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老降糖药该如何选?

 苯墨子社 2019-02-04

近日发表的两项研究表明,相比新型降糖药,传统降糖药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或截肢)风险,而新型降糖药却会增加胆管癌风险。


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6大类主要二线降糖药物对心血管病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受试者中有60%使用磺脲类药物和基础胰岛素。然而,与使用二肽基肽酶 4DPP-4)抑制剂相比,使用这两种药物的患者心血管病风险更高。其中,使用磺脲类药物患者的风险高出 36 %(HR=1.36),使用基础胰岛素患者的风险更是高出一倍(HR=2.03)。JAMA Network Open 2018 12 月在线版)


而使用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钠-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受试者心血管事件风险与 DPP-4 抑制剂相似。因此,研究者建议在使用二甲双胍之后的二线治疗中,应考虑多处方新型降糖药。


不过近日发表在BMJ上的一项研究却发现,与传统二线或三线降糖药物相比,DPP-4 抑制剂和GLP-1 受体激动剂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胆管癌风险BMJ 2018 12月在线版)


这项研究共纳入2007—2017 年新确诊胆管癌的154 162例患者。在614 274 人年随访期间,共发生105 例胆管癌,年发病率为17.1/10 万。分析发现,DPP-4 抑制剂导致患者胆管癌风险增加77%,使用GLP-1 激动剂同样增加风险,但可信区间较为宽泛(HR=1.97)。


药物警戒分析显示,与磺脲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相比,DPP-4抑制剂(OR=1.63)以及GLP-1 激动剂(OR=4.73)均导致胆管癌风险增加,而使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胆管癌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