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是东吴开国功臣,深受孙策孙权器重,却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

 山地之仔 2019-02-07

三国时期,每个国家都算是人才济济,但大家对吴国历史人物认识程度,远不如魏、蜀两国那么高,因为史家以魏为正统,而演义则是蜀为正宗,那么东吴肯定就会被很多人所忽略了。实际上,江东沃土的东吴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下面小编就来给您说一位东吴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人物,而且此人在东吴的评价可以说是非常之高,他就是吕范。

吕范

吕范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小人物,可以说他是东吴的得力干将之一,与张昭、程普等人是一个级别的。吕范字子衡,本是汝南郡的一名小公务员,相貌堂堂,而且史书中说他“好奢”,出手比较阔绰,说白了就是喜欢铺张浪费,故而收罗了一大帮门客,多达百余人。后来因避难到了寿春,并结识了孙策。当时孙策刚到寿春,并没有什么势力,吕范颇有眼光,认为孙策这个人不简单,将来必成大事,便把手下百余门客交给了孙策使唤,自己也经常给孙策出谋划策。

孙策

后来曹操大举进攻陶谦,徐州岌岌可危,孙策担心母亲与弟妹们的安全,打算把他们从徐州江都接回,这时吕范自告奋勇前往,便带着一帮门客前往徐州,结果被陶谦误认为是袁术派来的奸细,遭到了悬赏通缉。但是面对陶谦的追杀通缉,历尽千难万险,吕范最终还是顺利把孙策的母亲和弟妹们安全带了回来。也因为这件事,大大拉近了吕范与孙策的关系。

吕范

后来吕范追随孙策参加庐州之战以及东征的一系列战斗,从始至终一直鞍前马后,从不怨言,最后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将领。孙策的势力如滚雪球般壮大,从东征初一千多人马,扩张到数万人马,在孙策收编刘繇、笮融等人的军队后,还增拨两千士兵及五十匹马给了吕范。此后,吕范一直跟随孙策东征西讨,先后平定了七个县,此后被孙策拜为征虏中郎将。

吕范

孙策在世时,吕范就已经是吴军的重要将领,可以说是东吴的开国元勋之一。孙策去世之后,吕范开始辅助孙权,且在东吴世家子弟中无人不尊敬吕范,而且勤劳守法,一直为东吴兢兢业业,孙权也是特别喜欢他。尽管当时周瑜、吕蒙、陆逊等少壮派将领成为了东吴的军界领袖,使得吕范在军队中的地位有所削弱,但是在一些重要战事上,吕范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

孙权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吴国分成以周瑜为首的主战派,和以张昭、吕范为首的主和派,但是当孙权决定与曹操决战的时候,吕范便不再言语,并全力协助周瑜训练水军整备军资,亲自冲锋陷阵,虽然吕范最初是不赞同开战的,但主公下令之后,吕范依然全力以赴,致力于把主公的想法变成现实,可见吕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忠臣。

吕范

在对待刘备的态度上,吕范与周瑜一样,坚决主张压制刘备势力。当年刘备到京口见孙权时,吕范与周瑜都上书孙权,认为应该扣押刘备,绝不能让他坐大,结果孙权并没有将刘备扣押,然而孙权却并没有实行,倘若孙权听了吕范的进言,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蜀国了。后来,当孙权准备背盟偷袭驻守荆州的关羽之前,就曾跟吕范说道:“如果当初听从你的建议,今天就不必如此劳师动众了。如今我将逆流攻讨关羽,你要帮我守卫好建业。”结果孙权成功讨破关羽,之后回师迁都武昌,吕范被拜为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治理旧都建业,并监督扶州以南直至南海地区一带的军队。

曹休

到了曹丕即位之后,曾发动了大规模的南征之战,派曹休、张辽、藏霸发兵三路进攻东吴,孙权针对曹军的大举进攻,也兵分三路重点防御,派吕范率领徐盛、全琮、孙韶等将领,以水军在洞口县一带拒敌。然而,吕范的水师遭遇暴风,很多船的缆绳被强风刮断,船只失控,漂到了曹休的营垒处,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大肥肉,曹休乘势出击,斩杀吴军官兵数千人,大获全胜。吕范临危不乱,亡羊补牢,出动船只救援,把溃散的余部转移到了长江南岸,虽然此战失败,但是也成功挽救了剩余的部队,保留了部分吴军兵力,回军后吕范仍被任命为扬州牧。

吕范

吕范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弱化,基本上是一个龙套式的人物,但在历史上,吕范深受孙策和孙权的器重,死后更是追授大司马,位列三公之一,因其长子已死,故此由次子吕据袭爵。虽然吕范在人们眼中没有像诸葛亮、周瑜那样的光彩夺目,但是他却用自己独特的职场智慧,成为了是吴国不可或缺的人。吕范死后,孙权迁都建业,路过吕范的墓地时不禁痛哭,一声“子衡”,泪流满面,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