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是火炮,榴弹炮、加榴炮、加农炮、迫击炮等,该如何区分?

 扬眉剑客 2019-02-06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在复杂,关于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区分,长期以来都有各种争论,套用的标准也是大相径庭,有的上溯至拿破仑时代的划分,又有人言之凿凿的以师承苏联自居。所以就有了以火炮身管倍径划分的,认为榴弹炮倍径比加农炮小;也有以炮弹弹道划分的,认为曲射弹道时榴弹炮,而加农炮则弹道平直;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二战时期的155mm加农炮倍径只有45倍,而现代北约155mm榴弹炮的身管倍径已经高达52倍;同时二战的经典榴弹炮105mm leFH 18的最大射角只有40°30′,而现代加农炮的射角可以轻松超过45°。由此看来,僵硬的按照一种标准或者过去的划分区区分各种火炮实在很难说的清楚,其实上述的划分标准都是正确的,只是时代、环境不同了而已,应该放在相同条件下对比,才不至于让人混乱。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军事概念来源自苏联,而苏联二战时期甚至到战后的火炮划分颇显混乱,也导致了人们的理解困难。所以我们今天以炮兵起源地欧洲和现今”较为主流“的美军术语(或德法词汇来源)来说说炮的不同:

首先,Cannon这个英语词汇并不是加农炮(很多人根据发音以为是”加农“),实际上这个词在美军术语中指的是”身管火炮“,也就是绝大多数火炮的统称,德语对应的是Geschütz,而法语对应的是Canon。

其次,Gun在术语里专指加农炮(这里不指枪),德语则用Kanone特指加农炮,而当年日本深受德国陆军思想的影响,日语的“加農砲”来源于德语。至于我国的加农炮词汇是来源于德语音译还是日语的舶来词,就不得而知了。

总体来说,加农炮如上图那样,炮管倍径较大,弹道较为平直(不是完全没有弧线),算是直瞄直射火炮。可以说,现代基本上所有的坦克炮都属于加农炮的范畴。大多说情况下使用穿甲弹、穿甲燃烧弹直接攻击坚固堡垒和重装甲目标,当然有时也会发射榴弹、高爆弹等。

至于上图,是榴弹炮的示意,身管倍径相对较小,射击时仰角比较大,弹道弯曲,射程大,属于间瞄曲射火炮,主要以爆破片杀伤有生力量和轻薄装甲目标。英语Howitzer/德语Haubitze都是指榴弹炮,而法国人虽然也有Obusier特指榴弹炮,但是似乎并不是很在意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分,经常将两种炮都称为Canon,例如GPF加农炮(Canon de 155mm GPF)和155mm F1榴弹炮(canon tracté de 155 mm Tr F1)。至于迫击炮,作为步兵伴随武器,比前两种炮容易区分的多,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有趣的是英语把臼炮和迫击炮归为一个词,而我们汉语则分开称呼,这一点还是汉语比较严谨,毕竟这两种炮的外形和用途还是不一样的,德语则和我们一样也是有不同的词汇指代臼炮和迫击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