欢的课,她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我们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其实故事到了这里已经可以打住,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真实的生活中还有一个情节不得不分享给大家,你才能体会做家长的成长和心痛和快乐。

四、重回冰场:我的人生我做主

那是孩子中考以后的一个夜晚,我记得那天我们特别高兴,因为她中考成绩特别好,数理化加起来才扣了三分!全家人高兴得不行,一起庆祝,我跟她坐在沙发上聊天:

宝贝儿,真棒!你说吧,有啥要求,尽管说,妈妈全答应。(相信很多家长有过这样的时刻也有过这样的豪言壮语)

妈,我啥都能说?

那当然,说,妈妈都答应!

妈,那我说啦?

这么啰嗦干啥,说!

那我真的说啦?(她认真地看着我)

快说!

妈,我想去滑冰!

啥?你说啥?!

我一下子傻在那里,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说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啥。

你说啥?你再说一遍!

妈,我想再去冰场滑冰。你说了,我啥都能说的。

我目瞪口呆,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的大腿上,眼泪一下子就溢满了眼眶!

娃,你到底是啥意思啊?!

这个在家里被禁忌了5-6年的话题,今天,竟然是在这样的时刻被她这样提起!

女儿眼里也含着泪:

妈,其实这事我想了很久了,我还是喜欢滑冰。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今天是你让我说的,你说我说啥你都答应的……

这不是故意挤兑我吗?我能不答应吗?我必须答应啊!我记得跟她说:

你准备好了?那我们明天就去冰场看看吧。不过,你可要有思想准备啊!你以前是冰上的小明星,现在你再去,可是冰上最笨的那个了。

孩子紧紧拥抱了我:妈,我想好了,没关系,我就是想去滑冰!明天咱们去冰场!我查到之前的教练了,他们还在首体冰场教呢!

天哪,原来她早就做好功课了就是在等待时机啊!

就这样,我们第二天我们两个就去了首体冰场,一切如旧,设施和5-6年前没有很大的变化,一进去,看冰场的阿姨一下子就把我认出来了:

你怎么来了?可是很久都没来了啊。

我只能尴尬地笑着:

可不是吗?好几年没来了,今天送孩子来滑冰。

我指指旁边已经高出我半头的孩子。

啊,一一都这么高了,真认不出来啦!

可不是吗?当面那个冰上的小不点,现在已经是大姑娘了!上中学了吧?

是啊,马上高中了,好久都没滑了。

真是好些年没见你们了,当时跟她一起滑的那几个孩子还真有后来进专业队的,老葛家那个都上国际赛了……

哦哦,真好……

我赶忙吱吱呜呜过去,带着孩子去办手续,找教练,看她穿上新冰鞋重新上冰起步,我又一次坐上了久违的看台:

冰场很大,孩子不少,可是她是个子最大的,动作最笨的,还不停地摔跤……

此时的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流满面,这是我之前坐在这里从未想过的场景:因为那时候她是冰上的小公主!可是现在,当年那个你满心欢喜和期待的花滑小公主已经再也回不来了,而这个在冰上跌跌撞撞的美少女确实完全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做为妈妈,你必须承认,今天孩子再回到冰场从头开始,完全是她的兴趣、她的选择,跟你无关!!!你曾经付出的各种努力失败了,你曾经拥有的美好幻想破灭了,而且是失败和破灭得彻彻底底、完完全全!

残酷,真的是太残酷了!这么多年我都不愿意去面对这个早已真实存在的现实,今天,我不得不面对这一切:孩子的人生路是她自己选的,跟你没有关系!

也是从那天起,我暗自下了一个决心,从此对孩子的成长不再干涉和作主,不替她做任何选择,也不强迫她做任何事!即使这个选择你认为是最好的,这件事你认为是必须做的,你必须控制自己不去干涉她的人生,因为你不应该也干涉不了!你能够做的就是在她需要帮助时做一个为她提供积极支持的脚手架,在她遇到困难时做一个不停给她打气的吹鼓手,同时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成为和孩子共同进步的朋友。

五、不是后话的后话

高考后她选择最喜欢的物理专业,我们都是无条件支持的,尽管我们也有过她可能在北大物院会压力太大难以坚持的思想顾虑,但是我们选择了支持和理解,确实没有想到她能够在物理学院这么高的“学习压强”下脱颖而出,这当然是莫大的幸运。

记得孩子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妈,我觉得你做的最好的就是支持我学物理。这不是一般的妈妈能够做到的。”宝贝儿啊,你不知道,在陪你长大这些年里,妈妈成长最大的地方就是:从一个强势负责安排你一切的累死累活的妈妈,变成一个理解和尊重你选择并且拥有自我的朋友!这是妈妈的幸运和幸福,你健康快乐地成长,妈妈也继续着自己精彩的人生,我们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加油,宝贝儿!

在这个培养孩子系列结束的时候,我想跟大家说:作为家长,一定要记住: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焦虑强加给孩子,因为能力真的不是可以被强加赋予的、创造力更不是任何人可以传递的,只有凭着自己的兴趣去找、去发现,才有可能找到那真正的宝贝!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带着孩子去找到TA一生的兴趣,和TA一起长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海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1160369.html

上一篇:张海霞︱千万别夸娃聪明

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