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摽有梅:西周剩女的隐忧

 江山携手 2019-02-04

摽有梅:西周剩女,私奔也合法

《摽有梅》在《诗经》中的出镜率也很高。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当树上的梅子还有六七成的时候,好比女子青春貌美,面对着那些众多的求亲者们,大可挑挑拣拣,择选良辰吉日,明媒正娶。

当树上的梅子,只有两三成了。好比青春将逝,面对那些求亲的士子们,她们已经没有等待的必要了,若是看中了,今天就可迎娶了。

当树上的梅子熟透了,落尽了,拿个箩筐捡捡的时候。好比青春已逝。这个时候,只有到仲春之际的男女期会上,找一个大龄男子,没有任何礼制约束,随便从了吧。

 

 

周代的婚俗,挺有趣的。

1、适婚年龄:明媒正娶

一对适婚年龄额男女,成亲需要经过纳采、问名、问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步,这样才能完成一次风风光光的明媒正娶。

2、将近二十:立等可娶

若是错过适婚年龄了,便不必按照这六步规矩办,一切省俭,可以立等可娶。

3、超过二十:同居合法

最有趣的第三种,当男子年满三十,女子年满二十的,还未成婚的,则可以在每年仲春之交的男女期会上,寻找配偶。期间,男女有意者,完全可以不受任何礼法的约束,马上同居或厮混者,都是合法的。

 

而通行版本却认为这是一位老而未嫁的女子,眼见暮春将逝,梅子落尽,情急之余,大胆求偶的故事。是一首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

 

如果只是求偶,急着把自己嫁出去。那么与爱情又有什么关系?

这是不是注释者一贯的思路,不提升到爱情的高度,便不足以说服人。


再说,一个周代的女子,假使从“迨其吉兮、迨其今兮”到“迨其谓之”,一步步被删选、被淘汰,以致最后只能沦落到在“仲春之会”上随便找个男人,没有名分,不需礼节,那结局也太可怜了。这种情形下,还会大声叫嚷,“我已错过梅子七兮,又错过梅子三兮,现在你们快到春会上来找我吧……”。这样的剩女也太奇葩了?


剩女为什么要急着嫁出去呢?

后世朱熹则言:女子知以贞信自守,惧其嫁不及时,而又强暴之辱也。故言梅落而在树着少,以见时过而太晚矣。求我之众士,其必有及此吉日而来着乎?


朱熹的意思是女子以贞信自守为重。久在闺中,会引狼入室。为了免遭强暴,要及早出嫁,不必等什么良辰吉日了。

 

朱熹的角度一直是站在南宋社会的现实中去阐述诗旨的。他要强调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女子以贞信自守为重,其他都是小事,管你嫁猪嫁狗,总比引人强暴要好。

 

上述几种解读都是很牵强的。但有一点似乎是真实的。那就是强暴!这是古代剩女最大的隐忧。

周代的诗人用极平和的口吻,讲述了周代女子三种不同的婚嫁方式。

青春易逝,人生是很残酷的。

“男女及时”就是《摽有梅》的主旨。

男女适龄,便应正常嫁娶。

 错过“男女及时”,就会生出种种是非。

只是“男女及时”而已。没有其他种种延伸,或文王之化、或渴求爱情、或贞信自守,等等言在此,意在彼的思想或经学套路。

 倒是从中看到了西周时代的大龄男女的婚嫁习俗,可以不受礼法约束,自由择偶,即便是从此远走高飞,父母也不得干涉。私奔的由来可能就源于此时。同时也可以深切感受到古代剩女之所以勇于私会,更大程度源于权贵阶层的肆意强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