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

 昵称53885531 2019-02-03
这是我们一个科室领导的女儿。3天前出现了剧烈咳嗽,伴鼻塞,高热,服用热炎宁,芬必得等药物后,体温恢复正常,又出现了腹泻的症状。而且她一腹泻又会眩晕,乃至晕倒。
从舌苔来看,这是一个不太典型的藿香证的症状。因为这个舌苔比较淡,苔腻,黄白混杂。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化湿,止呕的作用,对于湿阻中焦尤好。最典型的适应症是外感风寒,内伤湿邪,清浊不分,舌苔白腻的症状。
藿香配伍辛香发散的紫苏叶,白芷后,辛散风寒,芳香化浊的力量就更强了;再配以半夏,茯苓,白术,陈皮、生姜等健脾、运湿之品;再用桔梗宣肺利隔,宣通肺气,肺为水道之上源,所以宣肺也有利于祛湿;最后用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浊,畅中除满,用极少量的甘草调和诸药。
这就是著名的藿香正气散的处方。
不过如果我们细细分析藿香正气散的处方,会发现,其中全部是温药,所以,最适合的是白腻苔和白滑苔。
而这例舌苔乃黄白错杂,尤以舌中,舌根最为明显,就应该去掉生姜,加一点清热解毒祛湿的药物,例如去下焦湿热的黄柏,和连翘。
当然因为患者仍有咳嗽,我还在藿香正气散的基础上对症加了浙贝,前胡。浙贝、前胡性寒,白前、百部性温,所以,在选择时是需要反复斟酌的。
也许是用药习惯,我个人不太喜欢用百部,觉得这个药润肺止咳有余,化痰祛痰不足,容易避免留寇。一般来说,我个人用方,不太喜欢用止咳力量强的中药,例如百部,款冬花,紫菀,担心留邪,这是我的个人观点,肯定有不足的地方,错漏的地方。因为患者总体比较虚弱,所以我还加了一些黄芪。
患者用了这个方子后,腹泻也消失了,咳嗽也减少了,但是还留有余咳,一般来说 ,湿邪导致的咳嗽,会绵长一些,病情也会变化多端,但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是最根本的原则。
#和黄继斌医师夜读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