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个五代呢,是指依次占据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其中有个后周,就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代。 后周国主柴荣呢,是个明君,举贤任能,很有抱负,后周的国力也逐日增强。正准备大展拳脚,一统天下之时,却不料出师未捷身先死,忽然病倒,英年早逝了。 柴荣七岁的儿子即位,号为周恭帝,大权旁落,军力掌握在了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身上。 赵匡胤什么人,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名头也很多,著名的军事家,武术家,管理学家,还有演员。 话说赵匡胤出生的时候,通体古铜色,赤光冲天,全身带有异香,环绕室内三日不绝。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怪胎,那个时候就是天神下凡,还给取了个小名叫香孩儿。 香孩儿确实是个奇人,自幼爱好习武,他老爹以前也是后唐管禁军的,香孩儿在老爹的指导下功夫也是突飞猛进。成年后的赵匡胤雄心壮志,正要随父出征去建功立业,偏偏老爹给他安排了一门亲事,娶了贺家的千金小姐。要说现在我国男女比例悬殊,多少男同胞找不到媳妇,他赵匡胤倒好,想方设法躲老婆,趁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留下一封信,就独身翻墙出门追逐父亲去了。 赵匡胤这离家出走去参军的行为,看上去很美,感觉很青春热血,可偏偏这个马大哈走错了路,与父亲渐行渐远,身上的钱还用光了,在外风餐露宿。所以说离家出走这个事一定要制定详细周全的计划,不然就会像赵匡胤一样吃土了。 某天赵匡胤又在一间庙里借宿,被一老和尚发现了,也不知道这老和尚是老花眼还是爱幻想,反正据他所说看见一条赤蛇缠绕赵匡胤。他告诉赵匡胤,你有帝王之相,我愿意资助你,你一路向北,必有奇遇。 赵匡胤往北走之后,果然有奇遇,阴差阳错地加入了郭威的队伍,也就是后来的后周开国主。赵匡胤在后周军中屡立战功,威名远扬。 我们话再说回来,小皇帝即位后,政局不稳,赵匡胤对这帝位就有点跃跃欲试了。但是究竟要如何名正言顺地取而代之呢,我们之前介绍赵匡胤的时候,说他是个演员,也是不无道理的,接下来我们就欣赏一下由赵匡胤自导自演的史诗级宫廷大戏:《陈桥兵变》。 2 先是小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忽然传来了辽国与后汉将要联合大举入侵后周的消息。这下朝廷上下是炸开了锅,乱成一团。各大臣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只有赵匡胤能做统帅,前去御敌。这个时候赵匡胤开演了,先是说打不赢,兵太少了,强迫主政的符太后给予了他全国的兵权。 拿到兵权的赵匡胤当即允诺,将一往无前,不破辽军终不还。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开出汴京,结果走了没20里,赵影帝就说诶哟累了累了,人疲马乏,安营扎寨,先在这个陈桥驿休息一下。 这个时候几个男配角开始行动了。先是汴京城那边,赵匡胤几个“义社兄弟”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城里传起了绕口令: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虽然读起来确实没有一点韵脚,但却在城里引起了骚动。 在陈桥军队中,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也深入基层,没事就和士兵们议论,说如今这小皇帝年幼,难堪大用,我们上战场厮杀,就算以身殉国,他也不知道。内部政权不稳,外部强敌入侵,国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只有立赵统帅为帝,我们才能保家国平安。将士们的情绪很快被煽动了,军中流言四起。这个时候赵匡胤恰巧喝了一杯酒,哎呀不胜酒力,醉了,先睡了,你们在聊什么我都没听见。 第二天清早,赵光义和赵普见时机成熟,便带领众将士将赵匡胤的屋子围了个水泄不通,赵匡胤醒来后,只听得屋外人声鼎沸,突然几个将士冲进屋中,就要将预先准备好的黄袍给他穿上,这个时候赵影帝开始他千古流传永载史册的经典表演,你们干嘛?这是造反!先穿左手,你们这成何体统!把帽子给我带上,你们这些人啊,自己贪图富贵,强迫我当天子,鞋!鞋别忘了! 总而言之,赵匡胤在万般“不情愿”中,黄袍加身。 众将士跪地高呼万岁,赵匡胤倒也没被喜悦冲昏头脑,当即约法三章,你们要我当皇帝可以,但一定要听我的命令,回了汴京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侵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诛族。 赵匡胤治军严谨,军令如山,大部队有条不紊地开回汴京,兵不血刃,市不易肆,逼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号宋太祖,创造了一个不流血更变政权的奇迹。 说来也奇怪,这传说中的辽汉入侵的百万雄师,在赵匡胤登上皇位之后,竟然无影无踪了。 3 宋太祖刚建国,就平定了好几场叛乱。可他一点都开心不起来,觉得这个新生的政权一点都不稳定。怎么办呢,宋太祖举贤任能,从谏如流,不过这人不喜欢在朝上议事,平日里最喜欢微服私访,没事就突击官员家里来个会谈。这次就突然来到宰相赵普家里,讲述自己的忧虑: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 赵普就说了,皇上你登上了帝位,把兵权都散播在了几个大将手中,想想您自己的经历,兵权是关键啊,只要一切大权归天子,其他人自然不敢觊觎。 赵普的话正中宋太祖下怀,回朝后先把当年他自己夺位时的官职殿前都点检给撤销了,然后就设了个庆功宴,邀请几位掌握重兵开国元勋一起喝酒。 石守信、高怀德等人如期而至。宴会开始之前赵匡胤就说了,大家本是结义兄弟,今天就不要有君臣之见,只聊生活不聊工作,开怀畅饮,一起哈啤。 皇上都这么说了,大家自然放开了,结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宋太祖突然唉声叹气起来。就说,我今日能坐上帝位,全仰仗几位兄弟鼎力相助,你们的恩情我牢记于心,只是做皇帝真的hin痛苦,我是夜不能寐,真怀念当年在地方做节度使潇洒快活的日子。 众大将不解,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下已定,谁敢复有异心! 听大将们这么说,宋太祖表情愈发痛苦,叹道,我知道你们哥几个对我是忠心耿耿,但你们手握重兵,底下那些将士要是贪图荣华富贵,也做一件黄袍穿在你们身上,这皇帝你们是想不当也难咯。 石守信等人当场就被吓哭了,这可不是演的,是真哭了,刚才还说是好哥们,说翻脸就翻脸了。当即跪求宋太祖指一条明路。 这边宋太祖出口成章,人生,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只有富贵,才能及时行乐,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去地方做个自由自在的节度使,给自己子孙留点产业,咱们还可以结为亲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互不猜疑,何乐而不为呢?宋太祖不愧是科班出生的,这台词功底,杠杠的。 众大将无可奈何,俯首听命。 第二日各位开国禁军将领就不约而同得了怪病,上书称请求告老还乡,宋太祖含泪送别各位战友,收回兵权,让他们去地方任节度使。不过君无戏言,宋太祖还是很讲义气的,这几位老哥们都得到了重赏,并与皇家结亲。 就是如此简单粗暴,又是不流血的政治手段,在酒桌上的觥筹交错间,宋太祖轻易地免了众人职务,巩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对统一天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宋太祖也不失为一个出色的管理学家了。 不过日后皇权与军权的关系畸形发展,过度的中央集权与对军队的绝对控制,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宋军作战能力也大大下降。以至于宋朝积贫积弱,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连连败北,最终亡于这些社会生产力远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也是令人唏嘘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