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也陷入社交网络忧郁症了吗?

 真友书屋 2019-02-03

新年伊始,NHK制作了一档《平成网络史》的纪录片,从「Windows95」的发售开始,到「テキストサイト」(文字网站)、「2ちゃんねる」(2ch)、以及「写メール」(图片短信)「フェイクニュース」(假新闻)的出现,演播室还邀请了在活跃于日本互联网的人物,一边回顾当时的影像,一边解读日本的互联网历史。


在前篇中,我们介绍了日本互联网发展初期的历史,人们对互联网的狂热,对网络新事物的追捧,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的流行,日本互联网文化又有怎样的变化?今天将为大家进行介绍。



回顾前篇?? 你第一次「网上冲浪」是什么时候?



关键词 1

 emoji(颜文字)


1999年,在iPhone登陆日本的9年前,世界最初的移动网络服务在日本诞生,由NTT docomo提供的移动网络服务「i-mode」,让人们实现用手机上网。



i-mode 的开发者夏野刚说,

「由于电脑的价格昂贵,windows 系统设定的复杂,为手机开发上网服务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



2005年左右,日本手机端的上网用户首次反超了电脑端用户。



关于利用翻盖手机,也有好多让人记忆犹新的故事,

比如将喜欢的人设定特别的来电铃声,在电池后盖里偷偷放上喜欢的人的照片等。



而在日本也率先诞生了图片短信(写メール)的服务。



除此之外,现在已经成为大家使用习惯的颜文字,也率先在日本诞生。

i-mode 在开始提供手机上网服务时,就提供了176种「绘文字」(emoji,日文中的读音与颜文字相同)。



i-mode 绘文字的开发者是栗田穣崇,他根据bp机中的心形绘文字,开发了i-mode 最初的176种绘文字。



由于日本人对交流中表达感情的重视,最初在bp机中的心型文字非常流行,
栗田穣崇在最初开发的绘文字中,也首先将心型绘文字做了变形。



由于颜文字对现代人交流方式的贡献,201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将栗田穣崇设计的最初的颜文字纳入了展览。



这成为日本的技术,影响世界的一个代表。随后这种东亚汉字文化圈的交流文化,逐渐进化,知道出现了可以动的表情等。


平成年代手机历史

(有你用过的机型吗?)



关键词 2

 黑船袭 


在日本翻盖手机文化发展地如火如荼的时候,2008年,iPhone登陆日本,智能手机开始强势席卷全球。



「在手机上就能体验到和电脑相同的世界,感动。」

「惊了,没有说明书也能明白,太好用了。」



率先在日本贩卖iPhone的是softbank

在iPhone发售前两年,softbank社长孙正义曾经拜访过乔布斯,想他讲述了将当时大热的音乐播放器iPod与手机结合的想法,没想到乔布斯早已有了iPhone的计划,于是两人一拍即合,softbank也率先得到了iPhone在日本的首发权。



为了售卖iPhone,2016年孙正义买下了通信公司日本Vodafone

Google也开发了安卓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开始迅速占领市场。



2014年,日本持有智能手机的人数首次超过翻盖手机。



2016年,i-mode停止了服务,对此「i-mode之父」夏野刚感慨道:

「其实不是iPhone的出现驱逐了i-mode,而是iPhone实现了i-mode想要实现的东西。」



「电子邮件、APP、音乐下载,都在日本的翻盖手机上实现过,但iPhone将我们思考的原型实现了。」



关于iPhone的出现带来的创新,节目嘉宾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其一是,将电话、音乐、上网、GPS等各种机能融为一体,让智能手机成为了万能的工具。



其二是,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大量生产,带来了技术成本的降低,从而推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的大众化的革命。



节目中还提到,在日本在iPhone出现之前,已经诞生过拥有部分智能手机功能的手机。



智能手机的技术其实并不新鲜,但在对技术的运用方面,堀江贵文认为:

「即便有了这些技术,如果没有iPhone,在日本也绝对诞生不了iPhone,技术本位主义的眼中,开发者是站在拥有了某种先端技术而去开发产品的思维,而非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能为他们带来什么。」




关键词 3

 NOW(なう)


在iPhone出现之前,社交网络(SNS)黎明期的社交网站mixi诞生了。

用回答问题也自我介绍的前略profile、个人空间等,形成了最初的社交网络。



mixi的创始人笠原健治开发了共同兴趣者的在线交流功能、以及访问足迹等功能,增加了用户的交流感。在上线2年后,注册用户超过了300万人。



当时甚至出现了mixi网友的线下见面现象,也促成了不少姻缘。



2008年左右,新的社交网络开始出现。Facebook、twitter、iPhone、智能手机一起袭来,mixi迅速成为了古旧的代名词。



在推特上的简短的文字发言,成为社交媒体的新语法。


现在(Now)在满员的电车里。


起晚了,不过现在(Now)在学校!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时,代替通信工具,很多人都通过推特向家人朋友报平安。



当时,也有很多知名人士通过推特发布关于受灾地的信息。

记者津田大介开始在推特上做东京电力公司采访的文字直播(tsudaる)。



「相信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平常用来消遣的道具,也能成为及时传达个人情报的工具。」


当时推特有一天投稿2400条以下的限制,超过限制就会被当作机器人(bot),被暂停账号的使用。


关键词 4

 屋岛作战(ヤシマ作戦)



东日本大地震后,东京电力公司发布了由于电力不足,可能造成大规模停电可能的通知。



「节电」一时间成为了日本上下的热议话题。

当时推特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话题——「屋岛作战」




「屋岛作战」是在在1995年的经典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中,为了集中能源,击败使徒,而实施在全日本停电的计划。




「『18点开始屋岛作战!』用这样的口号代替『请求大家节电!』一半的日本人应该都会马上响应吧。」


推特上关于屋岛作战的话题不断扩散开来,响应节电。



将屋岛作战的话题扩散开来的源头,就是这个叫作「特务机关NERV」的推特账号。借用《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登场的组织,在推特上不断发布关于节电的信息。



这一账号的发起者石森大贵,当时还是一个大学生。由于家乡也是受灾地,他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发起了这一运动。



随后,街头商家也开始张贴海报等,以「屋岛作战」为代号的节电行动,逐渐发展成社会运动。



在SNS上也出现了#PrayforJapan的应援话题,



在日本各大IT企业就职的工程师们也发起了「Hack for Japan」的运动,集结各方力量,开发各种支援灾区的技术。



另外,网络通信APP「LINE」也是在灾后兴起的。



LINE的已读功能,其实是为了人身安全确认开发的。



当年,桝田淳率领LINE团队,在1个半月之内开发出针对iPhone系统、安卓系统等的APP。

「这也是在时代背景的推动下,为了民众的需求,而做出的决断。」



不知不觉中,社交网络已经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将网络与人们的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比起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参与与体验。」


关键词 5

 炎上


当然,社交网络也其「黑暗」的一面。

所谓「炎上」,就是由于自身行为,被网民声讨,不管是发言不当、还是行为超出常理,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知名人士,都有可能成为「炎上」的目标。



除此之外,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加,每天在SNS上看到他人的现充投稿,由羡慕嫉妒恨,引发社交网络忧郁症(SNS鬱)的人也不在少数。



关键词 6

 FAKE 


2016年的熊本地震后,推特上一则「动物园的狮子被放出来了」的消息被大量转发。



事后证明,这则消息是假消息。但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的增加,消息的真假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专门利用社交网络散布假消息谋取利益的人也增多了。



同时也有数据显示,谎言越大,其散播的范围越广。

但互联网上的假消息,很难100%地识别。节目也友情提醒大家,比把互联网上的一切都当真,所有信息都有作假的可能,对于信息也需要用各种判断的角度来衡量。



关键词 7

 魔贯光沙炮(マカンコウサッポウ)



在东京获得2020奥运会主办权的2013年,一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一群女高中生模仿日本动漫中的魔法魔贯光沙炮(マカンコウサッポウ)的照片,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来模仿的热潮,不断有新的模仿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上。



个人利用社交网络,用照片或是视频进行各种创意的展现,随着推特、YouTube等世界范围内的社交平台的普及,日本网民们也进入了「一亿总创造者社会」。



随着pico太郎、hikakin等通过视频投稿走红的网红的出现,网络创作者也逐渐职业化。Yotuber甚至成为了很多十几岁的学生向往的职业。



在网络上的走红,转化为现实收益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互联网发展加速的现在,互联网连接着我们的现在,作为数字世界的住民未来的互联网历史,也将由我们塑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