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与同类之间的交流比跟人类的交流要轻松自如得多。由于猫并不看重社会关系,所以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并没有明确的意思。猫并不知道人类的笑容和狗摇尾巴都是表示友好。猫通过声音、触摸、气味和标记来进行交流。 理解猫类 我们很容易误解猫想做什么,想说什么,我们只能凭经验试着去了解它们,而这远非像解读猫抓沙发或是它们把粪便留在邻家花园里那么简单。猫的叫声可分为以下三类: 低语声:这包括咕噜声及快乐、轻柔的唧唧声。唧唧的声音之所以跟咕噜声归为一类,是因为它没有母音。这种声音听起来像咕噜咕噜叫的声音,猫只有在快乐时才发出这种声音。有些品种的猫很喜欢发出这种声音。 母音:最常听到的“喵喵”声,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猫通过这种声音相互交流,表达请求、命令、要求、报怨和为难的意思。 大叫声:猫通常是冲着它的同类发出大叫声。猫的主人对于这种声音是很熟悉的。改变嘴形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抱怨声、怒吼声、恐吓的咆哮声、防御时的嚎叫声和害怕、痛苦时发出的尖叫声,还有母猫交配时的叫喊声都属于这一类。 鲜明的肢体语言 猫通常喜欢用肢体语言同别的猫和人类交流,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所有的肢体语言中,耳朵和尾巴是视觉交流中表达能力最强的部分。 走开 猫科动物的肢体语言在表达“走开”一词的意思时是最微妙的: 进攻和防御的姿势很容易理解。 进攻时,猫会直勾勾地盯着你,瞳孔收缩,摆出立即攻击的姿势。头部和胡须朝前,耳朵向外坚起,对手可以看到它的耳背。猫在感到恐惧时会做出蹲着的姿势,这是猫在不自信时最常见的姿势。如果猫感觉自己受到威胁时,就会在地上翻滚,露出爪子和牙齿,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摆出防御的姿势。紧张不安的猫会移动眼睛并把嘴张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