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德文化中有尊老爱幼,老人一般都需要年轻人尊敬,但有时也会活久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情况也会出现,比如有不少老人就成了碰瓷者,而且还有的老人倚老卖老,常常想晚辈提出许多无力要求,对于这种情况年轻人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不仅是现代的老人喜欢倚老卖老,古代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北宋末年有个靖康之耻,当时北宋的皇家贵族成员基本都被金人俘虏,许多宫女、皇后、嫔妃都沦为金人的奴隶,被他们日夜蹂躏,但这些皇室公主有一个人却得幸免,她就是秦鲁公主,也叫鲁国公主。
鲁国公主是宋仁宗第十个女儿,公元1047年出生,这样说来到靖康之耻时,鲁国公主已经80岁了,或许是金人觉得她太老了,没什么利用价值,又或者是她虽然年老但不体衰,金人来袭时她竟然逃脱了,总之鲁国公主是靖康之耻下的幸存者。
宋高宗赵构称帝后,给与徽宗、钦宗的家眷很好的安排,毕竟他的皇位是自立的,前任并没有传位给他,而鲁国公主自然受到宋高宗很高的待遇,从辈分上来说,宋高宗是鲁国公主的曾侄孙,而且宋高宗登基钱景臻也出过不少力。
鲁国公主跟钱景臻有两个儿子,分别叫钱忱、钱愕,但钱愕在靖康之乱中被杀了,所以鲁国公主就还剩下这一根独苗,于是对钱忱特别好,就像现代的父母溺爱孩子一样,鲁国公主也溺爱钱忱,为了让儿子飞黄腾达,她多次帮儿子向宋高宗要官。
鲁国公主说话,宋高宗自然要听,于是他先后给钱忱封了各种头衔,团练防御使、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等不计其数,后来又封他做荣国公,可算位极人臣,按照宋朝的规定,外戚只有封号和俸禄,不能担任实权,但宋高宗已经对钱忱破例了,这引起不少其他外戚的不满。
尽管钱忱已经位极人臣,但作为母亲的鲁国公主还是觉得不够,他觉得皇帝还没有把最好的给自己儿子,于是她又去向宋高宗要官,宋高宗天天看到这个老太婆,虽然心里烦躁得很,但又不好发作,久而久之心里就积了怨气。
有一次,鲁国公主又来想宋高宗要官,高宗当时心里正烦着,于是就吼了一句:"你怎么还不知足呢?你只考虑你自己的儿子,没想过其他外戚的感受吗?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朕的难处吗?"
鲁国公主当时已经80对岁,竟然被自己的曾孙数落,顿时羞红了脸,她回家后越想越憋屈,不就是要个官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个曾孙那么小气不舍得给,后来她想来想去,终于一口气没上来,去世了,享年86岁。
从宋高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面贪得无厌的老人,解决的办法就是吼他一句,把他说得羞愧起来,事情也就解决了,但宋高宗说话还是太过分了,把老太太气死了,这就是大大的不孝了,我们在怼老人时,应该有个分寸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