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猪投胎到植物界……

 零壹贰012 2019-02-04


就有了本文无以名状的猪字辈植物!

它们的中文名都含有“猪”字或其同义字,却教人百思不得其解。



科名含“猪”

猪笼草科

Nepenthaceae

猪笼草属

Nepenthes


提起植物王国里的“猪”,最知名的当属食肉植物的代表猪笼草科/属了。


李敏 摄


这群集美(怪)貌(相)与智(狡)慧(诈)于一身的植物妖孽,永远自带男主角光环,吸引你走上前查看它们那惊世骇俗的“猪笼”内装着什么宝贝。


金宁 摄


植物长出猪笼状的东西,确实令人称奇,但从植物学角度看,“猪笼”其实是变态叶的一部分,是叶的顶端向前延伸、膨大、特化的结果。





媒体和商家喜欢夸大猪笼草的食肉本领,搞得观众们总以为猪笼草的胃口可怕,非蛇鼠蛙不吃。实际上查看一千个“猪笼”,都未必发现这些对猪笼草类来说是大型野味的尸体,即使是赫赫有名的马来王猪笼草(Nepenthes rajah)。


马来王猪笼草

图源:gabbysalazar.photoshelter.com/image/I0000Fg77RM6XmGo


通常你会失望,“猪笼”中装的只是蚂蚁、蜜蜂、蚊蝇、蛾碟之辈的瘦小昆虫,再大的野味也不过是蜘蛛、蜈蚣、蝎子等节肢动物。


“猪笼”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瓶身和瓶盖。不同的种类,整个笼体外表具有不同的图案和色彩,焕发着美食般的魅力。


图源:en.wikipedia.org/wiki/Nepenthes_vogelii


更具诱惑的是,从瓶盖到瓶身的表面,特别是抹了猪油似的性感瓶口,都分泌着一层薄薄的糖水,吸引嗜糖如命的蚂蚁之辈前来觅食。


图源:lifescienceexplore.wordpress.com/2014/10/30/inside-the-mysterious-world-of-carnivorous-plants-part-1-pitfall-traps/


有句老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精明的猪笼草类又岂会白费自身养分、无偿提供糖水。


当蚂蚁爬上香甜的瓶口舔得不亦乐乎、甚至循着蜜液忘我地往瓶里走时,很容易就踩溜了脚,一下跌进瓶底的消化液中,再也爬不出去。因为瓶口、瓶身内壁覆有蜡质,湿润且很光滑。所以糖水其实是诱捕猎物的甜蜜陷阱,一旦落入陷阱,小动物们几乎无力逃生,最后便成了猪笼草的肉餐。



话说回来,作为能够光合作用、自力更生的植物,猪笼草们为何大开杀戒,额外吃荤呢?


原因很简单:猪笼草属需要补充氮素。它们生活的环境,热带雨林由于雨水频繁冲刷,土壤流失氮素,不利于猪笼草类生长。因此它们把自身部分叶片变成“猪笼”,设计糖衣陷阱,捕食昆虫之类的“蛋白质保健品”。


图源:www.european-coatings.com/Raw-materials-technologies/Technologies/Functional-coatings/Anti-slip-coatings-copied-from-insect-eating-plants


猪笼草属是猪笼草科下唯一的类群,十分通俗地讲,猪笼草科等于猪笼草属,目前约有170种,大多数生活在马来群岛 —— 一组散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上、位于东南亚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的群岛,由大约25000个岛屿组成,纵跨赤道、水光充沛、热带雨林覆盖全域,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其中,马来群岛最大的岛屿之二 —— 婆罗洲与苏门答腊岛,和最大的群岛之一 —— 菲律宾群岛,拥有最高的猪笼草类多样性。


变化多端的猪笼草们

图源:lifescienceexplore.wordpress.com/2014/10/30/inside-the-mysterious-world-of-carnivorous-plants-part-1-pitfall-traps


属名含“猪”

猪殃殃属

Galium

茜草科


如果说猪笼草类是人见人爱的奇葩明星,那猪殃殃属可能是令分类学者隐隐头疼的“高产麻烦户”。该属目前有近650个种,如此高的多样性对分类学者而言应是不轻的工作量。


猪殃殃 Galium spurium

周繇 摄


猪殃殃属有个通用程度很高的别名叫“拉拉藤属”,被《中国植物志》收录为官方中文名。顾名思义,拉拉藤类多是藤本植物,草质茎柔韧细长,一般匍匐在地或缠绕支撑物蔓延生长,生命力强劲,一长就是一丛一片。


聂廷秋 摄


许多种类的藤茎、叶、果实的表面布满微小的倒钩状皮刺或硬毛,人若光着胳膊裸着腿从中走过,会被刮得又痒又疼。所以我的植物学老师曾戏称拉拉藤作“拉拉疼”。


刘冰 摄


据《中国植物志》解释:本属有些种类,因猪食后会生病,故有“猪殃殃”之名。不过我猜,猪是不是也挺讨厌“拉拉疼”的滋味呢?


猪殃殃属的拉丁学名 Galium 源于一个希腊文词 gala,意思是牛奶,指猪殃殃属的一种特殊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的花可用来凝结牛奶、制作奶酪。


蓬子菜

周繇 摄


该种在欧洲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以前欧洲人拿干燥的蓬子菜植株填充床垫,据说蓬子菜散发的香豆素气味可驱除跳蚤。


此草还被用于制作红色或黄色染料,实际上,蓬子菜所在的猪殃殃属属于茜草科,“茜”的本意是红色,表明茜草家族里有不少种类可作茜染原料,如栀子花。


茜色的蓬子菜之茎

周繇 摄


香猪殃殃(Galium odoratum)是与蓬子菜齐名的同属姐妹种。其中文名和学名的种加词 odoratum 突出了这种花草的一大特点:香,与蓬子菜一样饱含香豆素,而浑身散发迷人的芬芳。


香猪殃殃

图源:pixabay.com/


难得的是,随着植株干枯,香猪殃殃的香气却越发浓烈且经久不消。所以很适合作干花、香囊材料、防虫剂等。嗜香如命的欧洲人自然不会放过此等尤物,做果酒、软饮料、冰激凌、花茶、甜品、腊肠等美食时,总喜欢添加这种广布欧洲的芳草进行调味。


芬芳迷人的香猪殃殃草地

图源:www.vanberkumnursery.com/plant/galium-odoratum/

猪屎豆属

Crotalaria

豆科


猪屎豆……大过年的,我也不乐意介绍这类“顾名思义想捂鼻”的豆科成员。可该属的花是那么明艳抢眼,该属的果是那么好玩有趣;更重要的是,它们一点儿也不臭。


李西贝阳 摄


我怎能无视这般灿烂无辜的花脸呢!那么,是哪个部位长得像猪屎吗?


本着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我特地上网搜了猪屎的照片来看……


光萼猪屎豆 Crotalaria trichotoma

朱鑫鑫 摄


结论是,猪屎豆属的荚果还真有点点像猪屎,特别是当荚果成熟,由绿转变为深褐色后。


光萼猪屎豆

王龙远 摄


即便如此,不雅的中文名仍阻挡不了猪屎豆成为很多南方乡村小朋友的童年玩具 —— 荚果是豆科植物的独家标配,猪屎豆属的荚果近圆柱形,不同种的果长短不一,但都膨胀如拇指,鼓鼓的,很可爱。


大猪屎豆 Crotalaria assamica

朱鑫鑫 摄


果实成熟变干燥,取下来摇晃,使里头的种子脱离果皮,再摇晃,就会听见果实咯咯作响,仿若铃铛,所以猪屎豆属有两个种分别叫做“响铃草(Crotalaria montana)”和“响铃豆(Crotalaria albida)”。拉丁属名 Crotalaria 亦表示“成熟荚果咯咯作响”,与响尾蛇属的学名 Crotalus 同根同源。


大猪屎豆

徐克学 摄


除了铃铛般的荚果讨人喜欢外,猪屎豆属的花更引人注意。该属的花多为黄色、白色,少数呈紫蓝色。单朵花较小,不够醒目,于是猪屎豆们把数十朵小花按一定规律排列在一根枝条上,形成壮观的总状花序,再配以明艳的色彩,如何不招蜂引蝶!


朱鑫鑫 摄


猪屎豆属也是闻名植物界的“大姓”,现有成员500~700种,其中约400种生活在热带非洲,中国产42种,主要分布于南方省区。该属有一小部分种在国外已被驯化成地方作物,如四棱猪屎豆(Crotalaria tetragona)、东非猪屎豆(Crotalaria brevidens)、长喙猪屎豆(Crotalaria longirostrata)。经过不断选育,其枝叶或花、种子可作蔬菜,也作饲料,但最常见的是作绿肥。


四棱猪屎豆 Crotalaria tetragona

杨成华 摄


虽然看起来是一支食物潜力股,但猪屎豆类含有双吡咯烷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使得大多数种对人类产生毒害倾向。因而在野外邂逅猪屎豆们,就别随意品尝了。

猪牙花属

Erythronium

百合科


倘若猪屎豆让你对猪字辈植物形成不雅的第一印象,那接下来便由温带初春小花仙——猪牙花刷新你的偏见吧。


猪牙花 Erythronium japonicum

周繇 摄


“猪牙花”是源于这种草花的花被片向后反折而成的古怪形象。原谅我孤陋寡闻,没看过猪牙,以至于第一次遇见猪牙花真身,一直到现在,都难以体会给它取这中文名的人的想象力与幽默。


猪牙花

周繇 摄


与前述两个大属相比,猪牙花属是“小众姓”。全球有20~30个种,分布在北半球温带的森林和草地。我国产两种,一种就叫猪牙花,生于吉林、辽宁的潮湿森林,日本、韩国也见其踪迹;另一种是新疆猪牙花(Erythronium sibiricum),生于新疆北部海拔1100~2500米的地方,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也有分布。


新疆猪牙花

陈敏愉 摄


除了定居范围不同,两者的区别还有:猪牙花的花丝丝状至锥形,不扁平,叶片宽2.5~6.5厘米;新疆猪牙花的花丝中部扩宽扁平,叶片宽1~2.5厘米。


新疆猪牙花

迟建才 摄


猪牙花属具有长长的圆筒状鳞茎,可作根茎类蔬菜,或者研磨成淀粉。在日本,用猪牙花鳞茎加工成的淀粉是一款高档的烹饪食材,但其营养本质与物美价廉的土豆粉、玉米粉、地瓜粉之类没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猪牙花属最值得挖掘的亮点是它们的美貌。


该属都是春季傲寒绽放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常成片生长,如地毯般覆盖温带林地,为清冷寂寥的初春林景平添暖意。


新疆猪牙花

陈敏愉 摄


它们的叶两片对生,花柄从中间抽出,直立生长,顶端垂挂着一朵花,六枚花被片向后反折,远观花群,好似一把把火焰。这些“火焰”有奶白色、黄色、粉色、紫红色等等,多姿多彩,极具观赏价值。


猪牙花

陈敏愉 摄


早春若到我国东北的林子踏青,你将感觉猪牙花仿若春之使者。所以,国外已经利用野生猪牙花类培育出了多个园艺品种,与性价比太低的“猪牙花粉”相比,我更期待沁人心脾的花卉给生活调味。


图源:en.wikipedia.org/wiki/Erythronium_pusaterii

碱猪毛菜属

Salsola

藜科


家庭背景

本属全球约有25种,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南部、非洲北部以及地中海地区。我国产36种。


何以名“猪”

细条形的叶片像猪毛?


猪毛菜 Salsola collina

周繇 摄

话说藜家族里,中文名含“猪毛”的属和种太多了,如猪毛菜属、木猪毛菜属、纳猪毛菜属,这儿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请参考“多识植物百科”。

Salsola 在《中国植物志》中译作“猪毛菜属”,2017年其属下 Kali 一组被划出去升级成属,该新属抢用了“猪毛菜属”一中文名,因为原先属于Salsola、中文名为“猪毛菜”的种跑去了新属Kali ,所以Kali 随之变作“猪毛菜属”,原先译成“猪毛菜属”的Salsola 则改名“碱猪毛菜属”……

碱猪毛菜属的模式种叫“苏打猪毛菜(Salsola soda)”,在欧洲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制取纯碱的作物。

PE君

猪肚木属

Canthium

茜草科


家庭背景

本属全球约有90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特别是泰国和菲律宾。我国产4种,分布在南方和西南地区。


何以名“猪”

果实像猪肚?


猪肚木 Canthium horridum

刘冰 摄

猪血木属 

Euryodendron

五列木科


家庭背景

本属仅有1种,即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特产于我国广东和广西。野外生存状况格外堪忧,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何以名“猪”

像吗?


猪血木

朱鑫鑫 摄

猪油果属

Pentadesma

藤黄科


家庭背景

本属全球有4种,分布在热带非洲。我国福建、云南引栽了1种,即猪油果(Pentadesma butyracea)。


何以名“猪”

果实可用于榨取油料,在产地作食用油,还能作可可油的替代品。


猪油果

图源:https:///catalog/uid/Pentadesma_butyracea.htm

猪菜藤属

Hewittia

旋花科


家庭背景

本属仅有1种,即猪菜藤(Hewittia malabarica),分布在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几内亚、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和非洲及北美洲、太平洋群岛等。在我国集中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云南。


何以名“猪”

据说此种能作猪的蔬菜。


猪菜藤

林广旋 摄

红猪蕨属

Sadleria

乌毛蕨科


家庭背景

本属全球有6种,均特产于夏威夷。


何以名“猪”

源于夏威夷当地的俗名“红猪”。


桫椤状红猪蕨 Sadleria cyatheoides

图源:www.flickr.com/photos/jupiterorca/4681267337

豚草属

Ambrosia

菊科


家庭背景

本属全球约有50种,起源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原产自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有部分种类已入侵欧洲和亚洲。我国有3个外来归化种,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和裸穗豚草(Ambrosia psilostachya),广布大江南北。


何以名“猪”

未知。

豚,本意小猪,后泛指猪,古人谦称自己的儿子时,会唤作“豚子”。


豚草

王兆武 摄

豚草属有许多种,如在我国归化的三种,是世界各国(可能除了原产地外)闻之色变、臭名昭著的恶性入侵物种。它们生命力极强,扩繁本领高超,对“殖民地”的生态系统和土著植物迫害严重,而且是导致呼吸过敏的罪魁祸首之一。最让人头疼的是,各国至今都没找到遏制或铲除外来豚草类的良方。

菊科另有一个属的中文名含“豚”字,叫假豚草属(Iva),意思是该属的植物好像豚草类,能够以假乱真。

PE君

豨莶属

xī xiān

Sigesbeckia

菊科


家庭背景

本属全球约有20种,热带、亚热带常见。我国产3种,毛梗豨莶(Siegesbeckia glabrescens)、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和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广布大江南北。


何以名“猪”

未知。

豨在古代是“猪”的同义字,如今应是生僻字了。“莶”字更加冷门,在古书中指某种药草,但现在只与豨连用,而无独立意思。用大白话讲,豨莶便是“猪草”。难道古人常用这种野草喂猪?


豨莶

张凤秋 摄

豨莶属的学名 Sigesbeckia 也有点内涵。世界上名望最高的瑞典生物分类学大师卡尔·林奈(1707~1778)用了一位植物学家 Johann Georg Siegesbeck 之名给这个属命名。如果你因此以为,Siegesbeck 是林奈的好兄弟,那就误会林奈的“用心良苦”了:

Siegesbeck 其实是林奈的对头冤家,曾粗鲁地抨击林奈以性器官差异为依据的植物分类系统。而欧洲的豨莶属植物是毫不起眼、常遭践踏的杂草,林奈故意把 Siegesbeck 一名套到这样一类植物身上,想必内心得意洋洋……

PE君


种名含“猪”

篇幅有限,就不再一一展示每个种了。仅列出中文种名含有“猪”字的植物名单:


山猪菜

Merremia umbellata subsp. Orientalis

旋花科 鱼黄草属


猪鬣凤尾蕨

Pteris actiniopteroides

凤尾蕨科 凤尾蕨属


豪猪刺

Berberis julianae

假豪猪刺

Berberis soulieana

小檗科 小檗属


山猪枷

Ficus tinctoria

桑科 榕属


猪腰豆

Afgekia filipes

豆科 泰豆属


蓝猪耳

Torenia fournieri

玄参科 蝴蝶草属


猪毛蒿

Artemisia scoparia

菊科 蒿属


猪笼南星

Arisaema nepenthoides

天南星科 天南星属


猪肚树

Hymenodictyon excelsum

茜草科 土连翘属


猪耳朵菜

Adenostemma lavenia var. elatum

菊科 下田菊属


豪猪锚刺棘

Colletia hystrix

鼠李科 锚刺棘属


猪毛草

Schoenoplectus wallichii

莎草科 水葱属




中国植物图像库

给各位朋友拜年啦:

祝大家猪年大吉大利!

感谢作者朋友的热心支持!

感谢用户朋友的关注反馈!

希望未来我们仍然携手前行,

继续享受探索自然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