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方便,我们把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如个体诊所、门诊、公办民营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称为基层诊所。 基层诊所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际遇: 1、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包括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 2、国家鼓励中医诊所,改前置审批制为备案制,为中医诊所、专科及综合门诊开绿灯, 3、各地鼓励连锁诊所发展,成都颁布国内第一张连锁诊所牌照, 4、产业资本与风险资本纷纷进入基层医疗领域,融资不断创新高, 5、两票制和公立医院的合规营销,促使药械上游企业、商业企业和医药自然人纷纷转型或转战基层医疗市场,资金、人才和理念都纷涌而至。 基层诊所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是周围同类医疗机构的竞争,还包括公立医院的竞争,比如一级公立医疗机构拥有一定的政策优势,但技术上没有明显优势,竞争不足为虑,但二甲以上公立医院纷纷跑马圈地(分级诊疗、医联体),携技术优势、药品零差价优势、医保农合报销优势,将会对社会办基层诊所造成极大的竞争压力。 基层诊所经营者同时还面临以下十大方面的困惑: 1、为什么有的医生技术非常好,但门诊却冷冷清清? 2、为什么很多医生技术不咋地,甚至不如我们,但是门诊量做得比我们多? 3、为什么我们明明是为患者好,患者却不听话不信任我们? 4、为什么患者总觉得我们开的药贵? 5、为什么患者在我们这里治疗有效果了却又到别的地方去治? 6、为什么我都治好他的病了,却没有帮我转介绍一个病人过来? 7、为什么门诊开了三五年了名气还传不出去? 8、为什么别人的诊所招人那么容易,并且是人才,而我却常年招不到医生? 9、我也想做大做强做成连锁,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发展? 10、现在都讲+互联网,到底该怎么触网? 社会办基层诊所的特点体现在: 1、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解决社区居民的40-50种常见病、多发病, 2、高度市场化,因为无法获得政策补贴,甚至没有医保定点,只有靠医技医术,靠口碑靠服务,才能生存发展, 3、商业属性远高于公益属性,盈利放在第一位,如何提高效益,始终是主要矛盾, 4、医疗事故风险大,一旦发生,辛辛苦苦好几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5、整体“小乱差”的形象,医技医术薄弱,检查设备缺乏,医疗服务特色不明显,病患信任度低,用户黏性弱等。 基层诊所从业的医生学历,呈橄榄球形状分布,中间大部分是卫校毕业,两端占比较少,一部分是专科以上毕业,一部分是赤脚医生。 因为这种特征,基层诊所医生需要系统、长期的学术培训和再教育,也因为人才匮乏,短时间内改变患者的认知,改变整体就诊格局,都是非常困难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随着消费升级,大量资本的涌入,夫妻店为主体,管理型门诊为辅的业态结构,逐步诞生出一些连锁诊所,如西安强森、云南新康医疗、成都吕医生诊所等,如同药店连锁发展一样,基层诊所向连锁业态的演变,是必然趋势。 |
|
来自: 翳4h1bi0lgo4e8 > 《诊所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