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 Commun:肠道菌群可阻止急性砷中毒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2-03

本文来自生物谷,原文链接: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32490.html。

砷中毒影响着大约2亿人,这些人通过喝受到砷污染的饮用水摄入它。过去的研究表明,环境中的细菌能够通过生物化学的手段将土壤或岩石中天然存在的砷转化为毒性较低或较强的砷形式。但是,人们并不清楚在砷被人体摄入之后人体肠道中的哪些细菌如何处理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肠道中的细菌在抵御砷中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gut microbiome is required for full protection against acute arsenic toxicity in mouse models”。论文通讯作者为蒙大拿州立大学的Seth Walk。论文第一作者为蒙大拿州立大学的Michael Coryell。

图片来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s41467-018-07803-9。

这些研究人员使用实验室小鼠作为实验对照来找出个人所在的环境、饮食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发现抗生素破坏肠道微生物组,从而允许更多的砷在组织中堆积而不是从体内排泄走。

Coryell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这是因为它表明即便肠道中存在一些微生物活动,但这些小鼠在清除砷方面表现不佳,并且很可能将更多的砷摄入到它们的体内,并在它们的组织中堆积更多的砷。”

Coryell说,没有任何微生物存在下饲养的小鼠也受到类似的影响。但是当将来自人体肠道微生物组的微生物移植到这些无菌小鼠中时,它们具有保护作用。

Walk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因为我们能够研究无菌小鼠并且移植我们想要研究的来自人体肠道微生物组的微生物。我们发现依赖于这些无菌小鼠获得哪些微生物,它们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

Walk说,这些结果表明,某些人的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比其他人更具有保护性,并且这可能解答了一个问题,即在使用相同的受到砷污染的水源的情形下,为什么一些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患上疾病,而其他人却没有。

参考资料:

Michael Coryell et al, The gut microbiome is required for full protection against acute arsenic toxicity in mouse mode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DOI: 10.1038/s41467-018-07803-9.


我们的“测序猫--肠菌康8群“已经到达280人,如果您对肠道微生态感兴趣的话,可以加入我们,加入的方法: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我(微信NGStech)为好友之后,我把你拉到群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