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警醒后人: 饭桌上有这种行为的人不可深交, 不管感情多深!

 gltwskfiy教练 2019-02-05

我们都知道在清朝末期曾国藩是非常有名的,在治理国家这一方面,曾国藩时常会有自己的见地,可惜生不逢时,如果曾国藩出身在清朝的鼎盛时期,那么他肯定有大有成就,虽然在清末时,清朝的政治系统已经走向了末路,但是在治国方面曾国藩还是有所成就创建新式军队,主办洋务等等,而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也是有他独到的见解,他的很多名言也告诉了我们在平时做人的道理。

吃饭,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基本的操作,而曾国藩他其中的一句话就是在饭桌上吃东西时要有节制,自己的内心和外表需要相同,不能做作,而且在吃饭的过程中说法行为要注意德行,如说在饭桌上的某个人破坏了其中一个人吃饭的雅兴,那么这种人就不值得交往,曾国藩的这些话在警醒自己的同时也是在警醒着后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道理。

某一天,曾国藩的老乡突然找到了曾国藩,说是想要投奔他,曾国藩一看是自己的老乡而且还非常的熟悉,所以曾国藩就想念在同乡的感情上,给他找一份工作,因为自己的这位老乡在乡下生活条件不怎么好,而且又是来投奔自己的,所以肯定对于薪资方面和待遇方面是不计较的,只要能混口饭吃就可以了。于是在找工作之前曾国藩就带他去吃了顿饭,正是在这顿饭上,让曾国藩深有感触,才发表了上面的感想,最后曾国藩也是拒绝了老乡的请求。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但是在吃饭的时候,曾国藩看到自己的这位老乡对饭菜似乎不太怎么满意,基本上只捡好吃的吃,对于其它的菜很少动筷子,有的时候夹到了一些不好的饭菜时,这位老乡就会用筷子把这些菜都挑出去或者是扔到一旁,曾国潘从这一个细节上就看出了这位老乡的品质,他认为自己的这位老乡不仅表里不一,而且不懂得珍惜粮食,因为在那个年代,能不能吃饱都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位老乡却十分挑食,认为跟着曾国藩就能吃香的喝辣的,所以曾国藩也是判定这位老乡对自己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定的可信度,所以曾国潘就拒绝了这位老乡的投靠。

曾国藩就从一顿饭中就看出了一个人的品行,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了,而他的这句话也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细节决定成败,专注于细节,少做一些表里不一的事情,将会事半功倍,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让自己的品行提升上去,在当今的社会一定不会吃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