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文学是音乐的一面镜子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2-02

前几天我在读村上春树的小说,发现我被书里一个Y姓氏的男主人公莫名地深深吸引。随着不断“深陷”,我发现Y男士的形象越发栩栩如生地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个Y男士就是我生活中某个人的缩影,但是我无法具体指出到底这个人是谁。这种焦灼想寻求答案的感觉一直持续到看完这本书,而日后我仿佛看见Y却又触摸不到,像一个假装自己尽是影子的影子在逗我,如影随形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那个Y男士就是我啊!我惊喜又激动地迅速抱起小说马上再读一遍,天啊,这就像一面镜子直射我的灵魂,我很高兴地看到另一个我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着,而他并不知道在另一个三维世界里有一个我正在暗中观察。

我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有一天突然遇上一个陌生的、另一个我——跟我自己聊天、慢慢认识自己,还能对自己有所判断,跟自己争辩,有时甚至会嫌弃自己的某些做法,而最终慢慢理解自己,最后还会欣赏地慢慢喜欢上(或爱上)自己——会怎样?在没有自我意识的束缚下,我会通过这个“陪衬”更多地了解自己,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对照改善自己。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我是独一无二的),但它可以发生在文学世界里,就像发生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一样。进一步推敲,我发现Y男士给我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让我从更多角度去了解和探索自己,而另一方面,文学又给探索和学习音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实际上,纵观人类所有创造性的艺术,文学和音乐是最相通相似的两者,文学就像音乐的一面镜子,而且不受任何技巧、乐器或者和声的限制。

“进入”创造者的世界
首先,当我们打开一部文学作品比如小说、散文或者诗歌的时候,很像我们翻开一首音乐作品。我们从头浏览到中间,最后到结尾。在一个不间断的时间段内,读者或听众会被创造者的意识流所俘虏。而我认为,这种“进入”创造者世界的行为是要完成一场引人入胜的音乐演奏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要素,而不幸的是,这也恰恰是如今多数学生最缺失的部分。

其原因不胜枚举:比如过分在意精雕细刻音乐中的每一个细节而忽略了音乐本质的意义、一个为生存而存在的比赛体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更新迭代太快以至于新的东西还没研究透下一个新的东西又出现了。但不管怎么样,这种缺乏思维的涌动在阅读文学作品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与音乐相比,词汇之间是相对明确的,它自然与读者不断地沟通,在内心世界中与我们自己对话,交织、“繁衍”一个独特、短暂的后代。谁越适应作者与读者产生的创作思绪,谁的音乐演奏就能越出彩。

用文学技巧理解音乐发展
进一步说,截然不同的文学时期和文学风格本身就是一部极富真实性和多样性、具有启发性的教科书。掌握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有困难?你可以去读一下杰弗雷·乔叟。听不懂普罗科菲耶夫的《瞬间幻影》?那就去读一下普鲁斯特(此刻读过普鲁斯特的朋友们肯定对于“读一下”这三个字大“哈”一声)。文学是个无止境的海洋,在伟大的文学作品中遨游得越多会让自己变得越“滋润”和让自己的艺术造诣走得更长远。除了风格的掌握以外,我们还可以研究文学中的其他要素(背景、人物、视觉、剧情和主题),并且可以将这些技巧运用在对音乐发展的理解中。在我自己的音乐教学中,我经常问学生:“这音乐在哪里发生的?”“这里都有哪些角色?”“现在是谁在说故事?”“这段音乐在发生什么?”“这些音乐都代表什么?”根据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文学元素会在不同层次上有着不同的意义。比如舒曼的《狂欢节》几乎完全是根据人物来发展的,而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更着重于主题和视觉,理解创作背景对于肖邦的《马祖卡》来说至关重要。我想大家甚至可以在文学元素和音乐元素之间(节奏、旋律、和声和曲式等)找到更多的直接关联,但你们还是自己补充吧,因为我今天并不想在这里写论文。另外,剧情是研究音乐关系的一个特别有趣的元素。当我在阅读的时候我非常关注作者是怎样构建和编排所有戏剧进展的。他是海顿奏鸣曲一样用传统的方式编排呈示部、发展部和解决部呢,还是像李斯特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那样在形式上标新立异?他是怎么权衡剧情的发展和细节的描绘的?他是像德彪西的前奏曲一样把细节看得比剧情发展更重要吗?他会像斯克里亚宾那样异想天开吗?我可以继续举例,但我想你们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

演奏与阅读的主动性
最后,我想说一下演奏者学习音乐和单纯只是作为听众听音乐的区别。后者相对比较被动。这就像看书与看电影、听广播之间的区别一样。虽然有些人可能认为演奏音乐作品更像是舞台上的表演,但关于表演的技巧和音乐的演奏这个话题让我们改天再讨论。当然看书比学一首音乐作品简单多了,所以快去文学海洋里遨游吧,说不定你其实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呢?

                         文 | 孙鹏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