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评】苏东坡的正月初二

 时宝官 2019-02-06

【醉评】苏东坡的正月初二

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那时还没有“东坡”这个号——以谤讪朝廷的罪名被逮捕,他的政敌,必置之死地而后快。

经过诸多大臣的营救,以及皇帝的有意袒护,命大的东坡在监狱里蹲了103天后,腊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在除夕前结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

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今天的县武装部副部长。官不大,“签单权”也被剥夺了。

元丰三年(1080)二月初一,他到了黄州。

这是苏轼人生阶段的另一个开始。

这一年,他44岁。

苏轼自己回想这段经历,认为自己就像旋转着的磨盘上的一只蚂蚁,也像风中飞舞着的羽毛,身不由己,不知所止……

从监狱中活着出来,他真正开始思考人生了。

【醉评】苏东坡的正月初二

一个正月初二——究竟是哪一年的正月初二?我先不写,一会儿慢慢展开——苏轼写了一封信给他的朋友陈季常。这就是著名的《新岁展庆帖》。

这件作品历经9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全文如下:

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铸铜匠,欲借所收建州木(此字旁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蹔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谨,轼再拜。季常先生丈阁下。正月二日。

另纸行书:

子由亦曾言(此字旁注),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伸意。柳丈昨得书,人还即奉谢次。知壁画已坏了,不须怏怅。但顿着润笔新屋下,不愁无好画也。

下面根据书信的内容,来看看苏轼这封信中都说了什么。

1080年二月初一,苏轼到黄州。

而他的家眷,要等到五月二十九日才到。

在快到黄州的路上,他遇到了老朋友陈慥。

陈慥,字季常,北宋眉州青神人,与苏轼同乡,也有说他是浙江永嘉人的。他的父亲陈希亮,原是苏轼的顶头上司。

那还是19年前的秋天,苏轼和朋友到凤翔的西山去玩,见一位公子手持弓箭带两名骑手在山上打猎,林间腾起一只飞鸟,那两名骑手边射数箭没有射中,少年公子却一发而中,苏轼不由连连喝彩,上前互道姓名,才知道他是苏轼上司新任知州陈希亮的儿子。

陈希亮与苏轼同乡,论辈分还是苏轼父亲苏洵的长辈,没事儿板着脸,特别严肃,只要大家一看见他,就不说不笑了。

陈希亮对苏轼说:你爸爸像我的儿子,所以按理你是我的孙子,我对你严肃,是因为看你年少气盛,让你受一些挫折,对你的未来有好处!

弄清这一层关系,他应该管陈慥叫叔叔,因而那封信的后面是“季常先生丈阁下”,而不是“季常先生文阁下”。

陈慥与他爸爸不同,性情奔放,好酒使剑,挥金如土。他回到老家眉山,还带了两个貌美如花的侍女,猎手打扮,到处游玩,气得他爸爸骂他为“浪子”,可他与苏轼特别投缘,因而成为好友。

没想到十几年后,倒霉的苏轼竟然会在去黄州的路上见到陈慥——只是陈慥已经从一个公子哥变成了一个隐士,而且抛弃了洛阳的豪宅和河北的田地,跑到了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真是怪哉!

陈慥居于黄州的龙丘(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晚年隐于黄州歧亭(今麻城歧亭),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苏轼《岐亭五首叙》说: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季常自尔不复杀,而岐亭之人多化之,有不食肉者。其后数往见之,往必作诗,诗必以前韵。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而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慈湖,而季常独至九江。乃复用前韵,通为五篇以赠之。”

依据这个说法,陈慥大概早就知道了苏轼被贬黄州的消息,因而在歧亭北25里的路上等着他。

苏轼在他那里住了5天。

后来的4年间,苏轼去看过三次陈慥,陈慥则来看过他7次,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前后大概有100多天,可见二人交情之厚。

苏轼到黄州的那一天,是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

他暂时居于定慧寺中。他和僧人一起吃饭,有时候徐太守会以酒席相邀,长江对面的朱太守也会送一些酒食给他,这段日子,因为得到朋友的照顾,他的心情还是不错。以至于后来的朱熹在看到他出狱后写的两首诗,还认为苏轼竟然没有一点“自新”与“克己”的意思。

苏轼那首著名的《卜算子》“寂寞沙洲冷“,就是在定慧寺里写的。

苏轼的家眷到黄州时,满满一大家子人,他的儿子苏迨12岁,苏过10岁。

由于太守的礼遇,他还可以借住在临皋亭——这本来是一座江边的驿亭,过往的官员,可以在此小住,换言之,这是一个官办的简易招待所。

陈慥第一次到黄州来看苏轼,是在元丰三年的六月。

苏轼刚刚在临皋亭将家眷安定下来,他希望陈慥来看他,可是陈慥来了住在什么地方,却成了一个问题,苏轼特意写信告诉陈慥:在临皋亭一间朝西的房子是空的,如果你来了,可以住在那里,当然,如果你不怕热的,因为下午时,那太阳简直能把人烤化。如果你受不了,门口有一条挺大的船,要不,您住船上?

陈慥来了,还在黄州引起了一番轰动,毕竟他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也正因为苏轼遇到了陈慥,才使他的黄州岁月没那么难过。

可以说,陈慥是苏轼真正的患难之交!

在《东坡集》中共有苏轼写给陈慥的十六封书札,“俱在黄州时作”也。

在到黄州以后,他远方的朋友也经常写信或作诗安慰他。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安慰,就是来自于李常。

李常(1027~1090),字公择,南康建昌(今江西永修)人。他倒是王安石的好朋友,而且经常向王安石抱怨他的新法对人民并没有好处,弄得王安石不得不向他解释,而且劝他不说这样说,但李常仍然是该说什么说什么。

他晚年被贬到成都,死在去成都的路上。

李常的姐姐是黄庭坚的妈妈,黄庭坚说,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来自于舅舅的教导。

假如不是这位舅舅的极力推荐,黄庭坚可能不太有可能成为苏门弟子,在成为苏门弟子之前,黄庭坚和苏轼倒是一直有书信往来,他们通了十年信,才第一次在东京汴梁相见。

但是李常,比苏轼还要感伤,所以反过来,倒是苏轼写信安慰他。

在苏轼才到黄州不久,李常就已经来看过他。在写给秦少游的信中,苏轼说:

“公择近过此,相聚数日,说太虚不离口……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柑桔椑柿极多,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羊肉如北方,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欲与太虚言者无穷,但纸尽耳。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子骏固吾所畏,其子亦可喜,曾与相见否。”

细读这封信,大致可以想见苏轼的黄州“苦中作乐”之生活。

孔凡礼《苏轼年谱》,把李常来黄州看苏轼这件事,放在元丰三年(1080)的十一月,在去安徽上任的路上。

因此,这封信里说李常又要来看他,则是第二次了。

元丰四年(1081),苏轼开始在黄州东坡的一片田地里务农,并自称“东坡居士”——至此,我们可以叫他为“苏东坡”了。

顺便提一句,这一年,赵明诚出生。

苏轼还在这封信中提到了“起造事”,即苏轼开始给自己造房子的事。

苏轼有首诗,诗里说:“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意思是,我本来是靠写文章赚钱的,但现在,文章也不敢写了,怎么办?

苏轼有一好友,叫马正卿,他将自己希望有一块土地的愿望告诉了马正卿,热情的马正卿想法设法,跑了许多部门,终于为苏轼批了一块废弃已久的50亩营地——这就是东坡!

苏轼华丽地一转身,既成了“东坡居士”,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夫,还顺便发明了“东坡肉”。

东坡农场在黄州城东门外的小山坡了,苏东坡就把房子造在山顶上,共三间,俯见茅亭,茅亭下就是雪堂,雪堂前面有五间房子,是他到黄州后两年即元丰五年(1082)二月雪中竣工的。

因此,《新岁展庆帖》,当作于元丰五年(1082)的元月二日,而不是一般所说的元丰四年。徐邦达先生《古书画过眼要录》中虽然详细考证过此帖,但仍然将写作时间提前了一年。

【醉评】苏东坡的正月初二

在这封信中,苏轼告诉陈季常,他的好朋友李公择即李常即将造访黄州,过完正月十五就出发,估计月底能到黄州,苏轼问陈季常,如果你有空,届时也过来一聚吧。不过,我的房子还没有造完,所以我不能陪你去看元宵节的灯火。

你要的“沙枋”、“画笼”也快好了——想苏东坡应该是乘造房之际,木匠瓦匠都在,受陈慥之托完成了他想要的东西,因而,苏东坡顺便也要他将福建的木茶臼子借来一用。顺便,苏东坡还借花献佛,把他不知道怎么用的“扶劣膏”送给了陈慥。

关于“扶劣膏”,苏轼《答吴子野之一》:

“济南境上为别,便至今矣。其间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也。专人来,忽得手书,且喜居乡安稳,尊体康健。某到黄已一年半,处穷约,故是宿昔所能,比来又加便习。自惟罪大罚轻,余生所得,君父之赐也。躬耕渔樵,真有余乐。承故人千里问讯,忧恤之深,故详言之。何时会合,临纸惘惘。”

苏轼这封写给吴复古的信,始于到黄州一年半,即元丰四年(1081)八月——这封信里,他没有提到受赠扶劣膏以及再写信给吴复古,问他扶劣膏为何物?因而,这也提供了一个佐证:以扶劣膏赠送陈慥,也应该是在元丰四年八月之后的事了。

这个甚至是苏轼也不知道是什么东东的“扶劣膏”,好在还有另外一封信提到。《苏东坡全集》卷八十有一致吴复古书云:

“寄惠建茗数品,皆佳绝。彼土自难得茶,更蒙辍惠,惭悚!惭悚!沙鱼、赤鲤皆珍物,感怍不可言。扶劣膏不识其为何物,但珍藏之,莫测所用,因书幸详示谕也。近有李明者,画山水,新有名,颇用墨不俗,辄求得一横卷,颇长,可用大床上绕屏,附来人纳上。江郡乃无一物为回信,惭悚之至。儿子无恙,承问及。”

苏轼问:你送了我那么多的好东西,太感激了,我最近找到了一个画山水的名家,叫李明,他给我画了一个横卷,很长,如果你不嫌弃,我把它送给你,你可以把它围在大床上当帘子。

但是,“扶劣膏”是什么东西啊?管什么的?怎么用啊?如果写信来,务必详细告诉我一下使用方法。

另外,苏轼《与李公择》也提到了“扶劣膏”:

“秋色佳哉,想有以为乐。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近有潮州人寄一物,其上云扶劣膏,不言何物。状如羊脂而坚,盛竹筒中,公识此物否?味其名,必佳物也。若识之,当详以示,可分去,或问习南海物者。子由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凛,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

苏轼提到的他弟弟子由所作《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一文,作于元丰四年五月初九日,因知苏轼受赠扶劣膏,也不可能在元丰四年的五月初九日和重阳节这段时间。

吴复古,字子野,又字远游。揭阳人,苏轼说他这个人好得没法再好,后世把他列入“潮州前八贤”之中。

他也和苏轼兄弟二人经常探讨老子和庄子,堪称莫逆。

后来,东坡遇赦北归,他想去看东坡,结果到了半路,却先得病死了……

好了,现在可以将这封信用今天的意思大概再叙述一遍了:

苏轼写这封信给您:新年未能致贺,这里祝您万事如意!天稍微放晴了,您最近身体还好吧?近来我盖房子,眼看就要盖好了。您啥时间能来黄州转转?昨天我收到李常的来信,他说过了元宵节就动身,估计月底到这里。您也这个时候来怎么样?但我估计元宵节,我的房子还不能竣工,也没法出门,所以就不能陪您夜游了。沙枋画笼,这几天就随陈隆的船运过去。现在先送上扶劣膏。我们这儿有个铸铜匠,想借一下您存的建州木茶臼子和椎,让他试着仿造一个。要是有人去福建,或者让他们先看看,到那里买一副也好。请您把这个东西付给我派去的人,我会好好爱护,随后奉还。天还冷,多保重,我这儿瞎忙,不周到的地方请您原谅。苏轼再拜,季常老先生阁下。

苏轼写此信时,年四十七岁。虽然没有晚年的厚重老辣,然而挥洒自如,率意之间,姿态横生。

房子建好的第二年,朝云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至于后一封关于子由的信,以后再解释。

苏东坡此时写给亲朋的信,都要特别注上一句:读完就烧了吧,免得惹麻烦!

因而,此信能留下来,真是万幸了!

这一年的寒食节,苏轼还写了两首诗,就是《黄州寒食帖》,想不到吧?

但写那件墨迹时,很可能是即将离开或已经离开黄州以后了。

东坡的书法的进步,可真快!

【醉评】苏东坡的正月初二

【醉评】苏东坡的正月初二

【醉评】苏东坡的正月初二

【醉评】苏东坡的正月初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