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匡胤是死于谋杀还是急病?他妻子死前一句话,透露了真相

 小天使_ag 2019-02-05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生文治武功煊赫辉煌,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纷争局面,中原大地重归一统,让亿兆黎民重见太平,被誉为不世出的一代英主。然而赵匡胤雄才大略,在安排大宋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时,却没能妥善处理好,结果使得大宋朝第一次皇权交接之际,就出了问题,留下一个千古谜团,成为历史上的著名悬案之一。

大宋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金碧辉煌的宋朝皇宫大殿中,处处透露出一股诡异气息。赵匡胤在当夜把弟弟赵光义召进宫中,二人在殿中开怀畅饮,促膝长谈。赵光义走时,侍从们看见赵匡胤用斧柄戳地,对赵光义说了一句话:“好为之!”夜半时分,一向健壮的赵匡胤突然死去,年方四十九岁。宋皇后传令內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召进宫中,料理后事。王继恩却匪夷所思地把赵光义叫了进来,赵光义登基成为大宋朝第二任皇帝。

赵匡胤的暴死,赵光义的登基,在当时就引起了北宋朝野的种种猜疑和议论。一种说法认为,赵匡胤确实是得急病而死,并非赵光义蓄意谋害。所有谋杀行为,都必须有一个动机。赵光义谋杀哥哥赵匡胤,动机是什么?唯一的动机只可能是他想从哥哥手里抢夺皇位。可是这个动机并不存在。因为赵光义早就在十六年前,就被母亲杜太后确定宋朝皇位的继承人。

《宋史》记载,建隆二年,也就是赵匡胤死前十六年,他母亲杜太后病重不起,死前把赵匡胤、丞相赵普召到病床前,确定了赵光义就是赵匡胤的继任者。杜太后说,后周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因为把帝位传给幼子。因此大宋朝必须吸取教训,把“国有长君”作为传位原则,以免重蹈覆辙。她明确规定,赵匡胤日后必须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并且让宰相赵普把这番话记录下来,是为有名的“金匮之盟”。可见赵光义的皇储身份早已确立,皇位迟早都是他的,根本毫无必要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谋杀哥哥。

但另一种说法认为,赵匡胤就是死于赵光义谋杀。很多依据可以证明。一是赵光义在登基之时,按照常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当众宣读遗诏,以证明新皇继位合法性。然而赵光义却取消了这个步骤,直接登基。直到赵匡胤死了六年后的太平兴国六年,“金匮之盟”才出人意料地被宋太宗公布出来。因此后人推断,所谓“金匮之盟”完全是赵光义为了堵塞众人之口,而伪造出来的东西。历代皇帝篡改历史之事屡见不鲜。而如果没有“金匮之盟”这回事,赵光义没有被定为继承人,篡夺皇位就有了足够动机。

赵光义谋害兄长的另一个证据,是他对兄长家人的态度极为恶劣。赵匡胤暴死,身后留下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个儿子。赵德昭先后被封为京兆尹、武功郡王。太平兴国四年,赵德昭向叔叔宋太宗上表,请求奖励有军功的将士,赵光义却认为他在收买人心,恶狠狠地怒斥他:“等你当上皇帝,再赏他们也不迟!”在封建社会,被皇帝这样斥责,无异于被判死刑,赵德昭惊惧交加,回家就自尽而亡,年仅二十八岁。

赵匡胤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被封为兴元尹、山西南道节度使等职务。赵德昭自尽两年后,年仅二十二岁的赵德昭,也不明不白地暴死。古人虽平均寿命较低,但兄弟两个都在二十多岁就死去,却实在令人生疑。他们身为赵匡胤的儿子,在北宋具有他人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叔叔赵光义的皇位构成最大威胁。赵光义为了防范两个侄子为父复仇,抢回皇位,对他们斩草除根也是很自然的事。

赵匡胤被赵光义害死的最有力证据,是他的遗孀宋皇后死前的一句话。丈夫死后宋皇后成为寡妇,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寡嫂。赵光义对这个皇嫂也极不友善。宋皇后病故后,宋太宗赵光义竟然公然违背礼制,不肯为皇嫂服丧,禁止文物百官吊唁。最为离谱的是,他竟然不准宋皇后与赵匡胤合葬,连她的灵位也不得进入宋朝太庙。有的大臣建议应该遵从礼制,提高宋皇后丧葬礼仪规格,竟惹得赵光义大发雷霆。

赵光义之所以如此恶待皇嫂,是因为宋皇后死前说过一句话,揭露了事件真相。《宋史》记载,宋皇后病重时,对晋国长公主说:“我死了并无其他遗憾,只是顾虑皇族不和睦,让天下人耻笑!”话里话外,暗指赵光义泯灭亲情,为了篡夺皇位,对同族兄弟子侄痛下杀手。因为当时北宋皇族内部,唯一的不睦事件,就是赵光义大肆残害兄长家人。宋皇后亲身见证了赵匡胤之死的全部过程,对于赵光义篡位的真相,她心里比谁都清楚。

只是迫于赵光义的凶残狠毒,宋皇后也只能隐忍不发,直到临死时才敢隐晦地表达一下心中郁结的不满,结果做贼心虚的赵光义恼羞成怒,才会不顾一切进行报复。从宋皇后的这句遗言,和赵光义对她的恶劣态度,几乎可以确定,赵光义应对兄长之死负全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