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到山海经的世界

 太乙ocwfrzeutj 2019-02-03
 
  图:《赤鱬和文瑶鱼》(纸本水墨,110×110公分)

  许英辉曾就读於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国家级的美术学院成立民间美术系是一件有趣的事,民间美术和学院艺术本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嫌,不曾想几年之后,这个系便一部分归入文化遗产保护,一部分进入现当代实验艺术,一古一今的飘忽去向,饶有趣味。

  “民间”的在野性相对於学院艺术有很大的距离,一为大俗、一为大雅,双方站在那裏相互打量。我想,也许那时候许英辉就开始在两者间穿梭,一边享用着大俗与大雅的饕餮盛宴,一边又倍受东方与西方水火交织的煎熬,一方面他惊叹於“民间美术”符号的多样和丰富性,另一方面他又保守於学院的严谨和系统。这让年轻高大而又壮实的他有时候感觉消化不良,一时间裏很有些恍惚,直至他看《山海经》后,恍然而悟:那些奇异的民间图腾符号或许是一副透视镜,可以让他看清古老东方文化之奇幻迷雾。人的想像力在童年时代最为旺盛。佛家的凤凰涅槃,都有重生之意,人们总想回到那个能神思万千的世界,《山海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就是中华文明童年时期对於万物的好奇、想像力和对本源的探索。“有斯大地而后有斯山川,有斯山川而后有斯草木,有斯草木而后有斯鸟兽生焉,黎庶居焉。”黎庶久居则神灵生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山海经的神灵就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符号。

  许英辉的艺术中,运用了很多这样的符号,我们称之为“民间美术”,这些“民间美术”符号来自上古,虽然一直在变化,却没有遗失,或许它们蒙着厚厚的灰尘,或许残破不全,只要我们用心,就能在四荒八野中找到它们。让许英辉担心的是,虽然这些符号用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但如果失去滋养它们的土壤,终将灰飞烟灭。他决定让自己和那些找到的符号,重新回到它们生长的乡村,重新去养育新的文化,有了它们,乾裂的田野,才能重新注入新的灵魂,生长新的生命,我们拭目以待他的本土艺术在乡村中再现。

(作者为树美术馆馆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