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推手到底有何作用?揭秘这个一直很神秘的传统武术招数

 觅书时代 2019-02-02

谈到传统武术,几乎不了解武术的人基本上马上想到的就是太极拳。确实太极拳也是传统武术之中比较出名的一个功夫。然而随着太极拳的习练者越来越多,也给传统武术带来了许多负担和非议。

传统武术作为古代搏杀的技艺,传承到今天一路走来也实属不易。古代的武术其实分为武功方面和术士方面,武功方面就是大家常见的太极拳、八极拳或是形意拳。而术士的功夫方面就更多是气血的调养、呼吸的调整等等。而现在的太极拳习练者也几乎忘了自己属于武功,反而又一次的舍本求末,把一个属于武术的功夫练成了休养身体的气功。

许多习练太极拳的爱好者们其实也并非是在练习真正的传统武术,而是把之前国家推行的一套健身体操,二十四式的太极拳健身操追着不放,更有甚者拿着这套健身体操说自己是太极拳的传承人、习练者。

一套健身操是完全没有办法去实战和格斗的,软绵绵、松垮垮的动作也并不是太极拳真正的样子,不管是陈氏太极拳还是杨氏太极拳,只要没了传统武术本来的样子,都不算是正宗传承。

而多数太极体操的习练者,几乎就靠着一套24式和推手习练365日。在过去任何拳法都有自己的基本功夫,太极拳也一样,而太极拳的基本功夫也并不是太极推手,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臆想。

许多人也非常质疑太极拳的推手到底有没有用,笔者也确实看到不同的人对于太极推手都有非常不同的见解。记得笔者曾经看到有人说太极拳的推手能够一下甩飞对手,这样的说法也未免太过可笑。

太极拳的基本功其实并不是推手,而是马步功夫和抖大杆,太极拳之中常常谈到的缠丝劲和松沉也是通过抖大杆而来的,而松沉的意义是全身更协调的发力,并不是很迷幻的臆想的特殊发力方式。当然在武术之中的发力也更强调对于龙骨的使用,并不同于西方格斗术。

推手的真正作用其实体现于太极擒拿之中,在擒拿之中其实也包含了抱摔抓打的综合技术,太极擒拿比起保定摔跤来说,也更加强调掌握自己重心的同时能够摸清楚对手的重心,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谁能掌握重心,谁就能够把对方摔倒。推手正是师傅为了教授徒弟而喂招的一个方式,而这个徒弟也必须是要有根基的徒弟。

三年以上的马步经验,从2米的枪杆到三四五米的白蜡杆,这都是任何一个习武人必须经过的过程。而目前太极拳之中的怪象就是这批太极拳习练者并不会扎马步,也不会抖杆,脚下无根基的情况下还互相练习推手根本就无法锻炼到任何东西。不去下狠心练习马步,不去吃苦,不去把肌肉的力量锻炼出来,不去锻炼龙骨的力量,没有稳固的下盘的情况下,去练推手或是云手都是白费气力。如果为了怕吃苦,忘掉先辈传承的太极拳,从而自己发明新的太极拳,发明一种不费力不辛苦的太极拳,也确实会让人难以评价。太极拳之中的推手其实也并非独门功夫,只是近些年来某些太极拳的习练者总是不停的拿着推手当做挡箭牌,从而导致太极拳招黑,传统武术被人误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