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谨慎春节商家情感营销可能陷阱

 龚蕾馆藏 2019-02-04
原作:龚蕾

   情感营销是商家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出发,唤起或激起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诱导消费者寓情感于营销之中,消费者或许谨慎各种营销产品乱象,而受害者多为老年人。
   (一)情感营销陷阱1:保健品,让老年人上当。
    人心无边,情感营销强调从人的内心给予满足,消费者一味地得到心理上满足,造成消费不正常的经济行为,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举个真实例子:朋友甲,常年在上海打工漂泊,春节期间从外地回家看父母,带了几箱子保健产品。推销给左邻右舍老年人,利用春节探望父母想借机发大财,许多老年人饱经世事,为何在保健品营销的忽悠面前缺乏免疫力?推销员附着保健品一些保健知识和亲情关怀,擅长利用老年人的孤独心里,大打亲情牌。爷爷,奶奶叫个不停,对老年人有很强迷惑性。
   (二)情感营销陷阱2:猎头公司忽悠跳槽陷阱。
    举个真实例子:朋友乙,在青岛某城市工作,猎头年前不厌其烦给他带电话,利用情感营销想要说服跳槽,乙被忽悠跳槽,前脚刚走,公司就给每个员工发了十几万的年终奖。而新公司远不是猎头形容的那么好。
    谨慎,不要被猎头忽悠。珍惜眼前的工作,珍惜身边的领导同事。
   (三)情感营销陷阱3:早已没有市场的电子产品,春节期间推销给家乡亲戚好友。
   举个例子:朋友丙,在海边城市电子产品企业做营销,这家企业产品开发人员纷纷跳槽,没有新产品研发与创新上市。多年就靠几个老销售员卖电子产品勉强度日。营销人员带了一批电子产品,例如旧收音机,回到家乡,附着上情感因素,推销给老年人。
    谨慎:不要因为推销员是老同学,就放松了警惕。
   (四)情感营销现金4:新年寓意附加到滞销产品上,借机春节假期旅游休闲,推销给消费者。
    举个例子:朋友丁,把病毒广告附着春节元素后推销给消费者。一些病毒广告可能是病毒程序,一些病毒广告也可能是没有经过工商市场部门审查合格的产品,春节假期期间卖了就跑。
   (五)情感营销陷阱5:卖个人信息。
    举个例子:朋友戊,通信大专毕业后到一线城市打工,做数据生意。根据咱们国家互联网安全和工商市场部门规定,有些个人信息是不能倒买倒卖的。例如,明星或名人的手机号码等,甚至把名人住在哪儿开哪辆车的车牌号出售牟利。朋友戊每逢逢年过节,借用聚餐年夜饭和拜年等从乡里乡亲亲朋好友套取个人信息,然后私下出售牟利。
    消费者需谨慎:营销人员借用营销丛林市场,打情感营销牌,欲俘获消费者让其上当。情感营销像无根的蒲公英,风向一变,就被吹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