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民初著名的摄影师谭锦棠拍摄《京张路工撮影》【1】

 历史探奇 2019-02-05
《京张路工撮影》主要记叙的是中国自主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沿线各站点、主要路段实景以及通车典礼情况。为清末民初著名的摄影师谭锦棠拍摄,上海同生照相馆制作,分为上下两卷,共183张照片,对中国铁路的发展史的研究,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这件《京张路工撮影》已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1909年9月24日全线通车的京张铁路,即北京至张家口段,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第一条干线铁路,由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先生负责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越过险峻的八达岭,成为中国自建山区铁路的先驱和典范,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建筑图书馆珍藏了清宣统二年(1910)版《京张路工撮影》(以下简称 《撮影》),作为一本影集,它记录了京张铁路干支线的建设过程,包括桥隧、车站、水塔、机辆以及通车典礼等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工程状况。采用摄影这种方式对铁路工程进行记录,为后人提供了文字所不能传递的真实感,因此更独具特色,堪称典范。
《撮影》分为全本和简本两个版本。本馆收藏为全本,共有上下两卷,封面为红色绒布面,正中央镶嵌铜制标牌,分别刻有“京张路工撮影上卷”和 “京张路工撮影下卷”字样。上卷有照片92张,下卷有照片91张,共计183张。照片长26.5厘米,宽20.5厘米。全本从卷首起依次有邮传部官员、詹天佑先生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照片,然后是工程技术人员在验道专车前的合影以及阜成门外工程局的照片,随后从京张铁路起点柳村60号桥开始向北依次记录整个京张铁路工程,之后是机车车辆、支线以及通车典礼的照片。
《撮影》中的照片均由当时著名的摄影师谭锦堂拍摄,他摄影水平高超,作品从美学角度上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画面清晰,构图讲究,取景位置也经过精心挑选,特别是用较大篇幅展示了南口到八达岭关沟一带的铁路风貌,画面中古老的万里长城与京张铁路交相呼应,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得到了完美体现。
为了降低列车爬坡的难度,詹天佑在青龙桥站附近采用了著名的 “人字形”铁路,《撮影》中的“青龙桥车站西上下火车同时开行由南望景”这张照片,展示了两列火车沿 “人”字形铁路分别上下山的壮观场景,线路坡度之大令人惊叹。该照片日后被多方广泛使用,最值得称道的是,中华民国时期交通银行发行的50元纸币采用的就是这个图案,它可谓京张铁路的一张名片,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发帖37|玫瑰2
花生: 12 粒
金币: 0 枚
等级:新手上路

发帖37|玫瑰2
花生: 12 粒
金币: 0 枚
等级:新手上路

发帖37|玫瑰2
花生: 12 粒
金币: 0 枚
等级:新手上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