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花小鼠 2019-02-04

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养育宝宝方面流传下来很多的礼俗。在北京,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宴请宾客,同时举行首次沐浴仪式,称作“洗三”。周岁生日时要举行“抓周”仪式,此外,还有赠送虎头帽、虎头鞋的习惯,意为驱鬼辟邪,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这幅清代的《汉装妇婴图》为纸本设色,画中一挽髻女子身穿立领,大襟右衽的月白色袄子,周身绣满蝙蝠纹饰,领口、袖口、衣服下摆、裤管边饰有黑色素缎,领口绣蝙蝠纹、袖口绣如意云头纹,裤管边绣蝴蝶纹。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孩子头扎朝天辫,身穿黑、绿色相间的肚兜,一条红色的开裆裤,伸手似要抓住母亲耳朵上所带的翡翠耳环。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这位女子的面容姣好,三寸金莲穿着红色小鞋清晰可见。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在北京,孩子周岁生日时要举行“抓周”礼,即将剪刀、算盘、针线、毛笔、墨、书籍等各种物品散乱摆放在孩子面前,任其信手抓取盘中的物品。根据小孩无意识抓取到的物品,来卜测其将来的性格及生活、职业、前途等运程。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男孩儿的帽子多为虎头形状,寓意借助虎威降服恶魔、保佑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女孩儿的帽子多为莲花形状,含有希望女孩儿长大后姿容娉婷如玉莲的心愿。“虎头帽”通常与“虎头鞋”配套穿戴。意在祝愿小孩子出行平安,“无病无灾长大当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老北京,有给小孩儿穿上虎头图案鞋子的习俗。鞋上一定会绣上虎眼,而且还有“姑家送鞋,姨家送袜”的说法。之所以赠送这种带眼睛图案的鞋子,是希望它能够指引小孩儿看路识途,走路稳健,以免磕碰摔倒。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围嘴,用于婴幼儿进食时围套在颈部,避免食物残渣污染衣物。这件围嘴红底绣两只老虎,寓意驱走恶魔。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这件蓝色棉袍,周身饰有如意头、盘长等图案组成的团花纹饰,为男童冬天穿着。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沙燕儿风筝外形模仿燕子,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风筝类型,也被称为“扎燕儿”。在沙燕的腋窝、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蝠的吉祥图案,寓意幸福。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这是放风筝时使用的绕线轴。风筝线一般用丝线、麻线、棉线等制成,偶尔放大风筝时也会用上麻绳,要将绳子穿过陶瓷做的换,以免伤手。

18世纪清代京城人家育儿的礼俗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