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禹作品荐读

 用知识丰富生活 2019-02-02

作者近照

曾禹:别号省三,古虔州南埜人氏,幼喜书画,后研习岐黄之道卅载,于诸子之学略有涉猎,惜一事无成!近年于阳明先生“四句教”颇有心会,遂参以书道,功不唐捐,约有小成。书作相由心生,书为心画,是谓大道也。


清平乐 读瓦尔登湖


落红挥袖,

觅花惟念旧。

青灯一盏朱颜瘦,

孤影何人读透。

望月夜思无眠,

捧卷追忆流年。

苦阅世间聚散,

一缕春光又现。

“春风化雨”,这是我耐着性子啃完《瓦尔登湖》后脑子里蹦出来的四个字。就像廿余年前读《边城》时,脑子里只有“干净”两个字。孤独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我想要用圆融的姿态来进入这种境界。

“花落春常在”,我们都需要“桃花源”。戊戌初月廿八


小满即兴


又闻蛙鼓闹,碧水挺新荷。

煮字消烦虑,煎茶却闲愁。

虚空思老庄,旷达效东坡。

世间难通事,皆由尘念多。

一直单曲循放《蓝莲花》。《蓝莲花》出自许巍的专辑《时光·漫步》,其歌唱的是对一种信念的坚守与理想的追寻,当时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地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如今聆听,依旧热血澎湃,犹似回到青春肆虐的岁月。

其实,好的音乐何尝不是一场灵魂的洗涤与救赎?(戊戌小满)


初夏偶得


春归无多日,高树夜鸣蝉。

熏风汗漫侵,昏目困韦编。

苦吟未可意,弄茶汲甘泉。

庭中花有信,榴红一枝鲜。

五月鸣蜩,榴花照眼。又逢小满时节,万物小得盈满。稻花抽穗,苦菜吐英,桃红梅青,呈现初夏清柔的景色。宋人叶梦得有“南歌子”词:“麦陇深初转,桃溪曲渐成。绿槐重叠午阴清。更有榴花一朵、照人明。画栋清微暑,疏帘入晚晴。请君坐待縠纹平。看取红幢翠盖、引前旌。”时序已临夏日,不日,便是端午了。(戊戌小满


立夏三咏


花开花落透残春,暖雨暖风涤旧尘。

桐花胜雪春渐老,蛙鸣阵阵闹夏晨。

庭院初晴翠色茵,轻风昨夜送香芬。

栀子花开迎初夏,露滴修竹留春痕。

梅子黄时几芳菲,雨润江南枇杷肥。

犹思春花蜂蝶舞,墙角尽绽白蔷薇。


夏雨添凉


绵绵夏雨芒种天,桃川洪水近堤边。

漫空水潦落珠帘,飞燕谁家访旧檐?

青荷慵懒池水漾,翠柳疏狂鸣虫藏。

无边绵雨漫苍穹,仲夏平添几日凉。

刚刚入夏,气温就一路飙升到36度,夏热难耐。

幸好今年第4号台风“艾云尼”(热带风暴级,英文名:Ewiniar;名字来源:密克罗尼西亚;名字意义:传统的风暴神)前来救驾。深圳广州连日暴雨,低洼之地纷纷失守。我大龙南也绵绵夏雨几天,高考学子在一片清凉中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考验。2018年6月8日


戊戌夏夜酒后


醉后激扬笑红尘,漫将世事作浮云。

酒罢中宵欲挥聿,诗成明朝祭花神。

好雨零落皆虚妄,残梦荼靡亦温存。

箱箧检点伤寒论,几味良药不医心。

盛夏时节,溽暑难耐。“坐觉蒸炊釜甑中”的时日,难免心燥烦闷,几日未曾翻书涂字,前人有夏日最宜读诗之说,亦唯有读诗了。昔日王维的《苦热》诗:“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亦是甘露度一切,心静自然凉。

夜读龚定庵诗,仿作一首。(戊戌夏至)


秋夜闻香有寄


桂下敲闲子,空杯约无人。

落香风含韵,移步月隐痕。

南国深生蔓,秋江近摄魂。

荒堤露寒阶,垂柳曳星辰。

心静若水,意闲似风,时间不紧不慢过去......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无力前行,无力后撤,原地踏步,越发焦虑,真应了施蛰存的一句话:“人生谈不上什么意义,不过是顺天命、活下去、完成一个角色。”喜欢的依旧喜欢,但可以不拥有,恐惧的依旧恐惧,已可以坦然面对。一生追索所谓的意义,一层一层的包裹剥开后方知,空空如也......(戊戌八月廿五)


南乡子 栀子花开


栀子花开,so beautiful so white,这是个季节,我们将离开,难舍得你害羞的女孩,就想一阵清香,萦绕在我的心怀。

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无奈,光阴好象流水飞快,日夜也将我们的青春灌溉......

听一段七分欢快三分伤感的“栀子花开”, 吟两句“堂前细风花疏影,轻送幽香入中庭。”

捧起俞樾的《春在堂随笔》,随手一翻,“花落春常在”映入眼帘......

戊戌立夏,庭中栀子花盛开, 含庐曾禹随记。


春在溪头荠菜花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稼轩的这首《鹧鸪天》描写春天的乡村景色,柔桑,初蚕,细草,远山,斜径,酒旗,好一幅乡间春景图。不过,最美的却是这荠菜花,是写荠菜最美的诗。(东邻蚕种已生些,这个“些”字,真真切切的龙南土话,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诗就喜欢上了!)春在溪头荠菜花,仿佛看见那春风中摇曳的白色小花,细细的小小的,我见犹怜,却又开得如春光般灿烂。

说起荠菜,算得上是野菜中的名角了,江南江北,平原山岭,田间溪边,似乎到处都有荠菜的身影。春卷,丸子,凉拌,饺子馅,炒鸡蛋,怎么样吃都好,都有那带着一股田野气息的鲜味。

又想起小时候的荠菜来。

小时候,春天最好的活动便是挖荠菜了。挎着小竹篮子,拿着小铲子,一群小孩子呼朋引伴,兴高采烈,甚至会带上家里的小狗,举着自己做的风车——这哪里是挖去荠菜,简直是约赴一场春的盛宴。

天是蓝蓝的,风是暖暖的,田野里是绿绿的,地丁花是紫红的,蒲公英花是黄黄的。稻田里时会有开的黄灿灿的油菜花高高地冒出头来,那是小伙伴们争抢的对象。跑得快的得到了,胜利者般的得意,得不到的也不恼。遇到荠菜多的地方互相招呼,这里多快来呀。找不到荠菜多的地方时,便会扔铲子,用铲子柄的朝向来看哪边荠菜多,占卜一样。有时会扔着扔着便找不到铲子了,这时候那个扔铲子的便着急得很,求大家快帮着找。要知道挖不到荠菜没什么,弄丢了铲子回家是要挨骂的。玩够了,菜也挖满了一篮子便是兴尽而归了。家里不爱吃荠菜,我和哥哥挖的荠菜大多喂了家里的鸡,少有炒着当菜吃的时候,可是还是乐此不疲的去挖荠菜。

如今,整天为了生活忙忙碌碌,别说是去挖荠菜,便是去田野里走走的空儿似乎也很少了。每到春天,菜市场里偶而会有荠菜卖,想吃了便买上一些做着花样吃,那挖荠菜竟真的成了往事回忆了。我也知道,再也不会有那样纯净的心情,去和荠菜赴那春天的约会了。

  春在溪头荠菜花,待这白色的小花开遍田野溪头,春便也要老了,心头油然想起俞曲园的“花落春常在”。 (戊戌春分)


常忆乡村夏夜


乡村的夏夜,什么最让人难忘?月亮和萤火虫。

那时候,乡村大都还没拉电灯,月亮是乡村唯一的街灯,挂在低矮的木窗前,挂在高高的屋檐边,挂在隐隐的树梢上,像玉盘像明镜。夏夜,田野间此起彼伏的蛙声,乡村的夜晚也是酷热的,大人小孩都不愿呆在屋子里。天井里、大门前、晒场上,明晃晃的月亮悬在头顶,仿佛伸手可摘。满天繁星闪着诱人的星光,可是月亮的魔力更大,我们常常看着看着,边听大人们讲“容家”的故事,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半夜里,父母把我们抱回屋去,也全然不知道。

夜色如迷,幸有月亮把迷团打破。然而最迷人的还不是月亮,是萤火虫,那是天上的星星趁着夜色,偷偷落到人间,落到草丛树间。所有的孩童,都曾把萤火虫当作星星,万分兴奋,叫着,跳着,在流星后面追。神奇,这黑夜小精灵,一闪一闪,那么微弱,又飘浮不定,你以为它不会熄灭,却突然消失,你以为它让黑暗吞没,转眼闪闪发亮。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萤火虫,是很神奇的东西,它怎会发光呢?凡明白黑夜里对光明的渴望,就不难明白,萤火虫是世上最神奇最美的。

如今的孩童已经不太明白这种感觉了,因为,他们没有了只有月亮的夜晚,他们眼中的夜晚五彩缤纷,甚至比白天还要璀璨,还要漂亮,那是文明带来的迷人色彩。别说星星,就是月亮,也成了最不显眼,最暗淡的街灯。他们,当然也知道萤火虫,当然也见过萤火虫,就像他们也常见过月亮,可是月亮再勾不起美妙和神奇的想象,他们没感受过无尽的黑暗,也就很难体会到月亮的美妙,萤火虫也一样。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有暮鸦”。晚上和妻在东湖公园散步,忽见林间有萤火虫,而树影外,就是灯火通明的都市,不知为什么就想到李商隐这句诗来。(丁酉大暑)


初夏记忆


感觉刚过了年也没有多久的样子,时光打了个哈欠,悠悠地便到了它最好的季节。

温温润润的太阳当空朗照,偶有阴雨,也因着宜爽的天气显得那般可爱。就算是有点雨,也不会觉得阴冷,倒是让人增添了在雨天蜗居室内翻杂书听音乐的闲情。初夏的雨,少了几分缠绵,却多了一些灵动,街头法国梧桐树梢上最嫩的叶子也有巴掌大小了,漫不经心的看着雨滴穿过一汪翠绿,有股说不出的舒心。

五月里,春红将逝,夏花初生。一墙粉红的藤本月季开得正好,一枝缀满青李的枝条斜斜地伸出墙外,清清爽爽的图景溢满眼底。

这个时节是最好的日子了,因为此时瓜果时鲜渐渐的多了起来。错过了酸脆的青李,别急,还有青梅和豌豆夹。院子里,新摘下来的青梅儿,洗净沥干,拌上盐巴腌上几天,味道酸爽可口,颇有几分野趣和生趣。至于豌豆夹,嫩者不用去壳,略微两头修剪后洗净入锅,加水、各色调料来煮,不用靠近就能闻到一股鲜香味儿,直勾起肚子里的馋虫;略老者则剥去外壳,或加各色佐料入锅翻炒,或放入锅中熬煮稀饭,或再切上几片去冬的腊肉,与大米同焖,那就是美妙的“豌豆焖饭”了。而大街上则飘散着一阵阵果香,从海南运来的菠萝,因为交通的便利,正是品尝的好时节。早熟的西瓜也渐渐放下冬日里矜贵的身段儿,走入寻常百姓家,甘甜了众人的心口。油桃也上市了,鲜艳发亮,甘脆爽口,极大的满足了味蕾的渴求。

初夏是短暂的,半月一过就是另一个面貌。也因此,在我心中,初夏从来都是值得珍惜的。而要珍惜的,也许是一个美妙的画面,也许是一段美妙的记忆。(戊戌初夏)


四季梧桐


广场南路,这条不大的街两侧栽植着同样的树。多年来,我每天都在这两排树下穿梭而过。这种树叫法国梧桐,它让我想到了巴黎,想到了塞纳河畔。虽然,法国梧桐和法国并没有什么干系,但我还是想到了它。

国人对于植物的喜好,一般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有美好的形状,二是要有美好的寓意。梧桐二者兼有,也算难得。“皮青如翠,叶缺如花”,说的是它的形体之美。《庄子·秋水》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连凤凰飞了那么远的路,且非梧桐不栖,还有什么说的呢。

初春的晌午,漫步在梧桐树下,霏霏地春雨刚刚止住,青苹果色的季节便涌入大街,似乎天空也被抬升得格外晴明高远。梧桐树的枝头冒出了嫩绿的芽尖,鹅啄一般,尖尖的,沐浴在春阳里。毛茸茸的叶骨朵,象一颗颗小毛毛虫。过几天时间,尖尖的鹅啄便像张开的手掌,绽放出牡丹状的淡绿色叶片。翠绿的小芽苞缀满枝丫,小叶片儿在我们的眼中像电影中的镜头,倏忽间就换个模样,伸展着腰肢,打着哈欠,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漫不经心地给春天胡乱涂抹几笔,我们的眼里就满是绿意了。大多时候,春阳会从疏落的叶隙间洒下来,洒落满地影影绰绰的光影。春日里,树影下,尚未脱尽冬衣的路人,阳光把他们晒的懒懒的,心里也暖暖的。好一个明媚的春天!

夏天,法国梧桐最能凸显它生命力的旺盛。初夏刚过,树上就开始挂起绿色的小绒球,象小小的铃铛,在风里摆来摆去,几分调皮。法国梧桐学名悬铃木,只可惜这铃铛并不响。到了盛夏,梧桐的枝干已长到最高,有十米左右,方圆也有十几米的范围。每一片叶子都是那么饱满,鲜亮,团扇似的,密密重叠。看着梧桐的影子映在路面上,叶影摇弋,斑驳陆离,随正午的太阳洒落在路面上,思绪随着叶影在飘移,似一叶轻舟飘荡在一片绿色的海中……

秋风起,树叶开始变黄,渐成金色……一片片,随风摇落。路上满地碎金,走上去窸窣作响,不忍下步。初秋的阳光最美了,光线穿过法国梧桐的叶片,在地面上铺满斑驳的光影,风一过,金色的光斑在地面上跳舞。那满地的落黄,那金秋的十月,那无限美丽的生活,让人油生几分感动。

“寒来千树薄,秋尽一身轻。”渐渐地,寒气脱尽了法国梧桐的每一片叶子,只剩已成金黄的小铃铛悬在那里。梧桐树已掉光了叶子,一条条光秃秃的枝桠,像无数张开的手指,齐齐地伸向天空,似是想去抓住什么。寒风带着时光,从那枝桠的指缝间流过,悄然无痕。没有叶的遮挡,天空也明亮了许多,有云匆匆而过,正好无事看闲云。这时,常常有鸟儿来访,在灰绿的枝干上跳来跳去,用喙敲击着树干,挑枯败断裂的小树枝,衔回去做窝。隔着几米的远近,它忙乎一阵,会歪着小脑袋看看你在干什么,从容、欢快,小孩子一样,一点也不怕人。而我则可以细细留心它轻盈的仪态、欣赏它光亮的羽毛和大小不同的劳动成果,彼此相安……

秋季是梧桐叶子飘落的时节,也是梧桐最有诗意的日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家院子里是种梧桐的;“梧桐更兼细雨”,李易安家也种了;“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晏殊家应该也种了。有了这些词人的笔墨,梧桐又多了一股幽怨的况味,婉约得让人心疼。在这一刻,我仿佛穿越千年光阴和古人心意相通了。我不再是庸常的那个我,我在感受生命的律动,在品味文学的盛宴。

“秋风起,吹落叶如雨,点点滴滴催人离。”秋雨一场场来临,把梧桐的叶子洗得干净,看着雨点打在叶片上,声声入耳,如蹩脚的打击乐队,敲打着杂乱无章的乐曲,雨水在宽大的叶片上停留,蓄集成一个小水窝,因为梧桐的叶子很大,再后来,叶子终于不堪重负,开一个小沟渠,水就从那里流下去了,下面枝上的小麻雀正在叶子的间隙中躲藏,上面的小瀑布刚好打在它的脑袋上,它慌忙扑打翅膀飞到另一片叶子上去。 

几场秋雨过后,梧桐开始大量落叶了。路边的小径上成了落叶的海洋,还有草坪和水泥路面,全是落叶的天地。在秋季梧桐树还会结果实的,它的果实有点像荔枝,最初好眼馋,总是想若是荔枝该有多好,一颗颗圆圆的小球挂在树上,迎风摇摆,像一串串风铃,奏出秋的华美乐章。后来我解剖了一个果实,里边全是像草样的东西,哪有什么果啊,失望地一点点撕开,随风而去了。

雨后的残秋,路边的美媚穿着高筒靴露出一截秀美小腿,任高跟鞋打在水泥路面上,发出清脆的足音,路边的雨水汇成了小溪,飘浮着枯黄的梧桐叶子,脚下也踩着,倏忽,看见一片美丽的叶子,拾起来,打量一番,收藏进书里,这一个秋天的美丽就在心里了…… 

冬季来了,梧桐已经落尽了叶子,挺着高大的枝干直插蓝天,光秃秃的似乎在抗争什么,天空也明亮多了,因为没有了叶子遮光,梧桐树后的两边的路灯显得明亮而柔和,暖暖的照亮我的心,走在路上,间或望一眼那高高的的路灯,便有一种温馨在心头滟滟地漾开了……

即使是冬天,当铅华洗尽,当繁华已逝,它依然拥有着令人敬畏的孤傲与倔强。它看起来孤独而疲惫,像一个衰弱的老人。但我知道,在这树的底下,在粗壮的根部,生命的脉动依然生生不息,为来年的芬芳积蓄着力量。就像一个人,不经过挫折和孤独,就不会有真正的成熟和深刻。

一棵树,无有春之美,不具夏之翠,且去冬之寒,秋自有其髓。无论在何种样的境遇下,都能活出一种美,展现一种尊严和高贵,这不能不让我心向往之。正如张爱玲所说,生命有它的图案,我们唯有临摹。但只要有现在就很好了,岁月静好,生命澄澈,带着一点禅意,带着一点淡淡地忧伤,穿行在彼此的生命里。(丁酉十月)


玩  梅


腊月临近,不日即是大寒。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所谓寒气之逆极也。

午后清闲,焚香默坐,听曲莳花。院子里的木樨竟然还绽放着,尽管些许稀疏;“九头狮子”茶花却是红彤彤的,开得热烈绚烂。这个时节应是腊梅花坼,水仙负水,新旧岁更之时了。

喜欢“花坼”一词,宋人有诗:“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雪白的梅花盛开在寒风中如白雪堆山,想是极美。去岁腊月携友至梅关古驿道,带着十足踏雪寻梅的雅兴,却是三分扫兴而归,毕竟南方是极少梅雪争艳的景色。香雪海,大概只是南方文人的意淫罢了。

古人赏梅,有宋人的《梅品》与《梅谱》,是梅文化的两朵奇葩。张功普的《梅品》有二十六宜:“ 淡阴,晓日,薄雪,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上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篸戴。”如是,也只能日后有闲品梅时,唤上同好者,效仿之。

袁中郎的《瓶史》有云:“梅花以迎春、瑞香、山茶为婢,海棠以苹婆、林檎、丁香为婢,牡丹以玫瑰、蔷薇、木香为婢,芍药以罂粟、蜀葵为婢,石榴以紫薇、大红、千叶、木槿为婢,莲花以山矾、玉簪为婢,木樨以芙蓉为婢。菊以黄白山茶、秋海棠为婢,蜡梅以水仙为婢。诸婢姿态,各盛一时,浓澹雅俗,亦有品评。”品花还是值得讲究的,怡情养性,使人心身愉悦。

待院子里的腊梅开了,折上一枝插在陶罐里,再配上清冽的白茶花。闻香赏梅,最宜读陶诗,五柳先生的文字朴素精致,淡得奢侈。倘若此刻能喝上梅花茶将更美了,会是奢华的享受,一个下午亦就如此打发了。中年是下午茶,大概董桥先生描述的生活就是如是:平淡,闲雅,自然。

梅花茶难得,只好翻翻清人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梅花点茶者,梅将开时,摘半开之花,带蒂置于瓶,每重一两,用炒盐一两洒之,勿用手触,必以厚纸数重密封之,置阴处。次年取时,先置蜜于盏,然后取茶二三朵,沸水泡之,花头自开而香美。”

玩梅,完美!(丁酉腊月)


玉石仙岩记

南埜城北,玉石仙岩,山色雄奇灵秀,水势清旷绵延。远黛轻烟,晴波粼粼,畅游其间,遗世而忘尘,履俗而无垢,清风徐来,飘飘似羽化,落落如谪仙。

沿桃川泛舟而下,清流碧水如镜,绿峦夹岸纷沓,人行画中,山水于斯大美矣。时天朗云歇,双峰平地兀立,山岩奇皎如玉,故名玉石仙岩。山间岩洞纵横,洞顶有一圆缺,状如玉镜高悬,美其名曰“玉虚洞”。洞中有龙井,其深不可测。喀斯特地貌,岩中溶隙奇观大千。石钟石乳、石笋石柱,千姿百态,如花鸟虫鱼,似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玲珑幽美。王文成公赞之“洞壑天成,优称胜景。”于是筑室结庐,名曰“阳明洞天”。手谈坐忘,终日虚对。悟道长啸:“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历代文人墨毫,联袂和韵,镌刻立志。下笔龙蛇盘云,形神兼备;势态气宇轩昂,庄重肃穆,堪为南赣刻石宝库。循路登高,巉岩壁立,木石萧落,峰顶有凉亭静坐,清风拂面。遂叹葛仙之辈,非必有根器而能自忘,实以物忘耳。若我辈者,混迹闾阎,庐居烟火,踏红尘之沤沫,迎市廛之雌风,何恃而忘者?盖览奇俗绝秀之山水,则古今皆如是也。

至若春和日丽,风花飘香,云间树色千朵满;水石流冷,洞中泉声百丈飞。烟波宛转,碧同一径晴烟润;山色霏微,绿涌千峰宿雨收。峰如屏,水如镜,舟如叶,城廓村落美如画;洞有泉,崖有云,松有涛,花鸟林壑皆有情。迤岭光腾,红日云海;桃江春涨,绿满龙洲。登临玉岩,把酒临风,绕四面云山,览千家烟树。极苍茫,旧迹遗台万古同;容笑傲,青天明月思古贤。

夕阳垂峰,半江瑟瑟;朗月焕绮,灯火星疏。游人朝出而暮归,览客家千年之古风,享南埜山水之佳色,晦明变幻之间,涤荡清心,心境自澄矣。

人生须臾间,寄之与蜉蝣,渺之如沧海,枉羡山水之无尽,空哀此生之苦短。东坡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诚然是也!■ 丁酉桂月)


天龙山赋


南埜之北,天赐佳境。林寺一山,钟灵毓秀。东眺九连山麓,磅礴浩瀚。西临仙女水陂,泱泱千亩。北望龙头雪浪,峰峦雾腾。林海苍苍,云雾渺渺,秀色独拥,风景万千。

山清水秀,四季景胜。卧龙岩绿韵争喧,龙泉亭蝶舞翩翩。秀岭层叠,风动龟雄踞山崖。藤萝缠绕,莲花群峰守千载。山路绵绵,观音阁静守日月弥合。芳草悠悠,豆腐岩相伴斗转星移。曲径通幽,烟霞深处隐古寺。祥生瑞气,佛乐袅袅正觉堂。林峰夕照,晚霞衔山。更有云海叠障,飞龙在天。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历史人文,源远流长。万历曾懋达创建莲花寺,历代高僧在此修炼,弘法济世,造福众生。山间香火鼎盛,梵诵经声。晨钟暮鼓,沐佛光法雨。广度众生,佑凡间生灵。香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历数百年。大儒王阳明留下千古佳句:“天龙山峰插云霄,桃江曲折环山绕,四季不凋青春色,人杰地灵出英豪”。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天龙山寺历经风雨,荣辱兴替,几近没落。今逢盛世,世和景泰。灵山融情,百业俱兴。佛历2551年,登禧大和尚应请住持天龙山寺,广结善缘,乃扩修天龙寺,祈福黎民众生,佛泽惠及深远。故此登高以赋,成文以记。丙申立秋



主办:江西省龙南县作家协会

撰稿:曾禹 | 编辑:钟伟

 审稿:凌利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