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声高呼猛烈强

 呓农 2019-02-06
偶尔看到了徐的这段论述,感觉有悖旨趣。所以就摘出来加了评语,以明旧旨云。

“上声即今天的第三声,古代有“上声高呼猛烈强”之说,然而我一直怀疑这个说法。上声的声调向上,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不会用“上”这个字表示。但是否都是“高呼猛烈强”呢?看看押上声韵的诗词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上三例,皆以高举之音,著明其意,而不使读者轻轻滑过。意韵回环。】
如果是猛烈高呼,则韵味全无【案,高呼猛烈强,意谓其声厉举,声扬越而著明,或作“高呼用力强”】。所以我的意见,是至少在某些地区,某些人,某些情况下,上声是曲折音,先下后上的,只不过下少上多,调值高,因此为“上”声【以今类古】。郑张尚芳先生曾指出,人体器官多用上声,如首、口、眼、耳、齿、嘴、脑、脸、手、脚【脚入声】等,最后自称也是“我”【其意盖在着重】。由此知上声有亲密、细腻、喜爱之意【穿凿臆说】。押上声韵的诗,大部分细腻缠绵,如上例,只有小部分,豪迈壮烈,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类。”引自徐建顺《古诗的声韵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