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布了头条文章:轻别离 来自不加V

 麦客的春天 2019-02-07

1.

我大学毕业后有几年不回家,父亲病危时回去了。那时他在半昏迷状态,见到我不会说话,眼睛也不能直视我,一直偏向窗外,只有眼角流出的泪,证明他知道我回来了。

这个眼神在小四临走的那天,我也见到。医生说他半休克。我说,和我爸爸快走时一样。

经历过人的弥留之际,和没有。在心里是有区别的。

比如我外婆,最后一次见我已经是老年痴呆症晚期,她不太记得我是谁,但笑吟吟地对我说,她以前脾气不好。这个画面很温暖,似乎把童年的不快一笔勾销。

还有一个朋友,最后一次见,是在我新书签售会。他特地未围观,然后怕打扰我,就在旁边咖啡馆等我结束,再带我去翠花胡同的悦宾吃饭,聊天非常开心,虽然他抗癌的身体疲惫。

旧时家养的猫犬在大限之日来临时,会离家出走,悄悄死在隐秘的地方。

可能,他们怕主人见到垂死的样子,太伤心,只想留下最美好的相伴时光。

李咏生病后,参加中国好声音,特地以串烧的方式,给自己给爱人给故人给女儿,唱一首歌。

在美国的照片,也是“不老少年”,剪短了头发,穿着明亮的夹克,仿佛在弹青春的吉他。

2.

说实在,中年以后,我怕见人,也怕交朋友。

见故人,总会对比你的年少轻狂,感叹你的臃肿消沉,尤其和你同样老去的前前前任,已经看不上你了。

见新人,也每每计较自己不是在最好的状态,留不下最好的印象。哪怕司机,只见到35岁以后的我,我也耿耿于怀。

而如果在公园,我就毫无压力。

比比皆是比我老的人,我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看来,都是年轻。

我四仰八叉躺着,面朝太阳。我的裤子那么紧,我的羽绒服那么亮,我不羁地敷着面膜,自得其乐地自拍。

背后那个卧姿销魂的老头,也因我轻佻起来。

猛然惊醒,我二十出头时爱泡吧,也是爱混迹在大叔大哥之中,倚小卖小。

再过二十年怎么办?

那就要离群索居了。

因为比你老的人,一天天在减少,而你不能活成治丧委员会。

3.

最近四处都是悼念的气息。这让我不安。

张国荣死了我没哭,金庸死了我也没哭。我不听他的歌,不看他的小说。

作为文艺青年,我没有爱过中国作家,也说不上几个外国作家的名字,没有精神食粮,也没有信仰。这大概挺可怕的。就像三年级的孩子,问父母我的名字什么由来。答,没来由。

我只能记住,在我生活里真真切切存在过的人,慌慌张张地跟他们发生关系。

他们通过小说,通过作家的想象力,了解外面的世界。

而我,还是得亲手把他们做出来。就算是意淫,也得我是亲自挑选的对象。这样,才有真正的“互动”。

所以,有一类是写书的人,有一类是看书的人,还有一类是书里的人。

相比写和看的能力,还是做的感觉真实些。

比如我可能是“百年孤独”那样的巨著掉出来的一个小角色。人生进度条快过半了。我还得继续完成我的孤独。

因为笨拙,我要逐一去体验,才能告诉你,和理论上的有何不同。

4.

养了十几年猫,我才亲历了别离。16年前,看到杂志上采访一个女画家,“你上一次哭什么时候?”“猫走了以后”。

我一直记得那个对话。当时光是感受到无法喘气的忧伤。现在我知道,那是非常具体的,而且“上一次”可能是无数次。就是说,过了16年,再问那个女画家,“你上一次哭什么时候”,她

的回答可能还是一样。因为她昨天受悼念氛围的影响,又一次想起她多年前去世的猫,然后哭了。

如果你只是看小说,如果你只是写小说,或许不会知道这个事实。

有人以阅读代替经历,那是偷懒。

写作者,往往对现实不满,才要创作出一个世界来。他们本身的生活,除了夜以继日奋笔疾书,并无太多乐趣。

现在的游戏设计师,和作家的原理相同。把人从一个篮子,放到另一个篮子去,省得他们对不可改造的现实烦躁。

不然,就会有大批无所事事的人,跟我在公园晒太阳。

我不喜欢虚拟世界,是不想他们干预我的感受。

宁可自己去发现。

比如我20几岁想象70岁时要做个帅气老太太,跟开大篷车的司机的去流浪。

我40岁就认为那不靠谱。70岁关键要有个全新科技装修的阳光房,有智能家居,无障碍通道,护理床和机器人保姆。

谁知道到70岁又会怎样想?

5.

告别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

晚安告别今天。

早安告别昨天。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

那些特别痛苦的别离,

是你在其中寄存了感情。

我第一次离家寄宿在16岁,军训的第一周每天在流泪。

离家24年后,我还不舍得把猫寄养一天。

有些别离,你一旦适应,就真的适应了。

比如失恋,

比如死亡。

我很少想家。

因为适应离家的过程太痛苦了。

仿佛在悬崖上一下割断了缰绳。

你几经挣扎才没有落进深渊。

从此孤家寡人。

我也不怎么失恋了。

我用300个人戒除了分离焦虑。

如果每次交尾后的别离是死亡,

那我就当黑蜘蛛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