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蛋白多肽质谱指纹图谱的医学用途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2-06

今天金宝为大家带来的文章是《蛋白多肽质谱指纹图谱的医学用途》,2001年2月15日Nature和Science同时发布了首张人类基因组草图,它的完成意味着人类对于自身的认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资料显示,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只有2%源于单基因缺陷,其余大部分是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多基因事件。差异蛋白质组学通过观察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组织或血液)在蛋白表达谱上的差异,可用于肿瘤分类、早期诊断和治疗等。下面金宝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蛋白多肽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应用吧。
 
蛋白多肽指纹图谱技术是由蛋白质芯片及分析仪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SELDI)或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MALDI)飞行时间质谱(TOF MS)两部分组成,可以将病人血清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记录下来,绘制成蛋白指纹质谱图,将其与正常人、某种疾病病人的谱图或基因库中的谱图进行对照,能发现和捕获新的特异性相关蛋白及其特征,对蛋白质表达进行分析开创了蛋白质组学的全新领域。
 

蛋白多肽质谱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
1 辅助疾病诊断
2009年FDA批准了第一个基于蛋白组学和多肽组学的药物OVA1,OVA1试剂盒开启了多肽在肿瘤诊断中的新起点。现在已有89种疾病可以通过这种技术检测出来,如肿瘤、心血管疾病、传染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地中海贫血等其他疾病。
2 用药伴随诊断
临床上对已经明确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病理诊断、并且不能进行手术的晚期患者,治疗开始前要常规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对于EGFR野生型或突变状态未知的患者如何用药,Taguchi等人建立了采用对患者血浆进行质谱分析用于肿瘤疗效的预测,建立了特定的蛋白多肽质谱指纹图谱,美国Biodesix公司将此发展成为“VeriStrat”的伴随诊断,可以对病人的用药起到指导作用,已经被收录到下一步NCCN的非细胞肺癌指南中。
VeriStrat测试通过飞行时间质谱平台检测血清多肽组学的方法,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测性和预后性的试验,并在72小时内提供结果。检测流程如下:

3帮助身份识别
美国联邦安全实验室近日提出了一种方法,将毛发中的蛋白标志物与DNA分析相结合,可实现更准确的人类身份识别。
通过这项技术,将来人们有可能拥有自己的生命光盘,记录下个人有生以来不同阶段的蛋白指纹图谱,从分子水平了解并观察自己的生理变化,或作为治疗前后的比对参照,也可称为我们身份识别的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