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非语: 不轻松时莫旅行,否则,越游越沉重, 不但辜负了风光,也辜负了时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唐朝文化为什么那么有创造力? 因为大唐士子们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有知识;旅行,有见识。 读而不行者,是书呆子; 行而不知读,是匆匆过客。 什么“要么读书,要么旅游,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错! 既要读书,又要旅行,身体和灵魂,都要在路上!如此,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活人”!
读无用的书,做无目的的旅行
亚里斯多德说: 我和别人的区别是,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吃饭,就是生存; 但生存,不是目的,目的是活着——活出自己来。 如何活出自己来? 就是让经历独特,让灵魂非同寻常。 “有用之书”都是一样,无用之书才千变万化。 如果把知识比作食粮——精神食粮,那么, 有用之书是米饭,无用之书是菜肴。 有用之书刻板单一,无用之书丰富多彩。 只读有用之书的人,形同酒囊饭袋; 好读无用之书的人,才是美食家。 旅行也是如此—— 有目的的旅行,只能算出差,往往是苦差事! 无目的的旅行,才能有发现、有惊喜、有无限的可能!
读书要思考,旅游要感悟
孔子读史,总在思考,什么样的人才算君子?什么样的人算小人?然后,笔削春秋,成为一代宗师; 庄子旅行,一直在感悟,大自然如此之美妙,滚滚红尘那些蝇营狗苟算什么。最后,他决定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成为世外高人! 原来,读书,不是为了背诵,以便参加诗词大会拿奖; 旅游,不是为了照相,以便在朋友圈里发一发,获得几个点赞。 一切都是为了灵魂的充实! 所以: 只读不思者,形同U盘; 只游不悟者,与牛马何异? 故曰: 读而不思则惘,游而不悟则茫。
快乐地读书,轻松地旅游
读书和旅游一样, 当你捧书在手,或背囊上路, 就要放下一切。 放下工作,放下负担,放下牵挂,放下执念。 把书中的文字看作行云流水: 心随白云舒卷,意从流水迂回。 把眼前的风光看作美酒佳肴: 借自然情怀,浇心中块垒。 要则: 不快乐时莫读书,否则,越读越烦躁, 不但糟蹋了好书,也糟蹋了心情; 不轻松时莫旅行,否则,越游越沉重, 不但辜负了风光,也辜负了时光! |
|
来自: mengyu4613 > 《dushuzl》