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章末尾附有视频)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出自于明朝一位不知名的作家。这位作家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一个杂记,即记载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之种种见闻。 在这本杂记中,记载了一件事情。有一个大户人家,门口挂了一副对联。我们过去的对联因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一般的对联写的都是什么“耕读传家”“诗书礼仪”之类。但这户人家的大门口挂的对联却很不一样,很是特别。因此,这位作家就将其记载了下来。这副对联有何特别之处呢?上联是“男子有德便是才”,下联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男子有德便是才 上联“男子有德便是才”是什么意思呢?过去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男人主要是在社会上活动,男人的社会化程度比女人要高得多。那么,一个整天在社会上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技能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有没有德。即相对于才华,品德更为重要。如果仅仅有才而无德,那么这个“才”对外是祸害社会;对内是危害自己,造成的结果就是害人而不利己。而且对于我们过去的社会而言,在某一个行业、领域,才华、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品德。因为儒家文化始终把品德放在第一位,认为品德是所有技能中的最高技能。假如男子有“德”,那便是最高的才华。 最高的才华不是某一个专业技能,最高的才华是超越专业技能的品德。假如你没有品德,你仅仅是一位专业的电子计算机工程师;那么,你的专业技能背后没有品德在保障,你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黑客,你拥有的电子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就会成为你犯罪的助力。假如你学习了政治学,拥有专业的政治技能,并为官一方。你的政治技能背后没有“德”的话,就会祸害一方;你的政治技能背后有“德”的话,就会造福一方。所以说,“德”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尤其是对男子而言。因为在过去的社会,男子是社会化程度很高的人,如果他没有品德,对社会的影响面会更大。因此,对男人最高的要求就是品德。对于男人而言,最高的才学就是品德。上联“男子有德便是才”就是这个意思。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下联“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什么意思呢?后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一直被人们所误解,说这句话是贬低女人,歧视女人。其实,这句话的原意是在赞美女人。如何赞美女人呢?因为过去的社会都是大家族,女人们都是生活在家族中的内宅,很少到社会上去生活工作。按照传统就是“男主外,女主内”,这就导致了过去女人的技能主要是在处理家庭事物上。一个大家族一般都有几十人、上百人,家族中的女人各个都有才学,过去将其称之为“女红”,具体就是一些手工业,如缝制衣服、鞋袜之类的,如厨艺之类的技能,主要就是家庭生活技能。女人有了这些技能,便受到赞美:这一家的女人,不仅手艺好、才能好;更重要的是整个家族中的女人都不把自己的才学拿出来炫耀。“无才”的意思就是:不依恃才学而炫耀。 我有才,但是我从不到处去炫耀:“看,我多有才!我把衣服做得多美,我把家里面收拾得多好,我把孩子教育得多么乖巧、听话。”这些才学都是真的,但我又不以这些才学作为虚荣、炫耀的资本。超越了虚荣、炫耀的“才”,这就叫“无才”,即不以才自居、自傲。这一家的女人个个手艺精湛,但又谦虚无我,不以才学自恃,不以才学自傲,道德品质高尚。这样的女人,谁要是娶一个回家,那是多么幸福。她什么都会,人却非常谦虚。你若问她,她说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你问她:“你会做衣服吗?”她说:“不行,我那两下子不行,我还正在学,还差得很远。”但其实方圆几十里之内,没有人在做衣服方面能够超过她。这就叫“女子无才便是德”。 “无才”的意思是:有才,但不以才自傲,不以才自矜,不以才虚荣,这样的女人是真有才。才艺只是一门技能,比才艺更重要的是品德。技能固然重要,但品德更加重要。如果才能的背后没有品德,这样的才能有时候就会是一种丑陋。 所以说,这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对联是赞美天下女人的,但后来的人完全误解它了,说这是贬低天下女人的。明代这位作家的一片良苦用心被后人误解了,被后人糟蹋了。现在有很多人还在误解这句话,拿这句话说“我们古人不尊重女人”。其实,这是对女人最高的一句赞美。如果要是赞美你“无才是德”,那差不多就是对女人的最高赞美,就等于赞美你是圣贤了。 点击观看视频 潘麟先生讲授:古人对女子的最高赞美 最新文章首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