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初科学心理测验诞生以来,国际教育评价经历了测量、描述、判断和构建四个发展阶段,使得评价模式从科学取向的数字化测量发展至多元取向的综合评价,教育质量评价内容则从过去只评价学生个体的学业成绩到今天不仅注重评估学生个体的成绩及影响学习的相关因素,而且还强调从学生、教师和学校各个层面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不仅重视国家内的质量评估,而且还注重国家间的比较评价,从而使国际和国家的教育质量监测成为21世纪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 我国自本世纪开始不仅参与国际教育质量监测活动,而且国家于2007年正式建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并在全国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各省市也相继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并围绕质量监测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既关注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估,又强调对学习相关因素的测评。本研究始于2007年,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评研究,现将近十年的研究果成呈现给从事教育质量监测的工作者、心理与教育的研究者、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与其切身相关的学生,旨在为教育决策、自我了解、个体差异比较、教育筛查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测评工具。本书主要为中小学生学习行为测评工具的研发,其中包含有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满意度、学习适应性、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学习偏好、自信、自控能力十一种测评研究和工具,一种学习行为综合测评工具和一种学习行为问题检核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