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楚人的祖先和始封地

 东夷人士99999 2019-02-03

楚人的祖先和始封地
(“祝融”让老闷想起了北欧神话中的雷神Thor)

 

对于楚人的祖先,史迁在《史记.楚世家》中是这样说的: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芈姓,楚其後也。昆吾氏,夏之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

 

其中三皇五帝时期的记载,历来纷乱无凭,不必细究。从《山海经》、《大戴礼记》以及近世出土楚简来看,最早可信的楚先祖人物是“老童”。《史记》所谓“卷章”乃是“老童”之误写。老童生“重黎”。考之《国语》、《山海经》和《世本》逸文,重、黎实为二人,但其职司均与用火有关,故可统称为“祝融”。祝融之后有“陆终”。郭沫若早就指出,陆终,乃祝融之别写也。

 

陆终生子六人。对此事,《大戴礼记.帝系》和《世本.帝系篇》均有详述。《世本.帝系篇》逸文曰:

 

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为郐人;其五曰晏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产付祖氏,付祖氏产熊穴,九世至于渠娄鲧。出于熊渠有三人:其孟之名为庸,为句袒王;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其季之名为疵,为就章王。昆吾者,卫是也;参胡者,韩是也;彭祖者,彭城是也;郐人者,郑是也;曹姓者,邾是也。季连者,楚是也。

 

此记载与《史记》大致相合。考之《国语.郑语》,则樊、惠连、篯铿、求言、晏安、季连分别为己、斟、彭、妘、曹、芈诸姓的先祖。

 

这里的关键是,楚之母系先祖竟然是鬼方人氏!

 

考察楚姓“芈”这个字。《说文》曰:“羋,羊鳴也。从羊,象聲气上出。”再看“芈”的小篆字形:

 

楚人的祖先和始封地

果然从“羊”。而其发音(“mi”),正如羊叫声。

于是,我们应该相信,楚人之母系先祖乃鬼方之牧羊人。

 

楚人的祖先和始封地
(《周易.既济》:“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对于鬼方之地望,众说纷纭,但大体在甘肃-陕西-山西这一线上。可以明确的是,春秋时代为晋所灭的上党赤狄六部均为隗姓。于是,鬼方早先的活动区域当距离上党不远,应该包括山西大部,或许还远至陕北、甘肃。鬼方多见于殷商卜辞,也见于《周易》、《竹书纪年》和《诗经》。武丁伐鬼方,三年才克之,可见,鬼方乃是晚商一主要不安定因素。武丁期卜辞也有“伐芈”记录—— 此“芈”或许就是鬼方,或许是其一支。“芈”未见于后世金文。

 

《竹书纪年》于帝辛、文王世记有名“密”之一族:

 

(帝辛)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有赤烏集于周社○密人侵阮。西伯帥師伐密。/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師。遂遷于程○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

 

“密”、“芈”音颇近。“密”人所侵之“阮”,可能即是“邧”。春秋时秦有“邧”邑,据说在今陕西澄城县境,地当北洛河下游。注意,北洛河上游和黄河对岸的河东地区乃是上古戎狄出没区域。《竹书纪年》曰:“(武乙)三十五年。周公季歷伐西落鬼戎”—— 此“西落”,可能即“西洛”,也就是北洛河。《诗经.大雅.皇矣》曰:“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此诗当是对于文王伐“密”(及“崇”)一事的记录。密人不但侵“阮”,还侵“共”。共,一般认为在今河南辉县,地当河内近太行之一隅。可见,当时“密”人的活动范围颇大。我们能否把“密”看做“鬼方”之一支呢?如果是,“密”、“芈”是否是一回事呢?

 

综合《国语》、《竹书纪年》和《史记》的记载,“密”国于西周共王四年为周所灭,密康公被杀。共王之前是穆王,穆王世有“帅楚子伐徐戎”的记载。穆王之前是昭王,昭王“伐楚”,“丧六师于汉”。似乎,“密”与“芈”(楚)无甚关联。


春秋时楚有“商密”。《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曰:“秋,秦、晉伐鄀。楚鬭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秦人過析,隈入而系輿人,以圍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書,偽與子儀、子邊盟者。商密人懼,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師。秦師囚申公子儀、息公子邊以歸。楚令尹子玉追秦師,弗及。”这里的“析”,得名自析水,位于今豫西南之淅川县。《水经注.卷二十》云:“析水又历其县东,王莽更名县为古亭也。而南流入丹水县,注于丹水,故丹水会均,有析口之称。丹水又东南,迳一故城南,名曰三户城。昔汉祖入关,王陵起兵丹水,以归汉祖,此城,疑陵所筑也。丹水又迳丹水县故城西南,县有密阳乡,古商密之地,昔楚申息之师所戍也,《春秋》之三户矣。”考察《水经注》之描述和下图可知,“商密”当位于今丹江口水库淅川主库区水下!

 

楚人的祖先和始封地

而这主库区水下,正是一众史学家们认为的楚国始封地“丹阳”。《史记.楚世家》曰:“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陽。”对于“丹阳”的地望,有当涂说、秭归说、枝江说、南漳说和淅川说等,其中的淅川说主张“丹阳”在丹、析之会。

 

1967年,丹江口水库建成蓄水,淹没了两大片膏土:在西,淹没了武当山脚下的湖北均县县城;在东,淹没了河南淅川县七个镇。1977年大旱之时,淅川县库区西岸的仓房镇发现了规模巨大的“淅川下寺古墓群”,其中的M2大墓由铭文确证为公元前六世纪楚康王时令尹子庚(王子午)之墓。楚康王的时代上距楚文王首迁郢(今荆州纪南城)时已有百年,而楚之显赫公族死后葬于淅川,是否意味着淅川乃是楚人之发源地?当然很有可能!

 

楚人的祖先和始封地

(王子午升鼎)

 

1989年又大旱,距离M2大墓400米远处发现了公元前七世纪的楚之箴尹克黄之墓—— 这一发现,排除了淅川是令尹子庚封地的可能性,而强化了淅川是楚人发源地的假说。

 

楚人的祖先和始封地
(克黄升鼎)

 

2008年被评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的郧县“辽瓦店子遗址”位于距离淅川不远的汉水上游。此遗址也被确认为早期楚文化遗址。辽瓦店子出土的陶器,自西周中期开始,兼具周文化和楚文化风格,而从春秋早期到战国晚期,与襄宜地区的楚文化风格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的晚商地层中,还发现有卜骨。

 

楚人的祖先和始封地
(辽瓦店子遗址)

 

如果周共王所灭之“密”就是后来的“商密”,而如果“商密”就是楚人始封地“丹阳”,那倒可以在“密”、“芈”(楚)之间建立关系了。其实,即便共王灭了“密”,其国人未必就被屠戮殆尽,也未必就会屈从,而可能远遁南方,重起炉灶。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楚之疆域内有很多地名与殷商所居之河内陆名雷同。比如,河内有“淅水”,淅川也有“淅水”(老灌河)。河内有“丹水”,淅川也有“丹水”(丹江)。河内有“淇水”,丹江有支流名“淇水”(淇河)。河内有“漳水”,荆州也有“漳水”(南漳河)。河内有“鄘”,鄂西山地也名“庸”。河内有“井”、“邢”,楚别称“荆”。河内有“噩”、“鄂”,楚亦有之。河内有古“南阳”(河南沁阳一带),楚方城内有今“南阳”。殷商之名“商”,武关道上、丹水之畔也有“商”、“商於”、“商密”—— 仅仅是巧合吗?

 

综上,老闷的猜测(仅仅是猜测)是:早期的楚人大概是一个既有商文化特色,又与鬼方通婚的族群,起先往来于上党、河内之间,后渡黄河,短暂盘桓于关中,面临周族压力后,又沿武关道和丹水南迁至汉水上游,并不时与周人为敌,后在周人的持续打击下,继续南拓,至于长江乃止,定都于郢。

 

楚人的祖先和始封地  
(加高中的丹江口大坝)

 

顺便提一下,今之南水北调工程如火如荼,丹江口大坝正在加高,恐怕又会有更多的楚文化遗址葬身水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