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解码》第七讲 从“八画”说汉字:横的意义和用法

 汾河图书馆 2019-02-05

各位观众,大家好!

横有三种写法:长横、短横、斜横。长横如一、十、旦、不;短横如三、日、合、本等;斜横如七、虫等。先讲一横的意义和用法。

一、一横的意义和用法

1、表示阳数(或天)如一、日、西等。

一(拟声)甲骨文以一画表示从无到有的数目。楷书受易学思想的影响,以“一横破天”表示盘古提起巨斧一下子劈开混沌(浑天说指“宇宙蛋”)。读音是模拟劈物的声音。

日(拟声)甲骨文画圆形中间加一点,指天上最大的发光体为日(太阳)。楷书取消了圆形符号,用方代替,内加一横是受易学影响代表阳数(男根),表示日为阳之精,万物生长靠太阳。读音模拟“阳覆阴”的发声,今有好多地区骂人之语“日他娘”。

西(夕)西上的一横表示天幕;下面的方框表示鸟巢,加两竖表示两只鸟儿依巢而息。借“夕”声表示夕阳西下两只鸟儿归巢卧息。以之表示太阳下落的方位为西方。

2.表示地或地面,多在下面。如旦、丕、立等。

旦(丹)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旦表示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借“丹”声表示日出时,太阳颜色如丹,即赤色或红色。

丕(旁鄙切)下面的一横为地,丕表示地大不显。读音是“旁鄙”的切音,旁指广大,鄙指低下,表示人能力大而不显,不张扬。“大而不显”是古人崇尚的道德人格,故“丕”多做人名,如三国上的曹丕,还有第十二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陈丕显,后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3.表示横向东西,如十、直等

十(拾)甲骨文用横表示一,用竖表示一十。楷书中横指东西,竖指南北,交叉是中央。以“东西南北中包括在其中”表示“十”是天地间之至数,完满足备,如十全十美。借“拾”声表示合手为十,一手五指,双手相合为十。

直(止)甲骨文是目上加一条直线,是指泥瓦匠或木工吊线,表示正视、直视。楷书直上面的“十”指示方位,横平竖直;下面的一横表示地平面。中间是目,指示用眼睛上下正视。借“止”声表示垂线停止不动为直(演示建筑吊垂线)。引申为不弯曲、公正合理,如正直、是非曲直、理直气壮等。是建筑行业造的字。

德(得)德的初文为惪,是直和心组合会意,表示心地正直为德。借“得”声表示有德才有所得,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异体作“ ”,是直变形,把目横写,后加归类符号“彳”繁化为“德”,表示德者不仅心地正直,而且要行为规范。汉字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汉字不仅有简化的过程,也有繁化的过程。字义也有不断衍义的过程。“得”也是有繁化的过程,得的初文也没有这个“彳”旁,从得的甲骨文看是手持宝贝的貝,到楷体变为“ ”貝变为旦,旦是日出地平线表示天明、天亮,得表示获取财物,取之有道,光明正大。贪污受贿、偷偷摸摸的得到的不叫得,最终还要失去,还要收到惩罚。后加归类符号“彳”繁化为“得”。表示走正道,行正路,光明正大的合法收获才叫得。得是拟声字,是模拟收获物品的赞美之声。

二、两横的意义和用法

1.表示数字二或阴,如二、土、目、首、自等

二(日至切) 甲骨文用两横表示计数符号。楷书受易学思想影响,一表示天,阳数;二表示地,阴数。所以“二”是“一”的偶数。读音是“日至”二字的切音,表示阳之精(太阳)至地生万物。

土(吐)甲骨文画一生于地面的石笋,表示土由石风化而成。楷书土中“二”表示坤地;一竖上出表示植物从地下长出来。借“吐”声示地能吐生万物。

目(默)甲骨文画人的眼睛。楷书中目的外框表示人的眼眶;内加两横表示眼睛有两只。不写称横目而写成竖目,表示不可横向看待人与事物,要纵向看,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与世界。古音借“默”声表示目无声,一看就知道,默然而内识。后音变为“mu”.

自(指的音变)自的甲骨文是鼻子的象形。楷化后,外框是鼻子的圆弧形,中间的两横指示鼻子有两孔;上面的一点指示人用手指鼻子表示自我。后来加“畀”繁化为鼻,专门表示鼻子,自从中解放出来表示自身、自己。借“指”声指鼻子表示自我,后音变为自。

首(手)甲骨文画人头之形。楷书上面的倒八点“丷”是分的意思,表示眼睛和耳朵是分左右;下面的一长横表示人的脸面,下面的自,是指鼻子,或鼻子的省形;首较全面地显示了人头上的器官。借“手”声表示“首”与“手”相同。首指挥手,首为君,手为臣,手听命于首。干事要手脑结合。

2.表示易学中阴阳中的“阴”,如元、无、月等

元和无前面已讲过,这里我们仅说下这个“月”字。

月(约)甲金篆是月亮的弦月之形。楷化后外框没有闭合,因月有盈亏,写成半封闭形,内加“二”指示阴数,月为阴之精;日无盈亏,写成封闭形,内加“一”,指示阳数,表示日为阳之精,万物生长靠太阳。日月每三十天相会,借约会的“约”来表声。(演示月亮运行的画面)日、月三十日相会谓之合朔。合朔后,月又先日而行,至十五,日月相望,谓之月望。上弦月象产生于朔望之间的每月的初八、初九,下弦月象产生于望朔之间点哦每月的二十二、二十三。

3.表示天地,一般分在字的上下。如五、亘、巫等

五(舞)甲骨文是一种持中而舞的绕线工具(展示绕线工具)。以绕线“五个交点”表示数目“五”。借“舞”声表示持中而舞。楷书也是受易学思想的影响,上下两横表示天地,斜竖表示男根,横折表示女阴,以“男女性交生子”作隐喻,表示天地阴阳二性交合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指事物的五种基本属性与功能:金表征决断,木表征创造,水表征变化,火表征协调,土表征决定。

亘(旋、更的音变)初文“亙”上下两横表示天、地,中间两弧相交表示日月运行的轮回,“亘”表示太阳与月亮在天地之间运行,表示空间的广大和时间的久远。借“旋”声表示天体日月的旋转;借“更(同声近韵)”声表示时空的交替。

巫(舞)巫的甲骨文像人两手牵二畜(二马),表示有禁咒野兽魔力的人。楷化后,上下两横表示天地;一竖表示上下通,通天地;中间的“从”是让人们相信、顺从。字形会意为通天地之事、能驱鬼神、让人顺从的人。借“舞”声表示巫师在驱鬼神的舞蹈动作。张牙舞爪吓鬼神。(展示巫师驱鬼的镜头)

4.表示上或下。表示上的有天、干、示,表示下的有士。

天(透限切)上面两横“二”是古文上,和人会意,说明天在人的上面,顶天立地。天(tian)的读音是透(tou)和限(xian)的切音,说明天是透明和无限的。

干(拟声)上面的一短横,下面一长横,是古文中的“上”,竖“丨”表示垂直,会意为树和竹垂直向上长的主支为干。声音模拟树枝主干断裂之声。由于树的主干正、直、结实,故可以做武器、旗杆、丈量的工具(通“乾”)。

示(是)上面的“二”也是古文“上”,指上天、祖宗,下面的“小”表示“晚辈”,在祭祖的牌位上,长辈在上,小辈在下,指的是庙宇中展示的族谱。后作偏旁“礻”,表示与祭祖,敬神有关的字。借“是”声,表示祭祖、敬神的目的是为了后人明辨是非,一心向善。

士(事)是干的反形。下面这两横是古文“下”,竖“丨”指通上下,能将上面安排的任务,直接传达到下面,按上级指示办事。形成了干部与战士的关系。

三、三横的意义和用法

1.表示天、地、人—三才,如三、王、生等

三(苏甘切)甲骨文画三横表示数字三,后受易学思想影响,三横表示天地人三才。上面一横为天,下面一横为地,中间一横最短为人。古音来历不明,《广韵》后说是苏甘二字的切音,苏指生息,天地生人也;甘,从口含一(舌),天地如口舌包含人类也。

王(往)甲骨文画斧钺(月)(钺为刀刃是半圆形的兵器)形,表示操有杀罚之权者为王。篆文和楷书受易学影响,变形为“王”,三横表示天地人,一竖贯通,表示通天地人者为王,得天时、地利、人和者为王。借“往”声表示王者得民心,天下归往。

2.表示多,如生、丰、彗等

生(升)生的甲骨文象生长茂盛的植物之形。楷书是以笔画构件会意表形。是土和屮(che草刚长出来)的组合,屮变形为十;丿表示旁出,指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系向土中延伸,枝叶向阳、向上、向外延伸。借“升”声植物生长过程是从土中向上升高延伸。

丰(风)(展示丰的繁 )是“生”的变形,表示上下通达。指示草木根深叶茂。借“风”声表示根深叶茂有风采。繁体豐,下面的豆是一种器皿,上面像盛满物之形,以之表示充盈,借“丰”声表示器皿中所盛的豆物多、满。后合流用丰替代豐,二字为一字,表示草丰茂,豆丰满。

彗(秽)下面的“彐(及)”,是手抓东西。上面的两个丰。指示众草相并,很多草困在一块,表示我们常用的扫帚(皱),整体会意就是手持扫帚清楚污秽的过程。借“秽”声表示扫除污秽。彗星又叫扫帚星。古人认为彗星是邪气象征,是天下大乱的征兆。

三横表示天地人,世间万物莫大于天地人,因此汉字没有四横连排的字。出现的四横连排的字就是合体字,如圭、封、佳,是两个“土”字的合体;还有如拜、隹(追)。

拜是双手合在一起,手至地,头叩手跪拜,一手多一横,这一横表示地。

《汉字解码》第七讲 从“八画”说汉字:横的意义和用法

隹(追zhuī是由鸟的象形衍化而来的字,既不像《说文解字》中长尾短尾之分,也不是鸣叫的差别,只是进一步来说明鸟类的某些特征罢了;就像由“目”造“眼”、由“自”造“鼻”样。只有从隹的笔画释义,才可清楚隹楷化后的意义,“亻”这种鸟类象人类样双腿站立;点“丶”指示鸟的锋利的喙(拟声huì 鸟兽的嘴),四横“亖”表示鸟爪有四个锋利爪肢

《汉字解码》第七讲 从“八画”说汉字:横的意义和用法

,一竖“丨”表示四爪肢同时猎取食物。借“追”声表示鸟有追随飞行或追逐猎食的特性。 隹的本意就是具有能双足站立,喙和四只爪猎食的鸟。隹主要作偏旁部首,依据鸟的特性,创造了很多带有“隹”的字。参照鸟能高飞可引申为高,如崔、售;参照鸟的喙的尖锐可引申为尖形,如椎、锥;参照鸟的猎食迅速灵活可引申为迅猛,如骓、难、雇;参照鸟(鸳鸯)的交配的专一性引申独有,如唯、惟等。

有关横的笔画就讲到这里,下讲我们接着分析第三种基本笔画“竖” 。谢谢大家观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