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差点被刘备处死,却被诸葛亮力保,最后成了蜀汉的首位接班人

 山地之仔 2019-02-07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前,后主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探望,询问后事,诸葛亮推荐由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在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就提到蒋琬,称他是“贞良死节之臣”。因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是姜维,其实这和真实的历史是有出入的,尽管诸葛亮非常器重姜维,但在临终前,他密表后主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可见诸葛亮是十分看重蒋琬的,那么蒋琬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诸葛亮为何会选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呢?

蒋琬

蒋碗字公琰,在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太多,早年的经历与庞统有些相似。曾以书佐身份随刘备入川,任广都县长,有一次刘备突至广都,发现蒋碗各项政事都未办理,又喝得烂醉,刘备大怒,欲加罪处罚,此时诸葛亮站出来为蒋琬求情,说道:“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也就是说,蒋琬勤政务实,把“安民”作为执政的根本,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这里诸葛亮破例为人说情,完全出于爱护人才出发,他一直认为蒋琬是个人才,而且是大才。

诸葛亮

刘备历来敬重诸葛亮,听诸葛亮如此一说,便没有治蒋琬的罪,只是免去了他的广都长职务。但是刘备对蒋琬已经形成了偏见,虽然不加追究,但也没有重用,所以蒋琬在蜀汉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冷板凳。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才将蒋琬召到了身边,给他当了一个尚书郎,大致相当于秘书的一个职位。

蒋琬

但诸葛亮却一直很看重蒋琬,总想找机会重新任用他,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开府治事,蒋琬从此便有了施展才干的舞台。蒋琬被诸葛亮征召到丞相府当东曹掾,这实际上是一次破格提升,等于科员直接提到了处长。蒋琬知恩图报,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为诸葛亮解决了不少问题。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对蒋琬的评价很高,称之为“贞良死节之臣”

蒋琬

后来,诸葛亮又提升蒋琬为参军,在北伐期间驻兵汉中的时候,命蒋琬留守成都,负责后勤保障,这时候蒋琬所做的工作,和当年萧何留守关中差不多,而他做出的成绩,也和萧何差不多,从粮食上和兵源上,保证了诸葛亮在汉中的需要,诸葛亮多次称赞道他“托志忠雅”,是可以和自己共同辅佐王业的人。几年后,诸葛亮又提拔蒋琬当了丞相府长史,加抚军将军,这就相当于是诸葛亮的左右手了,因为丞相府长史只有两位,另外一位就是杨仪。

蒋琬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蒋琬其实也没表现出什么过人之处,但是他却没有出过任何问题,而不出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成绩。在诸葛亮看来,蒋琬已经表现出一位执政大臣必须的素质,将一切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而不是等到出问题了再来收拾。众所周知,诸葛亮在世时,曾有意识地培养接班人,这里面包括马良、马谡、向朗、蒋琬、杨仪、费祎、姜维等人,而蒋琬在这些人里脱颖而出,成为诸葛亮去世后的首位接班人,说明他在诸葛亮心中分量最重。所以,在诸葛亮临死之前,特别给后主刘禅上表推荐蒋琬做他的继承人,而蒋琬后来的表现,也证明了诸葛亮知人善用。

诸葛亮

蒋琬执政之初,蜀汉乍失栋梁,此时由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大军尚在渭南一带,孙吴增加巴丘守军万人,随时可能对蜀汉构成军事打击,蜀汉上下人心惶惶,唯独蒋琬处变不惊,从容镇定。针对强敌曹魏,蒋琬奏明后主刘禅,晋升吴懿为车骑将军,镇守汉中,让司马懿无隙可乘,只得退军;针对孙吴的增兵,蒋琬下令增加白帝城一带守军,并遣右中郎将宗预往见孙权,重申联盟抗魏的宗旨,迅速安定了人心,稳定了政局。

蒋琬

在政局基本稳定后,蒋琬以主要精力,努力安定民生,发展经济,增强国力。面对魏强蜀弱的总体态势,蒋琬大胆修正了诸葛亮全力北伐的方针,以守边为本,以静制敌,将战略大本营由汉中移至涪县,大大节省了人力财力。而且,在蒋琬看来,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北伐失败,其原因就是因为秦岭道路险峻,交通来往不便,其过程非常的劳民伤财。蒋琬便提出利用水路顺流而下,由陆路改为水路,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地。可当时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个策略,因为改为水路虽然出兵容易,但万一失败则很难撤退,并非上策,在大臣的反对下,蒋琬的策略最终宣告失败,但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计策。

蒋琬

而且蒋琬的性格非常的好,陈寿称为“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大气的人。当年有一位叫杨戏的官员,很有才能,但是脾气不太好,蒋琬跟他讲话的时候,经常爱答不理,在旁人看来毫无尊重可言,但是蒋琬依旧重用他。而后来姜维主政的时候,有一次杨戏嘲笑了他,结果姜维便把杨戏贬为了庶人。

姜维

尽管蒋琬没有在军事上建立惊世奇功,但他却无疑是蜀汉头脑最清醒、最具战略眼光的杰出领导人。蒋琬稳重沉静,坚持“安民为本”的治国方针,把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在他执政的十二年间,除了派姜维率领偏师攻袭曹魏凉州,以及延熙七年调兵抵御曹魏大将军曹爽之外,基本上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蜀汉“边境无虞,邦家和一”。没有了战争,就等于大大减轻了民众的兵役、劳役负担,使民众能够安心从事生产,从而舒缓了民力,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良好效果,使蜀汉的国力有所恢复和发展。

蒋琬

后来人们把蒋琬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论政绩,论品格,蒋琬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当之无愧,在蒋琬当政期间,蜀汉也获得了非常难得的十二年安宁。总的说来,蒋琬称不上十分优秀,但他却是一位称职、合格的臣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