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明文:优秀的摄影家一定是优秀的思想家

 如水之心境 2019-02-03

《海峡摄影》杂志记者潘佳琪女士,对策展人叶明文进行了关于策展、纪实摄影等问题的专访,并刊登在2019年1月份的杂志上,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潘佳琪:在2018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您是生活馆的策展人,而该馆是对纪实作品的一种展示。请问,您是对纪实作品情有独钟吗?


叶明文:在我所有策划的展览里,纪实占比多一些。从过去、现在到未来,我相信纪实摄影都是主流。现如今的当代摄影,大部分也是纪实,只是在表达形式和内容取向上和传统有了区别,这是摄影的进步,它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经验上的观看,总会有个性的摄影师不断创造更好的观看方式,挖掘具有当代性的题材。社会变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摄影媒介自然会随之变化,但摄影的本质从未动摇,在表达方式上不再强调纪实、艺术或观念的划分。策展人需要具备宽广的视野去接纳影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策展去引领影像的变革。


    叶明文策展 2018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生活馆主题展《正确打开方式》




潘佳琪:您认为从事纪实摄影的摄影人应当具备哪些素养?

 

叶明文:纪实摄影首先是通过照片来理解人、社会和自然,相比其他媒介,摄影具有更接近真实样貌的特质;其次是观察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或变化,也就是常说的“发现”;但是在理解性和观察性背后隐喻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性。何为思想性,是指摄影师用影像传递艺术家的态度、判断和哲学思考,反馈那些积极或消极的社会现象、文化特征、意识潮流。摄影师会采用批判的方式来体现态度和立场,但批判不等于批评,而是更深层次的洞见,提出个人的见解,因此,我认为优秀的摄影家一定是优秀的思想家。

 




潘佳琪:国内的纪实摄影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已崭露新的线索,很有可能在文献摄影上激起浪花,在您看来,如何从纪实摄影中剥离出文献摄影?

 

叶明文:从摄影史来看,纪实摄影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摄影师们各显神通,比如街拍、自拍、摆拍、报道、长期跟踪、专项调查、景观、批判、观念等多种方式并行。但无论怎样,观众总是想看到过去没有的内容,策展人也希望找到亮点。

 

在寻找新的突破点时,文献摄影就显露出来了,因为太多摄影师切入当代议题,让具有文献性的历史文化题材反而变得稀有。中国的历史长度和地理空间都拥有足够多的题材让人去拍摄,所有的摄影分类中文献摄影具有最强的传承性。

 

比如我们研究百年前的中国,甚至是1949年后的中国,光靠文字资料的描述很难获得鲜活的印象,有些只能从外国的摄影作品中寻找。文献摄影不单是老照片,它应该是系统性的再现阶段历史、重大事件、特殊地理样貌和变化、文化特征、族群演变以及古代历史和家族历史等。文献摄影也是当代摄影的一种方式。

 

文献影像的获得可以由策展人或编辑从大量摄影师的个案作品中整理归档,也可以是摄影师独立拍摄完成。我过去策展的《人民公社》、《大运河》、《中国物件》、《西安档案》都是比较典型的文献类摄影。当然最近的比如《国家相册》、《京张铁路》也是典型的文献摄影的归纳。再比如《绿皮火车》现在看来是纪实,过几十年后,它就是很珍贵的关于绿皮火车的文献影像。文献摄影师无外乎是能看到当下的历史,或者以历史为线索进行的纪实。


 


叶明文策展,方小马《人民公社》文献摄影展,2017,平遥



潘佳琪:在国际展上,国外摄影师的简介描述着重于该摄影师的研究领域,而对中国的摄影师介绍则侧重于会员级别、奖项、头衔。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叶明文:我觉得摄影师应当忘记荣誉,以内在的驱动力发起对某个事物的研究和兴趣,然后拍摄,将摄影作为研究对象的副产品,这就形成了有深度、有趣味的照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驱动力是对某个事物的研究和兴趣,而不是外在的标签。说得具体一些,就是用摄影来表达或追问一切事物,如果缺乏这种精神的话,还能如何获得好作品呢?所以看到摄影师的简历中描述其正在进行某项研究和探索,我是为之叫好的,摄影永远是在表现拍摄本身以外的事与物,所谓“功夫在诗外”,然而这个广为人知的常识真正践行的人并不多,也只有在那些真正理解摄影的摄影师作品中才能看到。 




潘佳琪:是什么契机让您涉足策展工作的?

 

叶明文:8年前,我开始做中国大学生现代摄影大赛的策划和评选工作,赛后组委会将作品印制成册,但我总觉得传播受限,于是就萌发了在各地高校做摄影讲座和巡展的事宜。这是一开始的策划,也仅是挑选比较好的作品陈列出来,没有一个贯穿全局的主题。从那次起,我就意识到摄影不应只限于好友之间的交流、互相赞美,好作品必须要印在书上,挂在墙上,接受更多人的思考。

 

之后,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摄影的内涵和表达,慢慢地,开始对整体展览的方案思路越来越清晰,不知不觉中,朋友们有好的专题就会请我来策展。我想策展这件事情,是需要不断地打磨许多的细节才能看到最终的样子,它的乐趣,在于一种期待。




叶明文策展, 《继往开来》中国文化和历史CCH摄影展 第二回,2016,平遥



 


潘佳琪:在我的认知里,策展是一种用摄影师的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如果是在群展中,每一幅作品来自不同的摄影师,您会如何协调作品间的观看顺序?

 

叶明文:群展情况有二种,每位摄影师只有一幅作品和一个专题的区别。前者,我选择具有共同指向的内容,或者是相近的形式,在作品间会通过某种联系来组合,从而形成观看;后者,我会寻找摄影师的作品是否在某个主题阐述上存在互补和一致性,通过空间的分割让观看更加有序。后者的展场一般会更大,需要整体的展览气场,也需要给每位摄影师营造独立的展览气场,展览气场的建立让展览更有吸引力,这是能留得住观众脚步的核心。



 

叶明文策展, 《中国物件》周伟摄影展 ,2016,上海 M50艺术区



 七


潘佳琪:拍摄与观看像是影像的两个双胞胎小孩,在二者的关系上,您是怎么做连接的?

 

叶明文:我经常开玩笑说,拍得好不如选得好,选得好不如展得好,展得好不如“某某”好。展览是从选择哪些照片来表述到观看的一个过程,从近年来的展览来看,部分摄影展的问题出在了作品数量过多和尺寸大小不匹配上。

 

很多摄影师舍不得作品,在展览中放了太多的照片,比如原本有十张形式、内容不错的作品足以表达思想,但偏偏加进去几张可有可无的照片,把整体的形象都破坏了,就像一盆菜中有一只苍蝇,会把整盆菜都毁了,所以展览的选片宁少勿多。

 

展览的空间是决定性的,就空间来定作品的尺寸大小,不是说一定要多大才好,主要是得考虑观看者和作品的距离,得出一个相对舒适的尺寸,让观看舒服,作品大小比例和彼此间隔是展览显得高贵和平庸的关键要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