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即凡而圣》| 盛珂解读

 昵称52221680 2019-02-07

关于作者

芬格莱特,生于1921年,美国著名哲学家,研究领域涉及心灵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曾被认为是“美国长期以来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哲学家之一”。

关于本书

本书是英语世界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必读书,书中由一个哲学家的视角讨论了儒家的礼教背后体现出的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我们已经不知不觉远离了的儒家的思想世界。

核心内容

传统儒家看待生命地方式与现代性的个人主义截然不同。它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伦理关系决定了一个人是谁。而礼就是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能否符合礼仪,关系到一个人是否真正的能够自我实现。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我们要解读一本讲孔子思想的书,书名叫《孔子》。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赫伯特·芬格莱特。你可能会问,孔子是儒家的圣人,他的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人已经讨论了几千年了,光注解《论语》的书都能摆满一个书架。得到大学还有一门课,就是一句句精读论语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听一个外国人来讲孔子的思想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今天我们作为中国人,在面对儒家思想、面对孔子思想,会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矛盾感。这是因为今天,儒家思想的功能已经改变了。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大部分时候是社会的主流思想,是统治者的一种工具。但是。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大潮,传统中国的价值体系已经动摇,传统的儒家思想也不再跟现代政治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那么在社会生活中,它还有什么用,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本期要解读的这本书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这本书研究孔子思想的方法非常特别。他把孔子当作一个跟柏拉图、康德一样的伟大哲学家,用西方人研究哲学家的方式去研究孔子。中国的古人其实并不是这样来理解孔子思想的,我们认为孔子是圣人,孔子说的话,代表的并不只是他个人的观点,更是对大道或者说真理的转述。所以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后来的儒家学者,也一直延续着这个传统。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解释孔子建立起来的儒家经典。只不过,他们的目的不仅是解释经典的本来意义,更是要通过解释经典提出自己的思想,所以会有“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解释儒家经典、解释孔子思想,是儒家适应中国政治和社会变化的一种方式。

所以今天我们想去研究儒家思想的时候,研究的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思想体系。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一般的研究者也都是这么看的。他们更多的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变化,研究它在不同时期对古代中国社会和国家的作用。

考虑到这个前提,你就能体会到芬格莱特这本书的价值了。他研究的不是变动的儒家思想,而是把孔子思想看作一个固定的思想,一种个人的哲学。在他看来,孔子是超越任何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他提供的是一种和西方完全不同的哲学体系。过去西方人眼中,孔子的形象是变形的,他们没有读懂孔子,所以不够重视孔子。而他是把孔子思想放在全人类思想发展的大框架下去看,以西方哲学思想作为参照系,由此碰撞出孔子思想的特点。他对孔子学说中的重要概念,包括仁、义、礼、智、信等等,都作了细致的阐释。他的阐释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同样很有启发。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即凡而圣”,指的是儒家的“礼”。礼,我们可以理解为礼仪,是儒家的核心问题。对于孔子来说,礼仪不仅关系到人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人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如何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当孔子最心爱的学生颜回问他,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理想的君子的时候,孔子给出了最为平实的回答:一切只要依照礼仪而行,就可以了。在孔子看来,依“礼”而行的能力和克己复礼的意志是一个人完善自我的基本方式。

生活在现代世界中的我们,不太容易理解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仪。其实,这种重视体现的是儒家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而这种理解,今天的中国人都会觉得有些遥远和模糊了,对西方人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芬格莱特眼中,儒家的礼仪是一种特别神奇的东西,它是日常的、平凡的,同时又充满了让人无法抗拒的神秘力量。这个神秘力量是什么意思呢?芬格莱特的解释是,在儒家世界中,一个人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礼仪,就可以不用强力达到目标,实现自己的意志。

我们中国人一般不会这么理解儒家思想,因为这种力量对我们来讲好像没什么特别的。芬格莱特在上课时举了一个例子,他让学生设想一下,假如想把一本书从办公室带到教室你会怎么做?你可能会说,走到办公室,推开门,拿起书,然后再把书带到教室。芬格莱特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物理性的努力,也就是靠行为来实现的。但是,真实世界中,你还可以怎么做呢?你可以找人帮忙啊。当然,求人帮忙你肯定得很有礼貌。这其实就是在运用礼仪,用礼仪来实现愿望。如果我们只看这个事情的两端,是不是就是,你说出了自己的愿望,然后愿望就实现了。在这里没有咒语,也没有阿拉丁的神灯,起作用的就是最日常的礼仪。这就是芬格莱特从孔子思想中获得的启示。他觉得,这简直太神奇了。

这一期音频就是要为你解读儒家礼仪背后的哲学内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贴近孔子的思想世界,重新理解从儒家传统来看,成为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会分成三个部分来讲:第一,礼仪为什么对儒家这么重要,礼仪的神秘力量来自哪里;第二,如此重视礼仪的孔子,为什么会觉得人生中根本不会面对真正的道德选择困境;第三,对于孔子来说,生命的尊严和神圣性究竟来自哪里,又意味着什么。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为什么礼仪在儒家思想中如此重要?这来自儒家看待生命独特的方式。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理解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我首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有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关系。也就是说,首先得有一个“我”,然后,“我”才能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等等。这种理解,其实在西方思想进入中国以后才慢慢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中,人生的很多观念其实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比如权利和义务的问题。只有把人理解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才会首先想到个体的权利,而义务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再比如,如何看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即使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很多人也会说他的人生是成功的。然而,如果回到古代,深受儒家传统影响的古人应该就不会这么想。

这就是因为前提不一样,儒家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一个人是谁。对儒家来说,不是先有一个独立的“我”,然后建立关系,而是反过来的,是我跟周围人的关系构成了“我”。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儒家那么重视人和父母之间是否孝顺和慈爱,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关系。假如一个男性生活在古代中国,他想到自己的时候,首先会想到他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芬格莱特把儒家的这种特征称为儒家的社会性。

如果我们接受了儒家是社会性的,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儒家认为生命的意义单靠自己难以实现,必须要放到跟他人的关系中才能实现。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儒家认为想要让人生完满,就得恰到好处地处理生命中的各种关系。

礼仪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恰恰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因为,礼仪就是规定了人与人之间恰当的相处方式。传统儒家的礼仪非常丰富,它具体的规定了面对不同的关系,或者在不同的处境之下,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在传统社会,礼仪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人一生中所有可能遇到或者发生的重要事情,规定了我们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一个合格的儿子、一个合格的君主。在这个意义上,礼仪的作用就不像我们平常所理解的那样,是学会如何跟别人相处那么简单,礼仪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意义。能否成为一个符合礼仪的人,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

我们刚才说的礼仪的神秘力量,正是来自礼仪的这种特点。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同样,礼仪的实行与接受也是相互的。传统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成长过程中都学会了礼仪规范,礼仪对于行为的规定是公开的、透明的。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依照礼仪做事,就会期待他接下来的行为也是如此,而且,你也会同样依照礼仪对他做出回应。

一个看似简单朴实,却充满了尊重和善意的互动就这样展开了,就像今天我们见面时会握手问候。当你向别人伸出手的时候,其实表达了你对对方的尊重和善意,对方也会积极回应。所以,握手这种礼仪,就是一次充满尊重和善意的交流。芬格莱特说,人和世上其他事物的最大差别就在这里,我们从来不把彼此当作无知的对象来看待,我们信任对方是懂得礼仪的。礼仪能够畅通无阻,就源自这种信任。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只要所有的人都遵照礼仪的规定来做事,那么社会就会和谐。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处在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期待的状态下,礼仪的作用就能够恰到好处地发挥出来。

相比通过强制力量达到和谐,这种和谐有独特的力量,也有脆弱的一面。一旦某个环节脱离了礼仪规范,整个和谐的环境就会打破。这就是为什么孔子会对那些破坏礼仪的行为如此气愤,因为他们破坏的不是一时一地的礼仪,而是破坏了整个社会对礼仪的尊重和默契。礼仪的神秘就在于,一旦人们觉得礼仪不再有效了,不再信任它了,那么礼仪就真的不再有那种神奇的效果了。

破坏礼仪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参与其中的人还没有学会礼仪。这些人不知道怎么按照礼仪行动,也不知道怎么合乎礼仪地回应其他人。这也会打破和谐。所以,儒家认为学习礼仪非常重要。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在我们每个人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久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早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规则,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和传统。对于儒家来说,礼仪就是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参与到周围的世界中,就要在人生的早期阶段,花很长的时间努力学习礼仪,学习如何进入这个世界。对于儒家来说,没有学过礼仪的人,还不能被看作是一个真正的“人”,而只是具备了学习能力的“素材”。只有经过礼仪的塑造,在传统的熏陶之下真正学成,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

你发现没有,在儒家的世界中,是礼仪塑造了我们,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儒家那么重视“冠礼”。冠礼就是儒家的成人礼,古代一般认为男子二十岁就可以行冠礼。“冠者礼之始”,就是说冠礼是礼仪的开端。冠礼标志着这个人进入了成人世界,也标志着成人世界接纳了他,其他人也不再把他看作是一个孩子,而是相信他已经对于礼仪有了一定了解,可以进入礼仪的世界了。

第二部分

通过前面的解读你已经可以了解,芬格莱特从礼仪的神秘力量入手,指出儒家是在人的基本社会关系中来看待人的生命的。因此,为这种交往建立规则的礼仪就非常重要。在人的社会交往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遵循礼仪的规定而行动,整个社会就会和谐地运行下去。而谈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道德。那么,如此重视交往关系的儒家,又是如何看待道德呢?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二个部分:为什么孔子会觉得人生中没有真正的道德选择困境。

芬格莱特用“一条没有十字路口的大道”来形容孔子对道德的描述。道路,大概是我们用来形容人生时最常用的比喻。中国古代的哲人也不例外,孔子常常把人生比喻成道路。至于我们每个人,则像古诗中所说的:“人生不满百,忽如远行客”。芬格莱特发现,西方人也会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场旅行。虽然用同样的比喻,但孔子的理解和西方人截然不同。对于西方人来说,既然人生是道路,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十字路口。这代表生命中总会遇到各种道德选择的困境。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就经常要面对这种问题。道德选择之所以构成一个困境,就是因为接下来究竟该走向哪个方向,我们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一切都只能归结于我们的抉择。如果能找到确定的答案,也就不会在十字路口彷徨不前了。

芬格莱特认为,这说明西方思想主要都是把道德问题看作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在孔子的思想中,从来就没有这种意义上的选择,人们要么就是遵循大道,要么就是偏离大道,误入歧途,迷失人生的方向。因为,对于孔子来说礼仪已经提前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人生的抉择面前,一个懂得礼仪的人是知道该如何去做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旅途的话,那么礼仪就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地图,其中不仅标明了最终的目的地,也标明了通达那个目标的具体的道路。

在孔子看来,天地间存在着唯一的、真实的大道,也就是说,人生有着唯一的、真正的意义,在儒家如此认定人生唯一的思想背后,矗立着儒家的理想人格典范。虽然人生的每一步还是未知的、开放的。但是,我们的生命究竟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该如何度过才是有意义的,这些对于儒家来说,都是确定无疑的,根本不用个人靠自己去摸索、去选择。

这个唯一的、真正的意义就体现在儒家的礼仪之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就可以充分地理解并且掌握这个意义,就知道路应该怎么走。道德选择的困境,在孔子这里则是意味着人格上的弱点或者是知识上的缺陷。一个成熟的君子,首先应该有能力在众多人生的歧途之中,辨别出那条真正的道路,并且有足够的意志力,坚定不移地走向这条道路。对于儒家之道的充分理解和信任,则会让他在行道的过程中,身心安宁、平静从容,而不必去面对道德选择困境带来的种种彷徨不安和内心的折磨。

芬格莱特认为,孔子对于道德的这种理解,和他对于礼仪的强调是一致的,根本的原因都来自孔子对于生命的理解。正因为人首先是一个关系中的存在,因此,人不是一个完全自主的人,人不能完全靠自己来塑造自己的生活,而是必须在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在相互尊重和信任中,建立起自己的生活。这种交往中的相互尊重和信任,建立起我们的道德原则。因此,人必须经历教育培养和文明的熏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人性的人。

所以对于孔子来说,人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唯一的真正的意义。成为一个君子,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大道上。那么孔子认定的人生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为你解读的第三部分,孔子把人生意义比喻成祭祀活动中出现的神圣礼器。

第三部分

芬格莱特由孔子和子贡之间的一段对话开启了这个话题,并按照他对礼仪的理解提出了和以往不同的解释。在这段对话中,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我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一开始回应说,你现在还是一个器具,距离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还有不少距离。按照孔子一贯的思想,一个理想的君子不应该是某种有用的器具。因此,听到这个回答的子贡有些沮丧,继续追问孔子:那么,我是哪种器具呢?孔子回答说,你就像是宗庙祭祀用的玉器。芬格莱特认为,孔子将子贡比喻成祭祀中的玉器,其实指出了人生意义的来源。

宗庙祭祀用的玉器参与到了神圣的祭祀典礼之中,并且因此而分享了典礼的神圣意义。以此类推,人的生命的意义并不是来自他自身的那些特性,而是因为他深深地参与到礼仪活动之中。对于孔子来说,整个社会都可以看作是一场宏大壮观的礼仪活动,人始终是作为这场礼仪活动中的一部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的尊严和意义也就来自礼仪活动赋予的神圣性,在这种礼仪的活动中,人的行为都被沾染上人文的色彩,构成了人的世界。

孔子谈到孝的含义的一段话,更好地揭示出人生意义的这层含义。孔子说,对于孝敬父母来说,简单的赡养父母,并不能称为孝顺,真正的孝其实是来自人面对父母时的恭敬态度。单纯赡养父母的行为,并没有充分尊重父母与你之间的关系,没有把父母当作尊敬的对象来看待。这只是从人的动物性的一面来理解人。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在动物性的一面之上,还有一种人伦的关系,这种人伦关系才是我们理解人的本质。

芬格莱特说,只有在赡养过程中,抱有尊敬的态度,怀着感恩的心情,才能够把单纯的动物性的行为,转化成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人道行为。与此同时,每个人也在这种人道行为中,成就了他自己,实现了人生的意义。因此,对于儒家来说,保存个人的肉体生命的存在,就变得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保证礼仪的神圣性,保证礼仪在社会行为中的畅通无阻,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始终行走在符合礼仪的大道之上。

然而,这也不意味着,孔子彻底否定了个体的意义,把人的个体完全看成是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器具。在儒家那里,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对象,社会就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就是由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在这种关系中,礼仪的核心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这种关系不是由某种外在的力量强加给人,而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正是在这种互相尊重、互相体贴、互相关爱中,既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因此,孔子在说到“克己复礼为仁”的时候,使用的是表示返回的意义的“复”这个字,就是特别值得回味的了。在这个表述中,人要尽可能地克服自己过分的私欲,而遵循礼仪的要求。但是,这里遵循礼仪的要求并不是要求人强迫自己的本性去符合礼仪,而恰恰是回到礼仪的世界之中,回到人的本性之中。因为礼仪的世界,代表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充满和谐关系的世界,进入礼仪的世界,就是回归到人的本性之中,去更好地成为自己。

总结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本期音频的内容。芬格莱特用哲学家的智慧,通过分析孔子的礼仪世界入手,向我们展示出,儒家独特的理解生命意义的方式。对于孔子来说,单独的个体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或者真正的人。儒家理解的人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积极地参与到人的特定关系之中,在尊敬他人的礼仪行为中才能够实现的。礼仪为我们规定出生命的真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去发现、了解这个真理,并且直道而行。

芬格莱特对于孔子思想的这种解读,扭转了西方人对于儒家礼仪的认识。在他之前,西方人对于儒家的礼仪大多抱有一种批评的态度,认为礼仪是对于人性的压抑,是一种单纯的非人性的形式。在芬格莱特看来,这是由东西方不同的对生命的理解造成的。对于儒家来说,礼仪恰恰是人性真正的实现。芬格莱特对儒家礼仪的这种解读,跳出西方思想中个人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了回归儒家思想本身来理解孔子。而且,他的哲学训练,让他把这件事情表述的如此清晰,这不仅对于不了解中国传统的西方人有意义,其实,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同样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不断进入中国,我们的思想世界其实已经被改变得非常现代化了,很多源自西方的观念,现在都已经深深印在了我们自己的头脑中。即使是研究中国传统的学者,也往往不自觉地用西方现代性的观念来理解儒家思想。这种影响中,最根深蒂固又不易察觉的,就是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而这恰恰是儒家思想不同于西方的地方。从这方面看,芬格莱特这本书,也许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有更多的意义。

另一方面,芬格莱特这本书也有他内在的缺点。这本书刚刚问世不久,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史华慈就对他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芬格莱特过分强调了儒家礼仪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意义,并且过分强调了其中神圣性的一面,而忽略了礼仪作为社会政治秩序的一面。这在某种程度上把儒家的礼仪过分理想化了。在史华慈看来,儒家的礼仪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被用来维持社会政治等级秩序和政治权威,并不像芬格莱特所描绘的那样,只有理想性和神圣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史华慈的批评是对的,他希望能更加完整全面地向我们展示儒家思想的全貌,而不是像芬格莱特那样,仅仅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理解儒家。

但是换一个角度,其实,史华慈仍然是不自觉地以汉学家的身份来要求身为哲学家的芬格莱特。汉学家的任务是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描绘思想对象的全貌,而哲学家则希望能指出根源。真正扼杀一本哲学著作的,大概不是片面的深刻,而是追求面面俱到的平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