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我的文章记得星标哦?? VOL.76 1 “周星驰,我不再欠你电影票。” 最近春节档票房竞争激烈,各路主创人员使出十八般武艺做宣传,而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也开始发力。 但官方连续放出的图里,都被质疑滥用情怀梗。 比如女主双手交叉,回眸不屑一笑,跟张柏芝当初饰演的柳飘飘一模一样,相同颜色的服装,同款过小腿长筒靴,一切都让人觉得是在重复当初的《喜剧之王》。 甚至星爷还和张柏芝重现了曾经的场景,尹天仇穿着西装,用手勾着柳飘飘的下巴。 见过太多狗尾续貂的作品,现在一看到某部熟悉的电影加了前缀或者后缀,我们都会本能的怀疑,这不过是新瓶子装旧酒,赚一波情怀钱。 但提前看了点映后我改变了看法,虽然同样是在讲小人物的心酸故事,但情节和架构都有很多不同,而一些旧梗都用出了新意。 说起周星驰,大家首先想到的标签是喜剧演员,但他在采访中曾经说,自己是一个演悲剧的人。 他7岁时父母就离婚了,母亲带着他和另外两个姐弟在香港九龙区生活。一家人挤在逼仄狭窄的房子里,几个孩子需要睡上下铺。 贫穷带来了内向的性格,小时候他木讷不爱说话,连拍照都要往母亲身后躲藏,出去吃饭时遇到不认识的人,便埋头不说一句话,把碗高举起来挡住脸。 他说,“我害怕别人看我,注视我的眼睛,盯着我说话。” 但就是这样内向的性格,9岁时看了一部李小龙的电影之后,却萌生了要当演员的想法。 他开始苦练铁砂掌,为了避免练得不对手废掉,专攻一只手,结果被母亲发现后大声训斥。 但想要表演的欲望却从未散去,中学毕业后,周星驰在电子厂当过工人,也在餐馆当过跑堂,期间一直在寻找机会进娱乐圈。 2 后来19岁时,周星驰通过姐姐认识了梁朝伟,当时梁朝伟还在卖家电,业绩做得不错,将要升到销售经理,周星驰就一直给对方洗脑,让梁朝伟放弃工作和自己一起考香港艺员培训班。 那时梁朝伟的母亲曾经劝儿子少和周星驰来往,觉得“那小子不务正业。” 两人最后还是一起报了名,可惜造化弄人,梁朝伟一下子就考上了,而周星驰数次失败,最后连续考了两年才勉强进了培训班。 梁朝伟长相忧郁帅气,演艺生涯很顺利,很快进入《403穿梭机》当主持人,而后拍广告,转战电视剧,从《鹿鼎记》到《新扎师兄》,一炮而红。 而周星驰就混得有些灰头土脸了,他先是被台里安排做儿童节目主持人,一呆就是五六年,无人问津。 曾经的老友无心插柳柳成荫,声名鹊起无限风光,而一心当演员的自己却是百般求不得,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早就大受打击放弃了。 但他仍旧默默坚持着。主持节目一有空隙,便去剧组跑龙套,装出一副老油条的样子,跟剧组里的人插科打诨,为了一个不知名小角色苦苦争取。 “为了一个死尸角色,浪费一升口水争取。” 《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就像是他的心路历程,每天西装革履却倍受歧视,始终咬牙坚持着。 在83版的射雕里,他饰演一个被梅超风一掌击死的路人甲,连配角都算不上,结果他跑去跟导演商量,能不能让我用手挡一下再死?这样可以表现人物的求生欲…… 导演很不耐烦的拒绝了他。 又跑了好几年龙套,受尽白眼之后,周星驰终于迎来了转机,在李修贤的电影《霹雳先锋》中扮演一个偷车贼,结果一举夺得最佳配角奖。 此后,他主演了电影《赌圣》,将自己跑龙套那几年的经验运用起来,揣摩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式,电影上映后大受好评,很快打破了票房纪录。1992年,周星驰出演了七部电影,每一部都进入了香港电影票房前十名。 因为曾经当龙套的经历,他坚持每个配角都有存在的价值,就像他在电影凌凌漆里说的,“就算是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 于是他的电影里,产生了无数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石榴姐,包租婆,火云邪神,哑女…… 哪怕只出现十几秒,都会在其中大放异彩。 3 因为对于拍电影的极度偏执和掌控欲,他几乎得罪了每一个合作伙伴,洪金宝做《功夫》武术指导时,屡次被周星驰推翻重新拍,气得大骂他只把自己当人,不顾别人的心血。 吴孟达为了他推掉其它片约,空出档期来等待,结果周星驰直接告诉对方,不用了,你的戏份没有了。 谈了数段感情,但把拍电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忙起来会忘记一切,最终每段恋情都无疾而终。 每个人跟周星驰合作过的人,谈起他都会恨得牙痒痒,但又不得不承认他对于演戏的热爱和天赋。 曾经记者问陈嘉上,最欣赏的男演员是谁,陈嘉上愤愤的说,“是周星驰这个王八蛋。他这个家伙,就是天才。他总是给你惊喜,让你出其不意。让你惊叹‘居然可以如此!’”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王晶觉得演技最高的男演员是谁,王晶毫不犹豫,“周星驰,他排第一位。” 周星驰身上交织的悲喜剧色彩,如同尹天仇一样。每天西装革履,默念着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被周围人白眼相待,仍不改初心。 真正深刻的悲剧,往往包裹着喜剧的外衣,笑中带泪,让你笑完之后,还会陷入沉重的思考。 都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是他偏偏告诉你,只要敢想就可以,嘲讽和辛苦都是真实的,但成功就在不远处。 他也告诉你,小人物一定要做很多努力才会有一点点成功,但你一定要具备在困境中忍耐的素质。 4 每一个奇迹诞生之前,都是平平无奇的。 国人向来讲究中庸之道,古人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因为君子可以随时做到使得其当,无过不及,而小人则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人们都不喜欢剑走偏锋的人,因为他们危险,自私,独断专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如同一个暴君。 但这世界属于偏执的人,他们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仅仅是某一刻滋生的念头,便可以支撑他们单枪匹马去赴一场战争,甚至贯穿整个的一生。 当我们所有人都在被外力推着往前走,按部就班的抵达中庸之道,做一些对自己的人生可有可无的事,他们却在很早之前的某一个瞬间,就找到了自己毕生追求的东西。 10岁,8岁,6岁……甚至更早,仅仅是那一霎那的决定,”我要改变这个时代,我要达成某个理想“,足够他们坚持数十年,并为之不断奋斗。 纵观娱乐圈最后能走向巅峰的人,无不带着一点偏执。 低调谦逊,保持中庸或许是维稳之道,但如果每个人都是如此,世界就少了一点精彩。 感谢那些追梦路上的偏执狂。 此次在《新喜剧之王》中出演男主的王宝强,经历和周星驰有颇多相似之处,8岁那年偶然看了《少林寺》,便萌生了成为功夫明星的想法,此后的人生道路,都围绕着这些做决定,比如小小年纪去少林寺学武,比如十几岁远离家乡成为北漂。 看似一意孤行的决定,往往决定了你和别人从此不同,那些倔强的坚持,终有一日会开出一树繁花。 电影本身讲述的也是一个关于追梦的故事。 我只看了一次预告片,就被深深打动,女主如梦是一个大龄小镇女青年,怀着不切实际的演员梦,在剧组跑龙套受尽白眼,和父母关系紧张。 暴怒的父亲跳起来用刀砍她,她还在想演戏的事,疯魔似的说父亲刚刚的情绪很到位,让他再来一次。 5 如梦跑龙套时,导演大骂她难看,去面试的时候,对方诘问她,“你觉得你有机会吗?“
那,宇宙毁灭之后呢?如梦再次反问,在场的几人都愣住了,惊讶于她不知天高地厚,最后不屑的议论她: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有这种人,又没有自知之明,又不死心,整天出来搞事情。 无数人告诉她,算了吧,这就是命,可到底什么是命?我们对着这个巨大而空洞的概念臣服,却不愿意再相信努力,就可以实现梦想。 其实成功没有什么秘诀,最简单最笨的做法,往往就是最短的路。 《新喜剧之王》不仅是星爷的经历,王宝强的经历,女主角如梦的经历,它也是我们每个人故事,在追梦路上的心酸、犹豫、取舍、奋不顾身。 大年初一,去电影院和爸妈一起看看这部电影吧,在笑声中找回那些曾经的勇气,四散的理想。 所有人都说你痴人说梦,每个声音都在质疑你的决定,但有的人就那样一直走了下去。 这世界从未改变,只要你绝不投降,负隅顽抗。 对了,《新喜剧之王》里提到的变美神器“新氧专业医美APP”,自主研发的AI测脸——新氧魔镜,可以智能检测人脸的24个关键特征,并生成专属脸型报告。 |
|
来自: 昵称18154423 > 《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