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老克勒】先苦后甜,总是世间道理——银行老员工邰家昌的旷达人生

 开心一天abc 2019-02-03

文│素园


邰家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挂在邰家昌家中的一幅书法作品,选自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邰老说他之所以将其置于床头,百看不厌,是因为这短短两句话便道尽了他多年的人生领悟,他在其中解读出了自在洒脱的胸襟,这种根植于人天性中的开朗开阔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生是过客,死为归人,天地当一逆旅,何必畏惧重头再来。“如今我89岁了,耳目清明,行动无碍,还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夫复何求。”他是感激生命的,这些年,他用各种方式来庆祝和纪念自己的一生。他喜欢拍照,家中有上万张相片,他喜欢收藏,几年前就将自己的人生梳理成册,“求学,就业,结婚,生子,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家庭累积资产,磨难贫苦,得意幸运,真是历经万千,走过来可真是不易啊。”那一本本相簿里,图文并茂地留驻着他的岁月,平实普通,又充满个人情绪。他无不幽默地告诉我们,生活的好,靠的是自己争取,生命中的苦,也不要一味埋怨,先苦后甜,总是世间道理。

 

琥珀初成忆旧松

 

“我从17岁工作开始,就一直留在闸北区,我经历了两幢银行大楼的建成,而我的故事就是从这两幢大楼里延伸出去的。”邰家昌出生于1924年8月13日,父亲是清廷官员,曾参与筹建大清银行,后又被派往奉天管理大清银行,直到民国时期改立中国银行,其父在东三省工作30余年。1931年“9·18”事变,日本人接手中国银行,邰父坚决不为侵略者工作,辞职返沪,经营钱庄。1937年“8·13”事变爆发,他们举家逃难往苏北。“时逢新四军北撤,我还在读高中。父亲51岁时才有我这么一个儿子,他怕时局动荡,便让我到上海投奔他的朋友,求个安稳。”1946年,邰家昌进入中国实业银行上海金陵路支行做练习生,六年时间,他从练习生磨砺成一名干练的办事员,1952年,共产党接管中国实业银行,将其改名为上海公私合营银行。邰家昌便从长宁区办事处调往北站区办事处。“那时北站区还没有设立银行,我过去就开始筹建公私合营银行北站区办事处,那是我负责的第一幢大楼。”


年轻时的邰家昌


时隔多年,邰老仍旧记得当时的情况。“当时,我不过二十多岁,平生第一次遭遇造楼事宜,选址是解放前上海银行的一层平房,需拆去原地重建,我们贴上红纸条,开会招标,选设计图,然后交给工程队,半年后,一幢全新的大楼就落成了,速度非常之快。这幢楼后来增修到四楼,现在一共有五层。不久前我还回去看了一看,特地拍了张照片,这幢大楼就好像我的第二个家一样,退休后,我都还在这里工作,很有感情。”大楼建成后,邰老担任了北站区办事处的人事课课长。1955年,此处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闸北区储蓄处,他又做了三年的储蓄课课长,1958年1月他还成为了上海市闸北区小额贷款处公方代表。1960年,储蓄处再次改为中国人民银行闸北区办事处,邰老历任信贷科副科长、储蓄科副科长、分理处副主任、主任。他笑言自己在闸北区整整60年,除了总务科长,其他职位都担任过,而自己的工作特点就是既搞业务也搞政治,也很荣幸地被多次评为先进。邰老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地工作到1986年,正式从工行退休。

 

深知身在情长在

 

1952年5月合影


退休后的邰老因为人缘广,业务纯熟,继续被工行留用,他告诉我们他此后又负责了三项工作,都很有意义。

其一,在邰老曾负责信贷的时期,就发现很多工厂的财务原本并非金融专业出身,因此在金融法规方面有所欠缺。为补全其理论知识,银行方面后来决定开办一个金融法规培训班。“我们通过了市教育局的审核,具有正式执照,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培训班之一。”邰老负责管理培训班,同时也上台授业,讲授信贷管理一课。“我们总共办了16期,上课地点就在银行二楼,每期约半年,还特别邀请了政法大学的教授来上专业课,学员学成后都会发放结业证书,证书上都有市教育局的盖章,很正规。”邰老还将当时的讲义也好好保存着,上面认真地记录着各种知识要点。

其二,是上海银联老年服务社闸北区分社的成立。作为负责人的邰老回忆说:“成立之初,我们4、5个人曾到青岛取经,觉得这个想法相当值得学习,没有多久,就正式被推行了。” 老年服务社的主要任务是代发工资,方便群众,尤其是为老年人服务。“我们成立了十个组,直接配发工资到街道,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就可以不用再到银行排队取款了。” 据说,在闸北区,他们一共组织起一百多位退休人员,为退休职工提供了不少再就业的机会。

此后,邰老走出自己建造的第一幢大楼,离开了银行本部,去到了上海环龙信用社担任董事长,开始了他生命中第二幢大楼的筹备工作。这是一家由银行和银行职工投资的知名信用社,解决了当时不少银行子弟的就业问题,也让很多舍不得离开银行的老同志重返岗位。“信用社一旦发展起来,就需要有自己的办公地,所以我们在天目中路365号筹建了新大楼。”邰老回忆道,环龙信用社大楼的原设计是底层为车库,二楼为银行部营业厅,三楼为证券部营业厅,四楼为职工俱乐部,五楼为商务楼,非常完善。如今信用社随着一个时代的过去,消失在了历史潮流中,整合为上海银行,唯有大楼依然矗立。


人间重晚晴

 

邰老将自己平生爱好归纳为“三看一收藏”,所谓三看,即看书、看报、看风景,而一收藏,则是对于景点门票、钱币、邮票、照片等纪念品的收藏。

邰老爱书,不仅自己有不少藏书,还坚持每个月到虹口图书馆借书。他最喜欢那些历史故事,据说他刚刚研读完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悲欢,对“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样的诗词典故信手拈来。他说,“历史,是最好的参照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得意者和失败者,他们衬托出现实的痛感,也告诉我们如何寻找人间正道。”

说到退休后最快乐的事情,他表示是和妻子一起旅行的那些日子。他们一起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远到山东东平、新疆天山、海南天涯海角和东北北大荒,也由此收集了几千张景点门票和上万张旅行照片。邰老买了两个照相机,一轻一重,根据旅途长短选择,出门必要拍照。如今,回忆成册,让人目不暇接。另外,也许是对银行有着一份难解的情缘,退休后,他从第三套人民币开始,收集了不少钱币,包括一些民国的铜板。他极其喜欢那些值得回忆的东西,他手里还有一套购买于2003年的“非典”纪念邮票,买时无心,现在却是市面难见。但同时邰老表示自己从不刻意去追求些什么,一切随缘,唯有平静而豁达的人生才是他最为珍视的。

生命何去何从?生命就在这里。邰老将这些美好一一锁进他的百宝箱,用心整理着一页又一页新篇章。他说,我们总要留下些什么,就像故事还会继续下去,只要你不放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