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维屯田避祸

 水木_WH 2019-02-04


姜维屯田避祸
 
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的便是姜维,首先因为他长的帅,更重要的,他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姜维在屯田避祸这一事件,称得上演义了英雄千古悲情。

    【维大怒曰:“我必杀此宦竖!”郤正止之曰:“大将军继武侯之事,任大职重,岂可造次?倘若天子不容,反为不美矣。”维谢曰:“先生之言是也。”】(第一百一十五回) 
    【维曰:“先生幸教我以保国安身之策。正曰:“陇西有一去处,名曰沓中,此地极其肥壮。将军何不效武侯屯田之事,奏知天子,前去沓中屯田?一者,得麦熟以助军实;二者,可以尽图陇右诸郡;三者,魏人不敢正视汉中;四者,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可以避祸:此乃保国安身之策也,宜早行之。”维大喜,谢曰:“先生金玉之言也。”

    在姜维选择屯田避祸这个事件里,隐含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姜维这样的一位才华卓著、手握重兵的大将,为何会单取屯田避祸,对于姜维而言,避祸并不只屯田这一种办法,他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选择其他方式:进一步,可以弃武侯之托,拥兵自重,甚至取刘禅而代之,董卓、曹操、司马懿等不都这样实践的么,神器不是许多政治家梦寐以求的么?退一步,他也可以弃武侯之托,蝉过别枝,三国时代这种例子并不罕见,姜维的部将夏侯霸不就是这般从魏营过来的么?或者再远一点,超脱一点,像姜维后来试探钟会“今公大勋已就,威震其主,何不泛舟绝迹,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子游乎”那样,出世入道,撂下担子一身轻。这些都是姜维想得到的,但是他做不到。姜维只会毅然踏上远离权力中心的屯田之途。
 
 
姜维屯田避祸

    政治结果是出自枪杆子,还是应该存立于一种更具伦理性的选择体认之上? 

    姜维屯田了,还对众将士掩盖避祸之苦衷,做出正面解释,鼓舞士气。他聚诸将说:“某累出师,因粮不足,未能成功。今吾提兵八万,往沓中种麦屯田,徐图进取。汝等久战劳苦,今且敛兵聚谷,退守汉中;魏兵千里运粮,经涉山岭,自然疲乏;疲乏必退:那时乘虚追袭。无不胜矣。” 真可叹他一番苦心。

    姜维屯田摆出的阵势甚至吓着了司马昭,司马先生差点就要依贾充之计使用派遣杀手这种极端手段了,但魏国从事中郎荀顗最终明白其中的机关,断言“今蜀主刘禅溺于酒色,信用黄皓,大臣皆有避祸之心。姜维在沓中屯田,正避祸之计也。若令大将伐之,无有不胜,何必用刺客乎?” 
 

    于是,魏国一击成功,蜀国灭亡,姜维终于是英雄末路,挣不脱国破身死的命运。姜维临终仰天长叹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依稀中似乎见到几近两千年前的姜维盔甲不整、悲愤决绝的神情,更不禁长嘘短叹。悲哉,姜维!壮哉,姜维!但只有英雄才有资格如此长叹。值得一提的是,在英文翻译里,《三国演义》译名为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而Romance在英文中颇有浪漫之神韵,因此这一翻译特别传神。三国故事里,像姜维这样的人真可谓浪漫透了,浑身都是英雄气质,英雄一世,最终无例外悲壮收场。《三国演义》作者如此诗叹姜维:“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前些年,张艺谋先生拍了部电影叫“英雄”,但我以为他表达的那个秦始皇算不得英雄,我觉得像姜维这样的人才称得上中国逝去时代的英雄。假设张导演或者其他导演有兴趣,我倒情愿他们拍一部《姜维避祸》的电影,我相信这样的电影才能将“英雄”拍到骨子里去! 
 
 
   姜维屯田避祸

    在历史的长视里,一个人所谓事业之成败、个人之死与生都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的人生能不能足够浪漫。《三国演义》作者起始便在卷首,有调寄于《临江仙》,赋予了这部作品之人与事关于人生的旨趣,预先给三国人物唱颂了哀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然终究不免“浪花淘尽”,但是毕竟浪花只愿意淘尽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