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歇后语
甲:歇后语的作用是让人更加理解、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所要说的意思。 乙:是啊,有的歇后语则是通过用谐音来表达所要说的意思。 甲:比如,腊月里的天气——动(冻)手动(冻)脚。动和冻谐音。 乙:麻袋装草袋—— 一代(袋)不如一代(袋)。代和袋谐音。 甲:狗屎做的鞭子—— (闻)不能文(闻),武(舞)不能(舞)。文和闻武和舞谐音 乙:说和尚的,比如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法和发谐音。 甲:和尚的脑壳——没法(发)。这也是法和发谐音。 乙:和尚的房子——妙(庙)。妙和庙谐音。 甲:和尚分家——多事(寺)。事和寺谐音。
乙:说狗的,狗吃青草——装样(羊)。样和羊谐音。 甲:狗长犄角——洋(羊)气。洋和羊谐音。 乙:狗吃豆腐脑——闲(衔)不着。闲和衔谐音。 甲:狗吃黄瓜——错了时(食)。时和食 乙:说鸡的,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见蛋)。简单和见蛋谐音。
甲: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官和冠 乙:鸡脑袋上磕烟灰——几(鸡)头受气。几和鸡谐音。 甲:鸡啄蚂蚁——正合适(食)。适和食谐音。 甲:老公打扇——凄(妻)凉。凄和妻谐音。 甲:卖布的不带尺——存心不良(量)。良和量谐音。
乙:卖虾米不拿秤——抓瞎(
甲:狐狸吵架——
—派胡(狐)言。胡和狐谐音。 乙:狐狸骑老虎——狐假(驾)虎威。假和驾谐音。 甲:猴子学走路——假惺惺(猩猩)。惺惺和猩猩谐音。 乙: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投机和偷鸡谐音。
乙:井里放爆竹——有原因(圆音)。原因和圆音谐音。 甲:癞蛤蟆跳水里——不懂(噗咚)。不懂和噗咚谐音。 乙:炉子翻身——倒霉(煤) 。霉和煤谐音。 甲:狗皮贴墙上——不象话(画)。话和画谐音。 乙:耕地甩鞭子——吹(催)牛。吹和催谐音。 甲:石头扔在公厕里——激起公愤(粪)。愤和粪谐音。 乙: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时髦和湿毛谐音。 甲:瘸子进医院——自觉(治脚)。自觉和治脚谐音。 乙: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背)。辈和背谐音。 甲:轮船出海——外行(航)。行和航谐音。 乙:拽着胡子过大街——谦虚(牵须)。谦虚和牵须谐音。 甲:拄拐杖下煤窑——步步倒霉(煤)。霉和煤谐音。 乙:河边洗黄莲——何(河)苦。何和河谐音。 甲:精装茅台——好(酒)久。酒和久谐音。 乙: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输和书谐音。 甲:酱缸里泡石头—— 一言(盐)难尽。言和盐谐音。 乙:炒咸菜不放酱油——有(盐)言在先。盐和言谐音。 甲:大水冲走土地庙——留(流)神。留和流谐音。 乙:从河南到湖南——难(南)上加难(南)。难和南谐音。 甲:唱戏的骑马——不(步)行。不和步谐音。 乙:打着灯笼搬石头——照办(搬)。办和搬谐音。 甲:饭锅冒烟——迷(米)糊了。迷和米谐音。 乙:灯盏无油——怪费心(芯)的。心和芯谐音。 甲:砖窑里失火——谣言(窑烟)。谣言和窑烟谐音。 乙:粪船过江——装死(屎)。死和屎谐音。 甲:这样的谐音歇后语还有很多,不可能一次说完。 乙:是啊,今天到此为止。 甲乙:祝大家抱着观音菩萨回家——(佛)福到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