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绘 人物图页 《是一是二图》的布局和构图明显模仿了宋人绘《人物图》。从《人物图》到《是一是二图》,不但画中人物由无名氏变为乾隆皇帝,家具和器物也悄然换为乾隆时期所能见者,与之相应的,前者画面反映出宋代家具和室内布局的情况,而后者描绘的则应是乾隆时期的情景;宋代是垂足而坐成为主流、高型家具大量涌现的时期,清代乾隆时期则是家具的极成熟时期,二者正好代表了中国家具发展史中的两个重要阶段。 清人绘 是一是二图轴
清人绘 是一是二图轴纸本设色 纵一一八厘米 横一九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落款“那罗延窟题并书” 《是一是二图》现共存四个版本,四幅画作大同小异,所涉家具也无明显差别,不过落款不一,有「养心殿偶题并书」、「长春书屋偶笔」(此落款存两幅,一幅残损较多,一幅较完整)、「那罗延窟题并书」。其中「养心殿偶题并书」版为目前公布次数最多者且保存状况良好。 清人绘 是一是二图轴 纸本设色 纵九二·二厘米 横一二一·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姚文翰 是一是二图轴 此幅《是一是二图》亦落款“长春书屋偶笔”,画中屏心为山水图 巨幅座屏「养心殿偶题并书」款《是一是二图》的画面背景是一座大屏风,如果以前方的榻为参照物(榻长度一般为一百九十厘米至二百二十厘米之间),则估算此屏风宽约二百五十厘米,高约二百厘米,体量巨大。屏心裱糊大幅山水画,屏风顶部悬挂人物画像轴,此类做法在清代宫廷实物遗存中并未得见,屏风样式应是直接来自《人物图》中的座屏,唯将宋画中座屏底座纹饰改为清代流行的巴洛克式卷叶纹,并在屏座处增设绦环板,从露出的一角看,似乎还镶嵌石板。 「养心殿偶题并书」款《是一是二图》中的屏风 清中期 紫檀框漆嵌鸂鶒木山水图座屏 座屏是中国独有的家具门类,起源甚早,至迟周代已有,又称「依」或「邸」,所谓「天子当依而立」,其中「依」即指座屏,起遮挡、装饰乃至礼仪之用。五代周文矩《重屏绘棋图》、五代王齐翰《勘书图》、宋刘松年《补衲图》、元刘贯道《消夏图》等绘画作品中均可见座屏陈设。至明清两代,凡是隆重场合,必前设宝座,后设屏风;天子御门听政时亦需后设座屏。明清时期还发展出了三扇山字形座屏,与单幅以木为龙骨上裱书画的座屏样式相比,屏心装饰工艺和题材更加复杂多样。 「长春书屋偶笔」款《是一是二图》中的屏风座屏 屏心所绘为《御笔梅花图》 清 紫檀框乾隆御笔梅花图小座屏 再仔细观察四个版本《是一是二图》中的座屏屏心,发现其中三幅绘山水图,而「长春书屋偶笔」款版本两件中的一件上,座屏屏心所绘为乾隆《御笔梅花图》。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架紫檀框乾隆御笔梅花图小座屏,为清代宫廷旧藏。小座屏座鼓墩为半璧状,浮雕谷纹。侧面设斜枨为站牙,与《人物图》中的站牙类似;屏心绘《御笔梅花图》,恰可与「长春书屋偶笔」款《是一是二图》中的《御笔梅花图》作一对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